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聯交所發函 華廈置業進入退市行列

涉房企業退出資本市場再添一例。6月13日,根據華廈置業釋出公告資訊顯示,2022年6月10日,公司收悉聯交所發出的函件,聯交所根據上市規則相關規定,通知公司不適合繼續上市,公司股票將依規停牌,預示著華廈置業進入了退市行列。

收聯交所發函 華廈置業進入退市行列

最快七個工作日後暫停買賣

在華廈置業釋出的公告中表示,聯交所認為公司未能根據上市規則13.24條規定維持足夠的業務運作及擁有相當價值的資產,不適合繼續上市。

運營業務不足、資產不夠、對聯營公司缺乏控制權是聯交所對於華廈置業能否繼續上市產生質疑的主要理由。

具體來看,聯交所認為,根據上市規則,發行人需要擁有足夠的業務運作及資產,認為華廈置業不符合此規則。“公司雖然透過其於聯營公司投資而持有重大資產。然而,公司作為少數股東於聯營公司並沒有控制權。”基於此,聯交所給出了“公司是否符合繼續上市存在不確定性”的判斷,這也違背了第2.03條規則的一般原則,對公司股東不利,也損害了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因此,聯交所最終認定,公司不再適合繼續上市。

對於聯交所的上述判斷,華廈置業在公告中也反饋根據上市規則第2B章,公司有權將該決定提呈上市委員會進行復核,如果不提出複核,華廈置業的股票將在七個工作日即2022年6月22日後暫停買賣。

租金收入僅剩700萬港元

Wind資料顯示,華廈置業有限公司註冊地在中國香港,是一家擁有超過60年曆史的公司,法人代表為鍾棋偉,主營業務包括投資控股、物業發展等。除此以外,並沒其他重大獨立分部的業務。在相關業務運作方面,不包括聯營公司,華廈置業在過去五年維持非常低的業務運作,租金收入不足港幣700萬元。公司也並未表示有意提高該業務運作規模,這也是聯交所對該公司能否符合上市公司規定的質疑。

根據華廈置業最新發布中期報告中,華廈置業也強調了物業有關業務對其的重要性,表示因新冠疫情減租的負面影響加上較高的空置率均導致租賃業務貢獻減少了港幣260萬元。在展望中,華廈置地也表示物業有關的業務已受到不利影響。集團將謹慎及小心地部署其資源,以應對不確定及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也表示,在聯交所的函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詞叫做持續經營,持續經營可以理解為在地產業務方面業務量是不大的,該出售的出售,剩下可能是一些簡單的一些物業經營的概念。所以說增量的業務不多的話,使得他經營就沒有太多的業務量了,這個就不符合這個聯交所業務持續的概念,沒有持續的一個經營業績,所以說它是這個觸碰了這樣一個這個規則。

被迫退市與主動私有化並行

近期出現退市的不止華廈置業一家,其中既有因業績問題被迫退市,也有主動私有化的。

作為國內最早一批成立和上市的房企,1981年成立後借殼於上交所上市的中房股份以及1992年於深交所上市的綠景控股,也都因觸及財務類“紅線”,成為被強制退市的房企,將於6月中下旬被正式摘牌。

資料也顯示,這兩家房企目前也均已無房地產開發業務,僅剩物業管理、存量商業租金在貢獻營收,綠景還在財報中稱,2022年擬出售物業管理業務,即徹底剝離房地產相關業務。

就在一週前,中國金茂及中國宏泰聯合宣佈,中國金茂將私有化中國宏泰。

嚴躍進表示,近兩年的房地產企業已經屬於是萎縮性企業,本身在地產方面的動作就不大了,一些企業也因為債務壓力等問題,會選擇壓縮地產的一些業務,還有一些也在走私有化的路線。

對於華廈置業進入退市行列後的計劃,北京商報記者撥打起留給投資者的電話以及郵件希望進行了解,但截至發稿前,暫未得到回覆。

“是否重新上市還是要看企業的發展方向。”嚴躍進對此也是分析道,如果企業本身無意在這個方向繼續發展,那後續的是否要重新上市,意義也就不大了。

對於未來房地產企業的發展,嚴躍進也表示還是多少有著教訓意義的,其認為對於市場來講,還是要不斷去開拓,不開拓市場空間,自己把自己做小了,經營方面就還是會有壓力。

北京商報記者 盧揚 實習記者 孫永志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91 字。

轉載請註明: 收聯交所發函 華廈置業進入退市行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