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6月再掀小高潮,年內近140位公募高管變更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屢見高管變更,Wind統計顯示,截至6月10日,變更人數總計已近140人,涉及66家基金公司。6月的第一週,公募高管變又掀起小高潮,先後有國海富蘭克林、中銀基金、東方阿爾法基金、太平基金、泓德基金等釋出高階管理人員變動公告。
6月再掀小高潮,年內近140位公募高管變更
6月的第一週,公募高管變更又掀起小高潮。
6月11 日,太平基金髮布高階管理人員變更公告,任命董曉亮為副總經理。
6月8日,泓德基金髮布公告稱,公司高階管理人員發生變動,公佈了新任副總經理的三人名單,分別是王克玉、秦毅、李嬌。其中,王克玉現任權益投資部總監、基金經理;秦毅現任研究部總監;李嬌現任財務部總監、業務發展部總監及人力資源負責人。
6月7日,中銀基金、東方阿爾法基金均釋出公司高管人員變更公告。其中,前中國銀行總行養老金融部副總經理陳衛星新任中銀基金副總經理;現任東方阿爾法基金總經理劉明將兼任公司財務負責人一職。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屢見高管變更,Wind統計顯示,截至6月10日,變更人數總計已達137人,涉及66家基金公司。作為公司“掌舵人”,基金公司總經理和董事長兩個核心職位的變動備受關注。具體來看,14家公募基金公司的29位董事長變更,17家基金管理人的31位總經理發生變動,此外,副總經理、督察長變動人數分別為50人和30人。
其中,5月,南方基金、融通基金董事長均有變更。今年還有建信基金、寶盈基金金鷹基金等董事長離任;而同期嚴震任寶盈基金董事長,於東昇任銀河基金董事長,姚文強擔任金鷹基金董事長,基金公司的重要掌舵人陸續完成了新老交替。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9年-2021年三年中,公募高管變動人數分別為340人、388人、364人,連續三年都超過300人,遠超歷史水平。其中,董事長在同期的變動人數也是每年都在80人上下,也創下歷史最高。尤其是近兩年多家大型基金公司高管發生變動,如工銀瑞信、博時、廣發、華安基金等,在行業引起較大關注。
高管“變動潮”再起,變更原因呈現多元
總體來看,公募行業高管變更原因呈現多元,有的因到齡退休或個人“奔私”等緣故離職,也有系優秀基金經理提拔。事實上,隨著公募基金行業規模的不斷壯大,頭部企業的競爭優勢較為明顯,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也希望透過“換帥”促進其經營和發展。
一位基金行業研究員表示,去年,也有劉豔春、韓廣哲、馮明遠等多位知名基金經理升任公司副總經理。優秀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基金公司的未來發展產生階段性影響。因此,基金公司作為一個以人力資本為主導的行業,應該採取積極措施保證人才的穩定性,吸引優秀人才加入。
華南一位權益投研總監表示,今年以來,高管變動數量增加,大抵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受外圍市場波動影響,今年以來投資行情一波三折,基金髮行也出現嚴重分化,市場雖有爆款基金出現,但也有一些普通基金髮行困難。因此,隨著基金規模和業績波動,基金公司高管的考核壓力驟增,由此發生被動離職;另一方面,目前市場處於底部位置,出於未來向好預期和發展前景考慮,也可能有個別優秀的公司高管會主動離職以謀求更好的發展。
“總體來說,高管頻繁變動會影響基金公司團隊的穩定性,而人心不穩也不利於公司長遠發展,對公司投研實力和市場品牌形象都是很大的打擊。”上述權益投研總監指出,高管變更除了正常的退休等原因外,還有基金公司對高管的激勵不到位、高管報酬達不到預期等原因。要想留住核心人才,基金公司要有相應的制度安排,如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和激勵機制,此外還應在職權方面給予更多空間。除了薪酬待遇方面的要求,高管還會追求對公司決策參與的話語權。如何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並給予相應的發揮空間,是基金公司決策者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記者還發現,近年來,隨著核心高管頻繁變動已逐漸成為常態,呈現出任期較短的特點。在今年離任的總經理中,其中任期超過3年的佔比只有三成,有的總經理任上時間更是不足1年或僅1年出頭。此外,除了規模幾百億的中小型公司之外,大都是規模剛過百億或不足百億的小型基金公司。
滬上一位中型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指出,歷經20多年發展後,公募基金業的競爭越發激烈,中小基金公司經營壓力非常大,高管若不能完成考核目標,很可能被股東方撤換。加上目前公募基金的馬太效應明顯,有品牌規模效應的頭部公司佔主要市場份額,無論在投研或市場渠道方面,都有明顯優勢。中小基金在產品同質化和競爭激烈的背景下,要實現彎道超車難度很大。
“基金產品的發行,渠道尤為重要,而中小基金公司缺乏渠道優勢,也很難招攬到優秀的投研人才。如果缺乏產品和機制創新,尾部公司就很難有出頭機會。”該位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