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市界,作者丨李楠,編輯丨李曙光
一部1490元購進的新AirPods Pro耳機,在未拆封的情況下透過轉轉省心賣交易。平臺估價860元,寄給平臺質檢後,競拍成交價居然只有569元。
賣家李麗不理解為何自己的耳機被如此壓價,更蹊蹺的是,所謂的競拍成交價其實還有很大的談判空間,而她的遭遇並非孤例。
我國二手電商發展已久,據相關統計,到2020年行業使用者規模達1.82億人,市場規模達3745.5億元,同比增長44.2%。
雖然二手電商行業前景廣闊,但如果你有閒置物品出售,並且想賣出一個好價格,那最好降低預期。
01、高估價“套路”多在蘋果10月12日舉辦第二場秋季釋出會前,李麗決定賣掉自己的AirPods Pro耳機。“要是釋出新耳機,我的該降價了”。
李麗的AirPods耳機本是買來搭配自己的iPhone使用,後來因為意外,iPhone換成了華為,買來的耳機就一直沒拆封。當關注到蘋果釋出會時,便想盡快賣掉回血。
以前李麗在轉轉賣過電腦之類的商品,一直對這個平臺印象不錯,所以轉轉成了她賣耳機的首選。
但沒想到,這次交易讓她對轉轉的印象大轉彎:之前的信任,竟是錯付了。
問題出在一種名為“省心賣”的交易模式上。
這是轉轉推出的一種便利賣家的二手服務。據官方宣傳,省心賣有多種好處:快速估價、免費取件、高價賣出、一秒到賬,能實現“24小時必賣”。
一般個人之間的二手交易,要消耗很長時間,經歷砍價、說明轉手原因、問詢使用情況等各種反覆拉扯,而轉轉省心賣則是把平臺的中介功能推進一步,由平臺託管交易,讓賣家省事,加速商品流轉。
具體過程,就是平臺先把賣家的商品取過來,再透過拍賣的方式,幫賣家把商品賣出去,省去賣家跟買家的溝通。
對工作繁忙的李麗來說,“省心”著實抓住了她的痛點。
透過初步估價,她的AirPods可以賣860元,雖然也虧了不少,但李麗覺得勉強可以接受,便按照流程,由轉轉來免費取件。
沒想到,轉轉收到耳機進一步驗貨後給出的價格,比最初估價又少了差不多200塊錢,所謂的“競拍成交價”只有569元。
原來轉轉在進一步質檢後指出,耳機“右耳有雜音”。
對此李麗不能認可:明明是沒拆開的新耳機,怎麼會有問題?因此選擇了拒絕接受,要求轉轉寄回耳機。
沒過多久,轉轉客服打來電話,再三強調耳機的質量問題,最後表示可以找領導溝通,申請再給一些平臺補貼價。
很快客服來電,說申請到了近100元的平臺補貼。李麗發現,總賣價仍只有700多元,距離當初平臺860元的估價太遠,再次拒絕。
不久後,轉轉客服再次來電,聲稱平臺補貼沒法再給了,但可以透過微信轉賬再支付一些錢,最終總計800元。
這個交易過程讓李麗突然看不懂轉轉省心賣了。一是所謂的“競拍成交價”為什麼和平臺估價差那麼多;二是如果真有第三方買家,轉轉客服為什麼能請示領導後,接連兩次給予大幅的平臺補貼。
二手商品交易,是投訴重災區。這個過程裡,一般認為買家遭遇問題較多,但實際買賣雙方都曾遭遇困擾。
在黑貓投訴平臺,無論閒魚還是轉轉,都有超過4萬條相關資訊。而在微博和知乎這類網路社群,反饋二手交易問題的例子比比皆是。
身在深圳的何倫,遭遇了跟李麗類似的問題。使用轉轉保賣(“省心賣”的另一個名字)服務,何倫出掉了自己的2020版iPad Pro,但賣完感覺虧掉了七八百元。
本來為了圖省事省心,何倫已經降低了交易預期,但不僅成交價讓他憤憤不平,交易過程更讓他越想越氣。
這筆交易發生在一年前。何倫的iPad為256G記憶體版本,從電商平臺以活動價購入,本想著用來做筆記,但買來一個月,一直用不習慣,便想轉賣回血。
據何倫回憶,當時這款iPad在二手市場的價格一般是5700元到5800元,而他的iPad在轉轉估價3700多元。這個價格顯然沒有吸引力,不過平臺提示,將以此基礎進行拍賣,何倫決定試一試。
但如果參與了拍賣,拍賣成交確定價格後,商品將會直接由平臺寄給買家。成交價會在轉轉估價之上,上浮多少無法確定。
最終這款iPad成交價僅5166元,之後,平臺“還扣了150元手續費”。
價格不如意,更讓何倫氣憤的是,商品拍賣過程完全不透明。無法看到拍賣者的出價,搞得自己“幾個小時膽戰心驚”。何倫曾想停止交易,卻被告知拍賣無法退出。
這讓他感覺自己被平臺“綁架”了。“強買強賣”,何倫總結。
同時他還懷疑,所謂拍賣是“左手倒右手”,真正的買家其實是平臺自己。懷疑的理由,一方面在於拍賣過程不透明,另外,轉轉設定了參與競拍省心賣商品的條件,對一般買家存在門檻。
市界從轉轉客服處瞭解,此前要想拍賣省心賣或保賣的商品,需要先具備買家資質。而要獲得這種資質,需要先賣掉六件適用於省心賣服務的商品,比如手機、平板電腦、智慧手錶等。
能賣夠六件這類電子產品的一般消費者並不多。於是何倫懷疑,參與拍賣的,要麼是專業二手販子,要麼就是平臺自己。
更有其他使用過轉轉保賣的使用者反饋,自己的iPhone手機在被低價拍賣後,僅隔幾分鐘,就被人掛出來轉賣。而拍走他手機的,正是一個“倒賣手機的賬號”。
“有沒有壓低我的手機成色?被二手販子低價拍走,高價販賣,中間是否有貓膩?這隻能智者見智了。”
02、轉轉盈利困局在2020年6月的一次採訪中,時任閒魚CEO的聞仲表示:閒魚模式離錢比較近,但是離賺錢比較遠。
現在業界一個主流論點是,閒魚存在的價值,主要是收集使用者資料,豐富使用者畫像,為阿里巴巴其他電商提供服務,以及為淘寶天貓導流。
閒魚依附於阿里巴巴生態,即便不能盈利也能實現價值。
但對轉轉來說,它沒有可以為其輸血的靠山,盈利難題就是必須跨越的障礙。
二手電商的盈利問題,可能是催生上述投訴的根本原因。
二手電商平臺盈利並不容易。
一手電商交易,平臺方可以向賣家收取技術服務費、廣告營銷費用等,因為淘寶、天貓的賣家有持續的貨品進行銷售。
但對二手電商平臺來說,賣家主要是個人消費者,幾乎不可能為了賣掉自己的閒置物品而花錢推廣。
艾媒諮詢首席分析師張毅指出,綜合類二手電商平臺,要真正實現盈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麼往垂直類目走,要麼就是綜合平臺做模式創新”。
垂類電商,能夠更高效地處理商品,做出利潤。比如聚焦古舊書交易的孔夫子舊書網,在2016年實現交易額超5億元,利潤上千萬元。
但對綜合電商平臺來說,各類商品的處理要複雜得多。對轉轉而言,其實也進行過垂直類目的探索,只是這種探索並不順利。
2019年,炒鞋盛行。轉轉推出新的平臺“切克”,可受限於供應鏈短板等原因,最終從大眾眼中消失。
2020年5月,轉轉與二手手機B2C平臺“找靚機”合併,又開始向二手3C產品聚焦。
3C產品單價較高,相對衣服鞋帽之類二手商品,標準化程度也更高,更便於處理和定價。同時3C產品市場規模更大。
轉轉保賣與省心賣,便是聚焦3C產品的服務。不過這個更有前景的市場,面對的競爭也更為激烈。
轉轉官方報告顯示,2020年9月,轉轉集團的手機日收貨量突破1.1萬單,而專注於二手3C產品又背靠京東的愛回收,在2020年交易的消費品約有2360萬件。
前文兩個關於轉轉投訴的具體案例,恰恰與轉轉向3C領域的聚焦有關。他們都吐槽平臺交易價格過低,甚至懷疑是平臺買下了自己的二手商品,做起了二道販子。
實際上,只有高估價、低成交,才能同時吸引買賣雙方參與交易。而透過力推省心賣服務,轉轉能從中獲利。
據轉轉客服介紹,這一過程中,平臺會收取買家方面的服務費。何倫的例子則證實,轉轉還曾想辦法從賣家手中賺一筆。
可惜這些利潤的獲取,傷害到對平臺更有價值的事情,那就是使用者的信任。
據艾媒諮詢統計,當下網民不願意使用二手平臺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假貨太多產生的不信任感。在2018年,整個二手電商行業還曾因虛假偽劣、資訊不對稱等經營痛點,遭遇發展瓶頸。
能否爭取使用者的信任,是二手電商平臺發展的關鍵。就轉轉省心賣模式而言,因為拍賣模式的不透明,產品估價和成交價格存在較大偏差,感覺吃虧的賣家們很難對平臺保持信任。
03、二手電商不是個好生意除了盈利困難,如果整體評估二手電商的生意模式,則投訴頻發,還有更為根本的原因。
方融科技高階工程師周迪認為,二手電商不受市場監管、產品檢測、3C認證等一系列的監管,不需要生產許可證和其他相關的資質,勢必不可能像普通電商一樣有著嚴格的標準和規範。
上海財經大學資訊管理與工程學院博導崔麗麗更是直接表示,買賣雙方誠信問題,商品描述與真實情況之間的差異,很難做到高度吻合。在二手交易中,“買家應該降低預期。”
買家要降低預期,賣家也是如此。但要想在今後的市場立足,二手電商平臺必須爭取讓買賣雙方都能滿意。
國內二手電商至今也有近二十年的歷史。
國內最早二手交易網站,是前文提到的孔夫子舊書網,創立時間在2002年。之後經過十五年的探索,到2014年,綜合類電商平臺逐漸崛起,一系列垂直類二手交易平臺相繼成立,二手電商生意才開始快速發展。
國內最大的綜合類二手電商平臺,無疑是2014年誕生的閒魚。
當時淘寶調查得出,98%的網購者都有閒置物品,不過大部分使用者認為賣閒置物品很麻煩,而小半使用者不清楚應該去哪裡賣。
閒魚的誕生,給瞭解決這些需求一個渠道。
而閒魚誕生背後,則是國內消費潮流的轉變。
1975開始,日本經濟進入第三消費時代,消費趨勢呈現過度化與個人化的特點,大眾從耐用消費品消費,轉向高頻次與高質量消費。
2005年,隨著經濟增速放緩,日本進入到第四消費時代,大眾消費從追求名牌到追求簡單、休閒,社會共享和環保意識增強。相應的,二手交易成為潮流。
閒魚誕生的2014年,中國也進入到第三消費社會階段,消費者更加註重個人需求,想要得到更高的物質和精神享受。
過度消費必然催生大量閒置物品,消費心理也必將逐漸趨於理性。
現在,正是二手電商的高速發展期。
2021年,《“十四五”迴圈經濟發展規劃》等利好二手交易的相關政策相繼出臺,給國內二手電商行業創造了發展契機。
據網經社大資料平臺“電數寶”統計,2021年上半年,二手電商行業(不含二手車市場)融資金額超57.5億元。
二手交易開始越來越受年輕人歡迎。截至2020年,閒魚使用者數達到3億,其中以90後年輕使用者為主。
如果不考慮心理障礙,那麼二手商品往往會比一手商品有更高的價效比。對善於過日子的網民來說,買賣二手的潮流勢必興盛。
閒魚GMV在2020財年已經達到2000億元,預計新一年裡達到5000億元。由此可以反映行業對二手電商發展的信心。
但對轉轉來說,要把握這種行業機遇不容易。
它沒有像阿里巴巴一樣的電商生態可以依附,也不像愛回收一樣長期聚焦二手3C產品積攢勢能,反而在爭取使用者信任方面,長期存在疏漏。
類似高估價、低成交,並非它近一兩年的問題。對感覺被欺騙的使用者來說,有的已經轉身離開,再不回來。
據市界瞭解,目前轉轉的保賣、省心賣服務更新了政策,其客服表示,賣家商品將陸續變更為平臺回收。不過在當下軟體的“省心快賣”相關介紹中,仍以“不直面買家,平臺託管交易更放心”為宣傳點。
何倫對此用一個"doge"表情包吐槽。他說,自己認栽了。不過他已經把親身經歷拿出來,告誡全公司同事。
注:李麗、何倫為化名。
參考資料:
《閒置市場規模破萬億,二手電商迎來迴圈經濟紅利》,光大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