一季度銀行淨息差收窄的壓力仍然存在。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初步統計,截至4月26日,已有6家A股上市銀行釋出了一季度業績報告,其中有5家銀行淨息差持續收窄,僅常熟銀行一家淨息差維持3.02%,與去年末持平。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認為,2023年以來,銀行資產端收益率受滾動重定價影響延續下行,負債端則由於結構性流動性短缺框架顯效而再度上行苗頭,銀行體系淨息差收窄壓力仍大,提高了進一步管控負債成本的必要性。
有訊息稱,在4月中旬有關部門召開的座談會上,壓降銀行存款成本成為參會銀行的共識。與會銀行建議進一步降低部分存款的利率加點上限,並建議有關部門加大對市場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
一場“息差保衛戰”自去年開始就已在銀行業間打響。多家銀行指出,嚴控存款等負債端成本已成了當前“穩息差”的重要途徑之一。這也意味著銀行業內對於存款利率進一步調整已有共識。
一季度多家銀行淨息差持續收窄 “息差保衛戰”已經打響
近期上市銀行進入了一季度業績報告披露的集中期。當前已公佈業績的6家上市銀行中,僅常熟銀行一家淨息差較上年末保持不變位3.02%,其餘5家銀行的淨息差均有所下降。
平安銀行在業績報告中指出,2023年一季度,該行淨息差 2.63%,較去年同期下降17個基點。該行正在重塑資產負債經營,持續讓利實體經濟,不斷最佳化資產負債結構,加大低風險業務和優質客群的信貸投放,淨息差有所下降。
招商銀行則指出,今年一季度,該行淨息差為2.29%,同比下降22個基點,環比均下降8個基點。受2022年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多次下調與市場利率中樞下移影響,存量貸款重定價及新發生業務收益率下行,導致生息資產收益率有所下降,疊加客戶存款成本上升,推升計息負債成本。
近年來,銀行存貸利率執行不匹配加劇了銀行息差收窄壓力。資料顯示,2022年,商業銀行淨息差為1.91%,較2019年下行29個基點;17家上市銀行生息資產收益率、付息負債成本率分別為3.71%、1.92%,較2019年分別下行31個基點、9個基點。
“今年銀行的淨息差收窄的壓力依然存在。”王一峰預計,2023年一季度,銀行業定價受資產負債兩端擠壓,預計息差大幅承壓,一季度上市銀行淨息差將繼續下降10個基點。
國金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樊信江亦指出,從銀行淨息差角度來看,2022年12月商業銀行淨息差已回落至1.92%,為歷史最低。一季度環比去年年末來看,銀行負債端成本抬升明顯,同業負債及表內定存均抬升了銀行綜合負債端成本,同時企業及居民信貸利率持續走低,大型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多為3%以內,商業銀行淨息差繼續面臨收窄壓力。
一場“息差保衛戰”自去年開始就已在銀行業間打響。多家銀行指出,嚴控存款等負債端成本已成了當前“穩息差”的重要途徑。今年一季度,部分銀行控成本的效果已經顯現。招商銀行指出,該行持續最佳化生息資產與計息負債結構,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部分利差縮窄帶來的影響。
平安銀行亦表示,2023年一季度,平安銀行不斷加強存款成本管控,最佳化存款結構,人民幣存款成本率較去年同期下降14個基點。未來,該行將進一步最佳化存款結構,堅持拓展低成本核心存款,加強外幣等高成本存款的量價管控,做好負債成本管理。
近年來負債成本管控政策頻出。2019年以來,監管部門在改善銀行負債成本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努力,重點就銀行高成本、主動性負債方面出臺了相關政策。如打擊帶有靠檔計息特點的創新存款產品、對結構性存款實施“壓量控價”、加強網際網路存款管控、規範協議存款業務、存款利率報價機制改革壓降利率點差、MPA考核引導銀行下調部分定期類存款利率上限、存款掛牌利率下調等。
新一輪存款利率調整即將開始?業內已有共識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在息差收窄的壓力下,銀行對持續加大力度進行負債成本管控的內生動力依然充足。這意味著銀行業內對於存款利率進一步調整已有共識。
王一峰指出,今年4月市場利率自律定價機制釋出的最新修訂的《合格審慎評估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存款利率市場化定價情況”納入考核,整體考核趨嚴,預計會有相當部分中小銀行執行定價下調要求。
樊信江亦認為,利率考核機制新增定量扣分項,預計二季度銀行存款利率或將開啟新一輪下調。利率自律機制下,自律機制成員銀行參考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的債券市場利率和以1年期LPR為代表的貸款市場利率,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一季度以來,10年國債收益率震盪下行,1年期LPR利率處於歷史低位,銀行存款利率仍有調降空間。
同時,《辦法》還新增了“存款利率市場化定價情況(懲罰措施)”,即若銀行各關鍵期限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利率季度月均值較上年第二季度月均值調整幅度低於合意調整幅度的,在“定價行為”得分(總分100分)基礎上扣分。
樊信江表示,如有銀行在評估的前四季度中,兩季度不合格,或平均分低於60分,則該年度不能被選為利率自律機制成員,失去發行同業存單、大額存單等金融產品的權利,銀行融資難度將增加。
此外,多位業內人士還預計,相關監管部門還將引導銀行的活期及類活期存款利率下降。
“存款成本管控仍有後手牌,類活期存款是重要抓手。”王一峰預計,協定存款、通知存款等創新類活期存款或將進一步納入自律機制管理;同業存款套殼協議存款需繼續糾正;同時,期權價值過低的“假”結構性存款仍須規範,後續或將結構性存款的(保底收益+期權價值)合計同時納入自律機制上限,進一步壓降結構性存款利率。
董希淼亦指出,當前活期存款利率自2012年至今已有10年未發生變化,未來活期存款等存款基準利率已有可能在未來發生變化。
王一峰亦認為,自2018年開始企業活期存款成本率已升破2013年的高點,並持續走高。他預測,若全部企業活期存款利率降至2013-2018年0.70%左右的平均水平,則上市銀行企業活期存款成本率加權平均降幅在30個基點左右,將提振息差5.5個基點左右,影響上市銀行營收增速2.3個百分點。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 編輯 陳莉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