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孟佩佩)“最適合高校科技轉化的三大方向是前沿、細分和基礎方向。”在3月25日舉行的廣發證券大學生微創業行動西北區微創營創業專題培訓中,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運甲分享說。
博士畢業後,李運甲曾和兩位朋友共同創辦了一家企業。2016年選擇回國,來到母校西安交通大學任教,他希望支援學生積極創新創業。為此,他瞄準微機電感測器、執行器與能量採集器晶片方向成立課題組,“我們希望面向硬科技賽道,做細分領域,做小而精的科創團隊”。
活動現場,李運甲提到,很多創業團隊的第一個產品是失敗的,“可能市場不存在,也可能產品賣不出去,但這一過程提供了技術平臺和技術積累,在與產品、客戶磨合過程中通常會發現其他可以迅速轉化的產品,我們就可以依託技術平臺迅速靈敏地進行轉化,這也是許多科創公司經歷的過程”。
如何降低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風險?他提醒說,科技專案在初期應儘量精益化生產,輕資產執行,避免盲目擴張,要按需融資,“需要多少資金就融資多少,不要把融資當作主要的發展目標”。在他看來,大學生創業所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市場需求的把握,“使用者需求是很多同學創業的第一大陷阱,很多創業者所認為的產品市場常常不存在,因此要很積極地與客戶建立聯絡,與客戶共同不斷驗證產品”。
在隨後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時,李運甲談到,在硬科技領域,從高校原型樣機轉化為實際產品的過程中還需要解決可靠性、生產工藝、成本等很多方面的問題,需要較長的時間,也需要硬科技創業者穩紮穩打、逐步推進,“但在這一過程中,很多客戶無法等待產品的研發,所以應當尋求一個平衡點,既可以照顧到產品的穩步推進,又要照顧到產品銷售和客戶需求”。
據悉,本次西北區微創營由西安交通大學、KAB全國推廣辦公室、上海證券交易所公益基金會、廣發證券社會公益基金會聯合舉辦,並得到了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青年報社等單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