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版“拿來主義”
那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個在兩次世界大戰大發橫財的國家——美國迎來報應,當然擊垮他的並不是唯一對手蘇聯,而是自己,正應驗那句話,唯一能讓美國崩潰的就是自己。
當時,美國由戰後繁榮的“黃金時期”,跌落入滯脹的怪圈之中。有三個現象特別明顯:
一是,從德國“撈了”許多牛掰的科學家給美國帶來的科技進步遲緩了,導致製造業國際地位下滑;
二是,沾沾自喜了20多年,美國從精英層到普通大眾,都飄飄然了,民眾也不願意工作了,如此一來社會生產效率下降,然後美國經濟增長停滯了;
三是,美國自釀苦果,在越南戰爭、石油危機等一系列內外部事件的衝擊下,先後又經歷了三輪通脹高峰。
按照彼時美聯儲的官員的思路,在凱恩斯主義至上原理下,美國政府採取了擴張型的貨幣(美元增發了5倍)、財政政策。但是到了七十年代,政策不靈了,經濟不復蘇,反而惡化了通脹形勢(巔峰通脹14.7%),在“通脹-衰退”的痛不欲生中,美國控制世界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從英國拿來的凱恩斯發展破滅。
▲美國國債——凝視著深淵,深淵也在凝視它
後來美國上了一個影響美國半個世紀的總統里根,配了一個“傀儡”沃克爾(時任美聯儲主席),硬生生透過加息把通脹搞下去了,但是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到現在美國也在後悔的決定,瘋狂發債。
要知道在1950-1980年間,美國的財政赤字很多時候可以有盈餘,但是從八十年代開始,美國財政赤字從400多億美元,九十年代的3000億美元,此後雖然在跨世紀的那幾年有所收斂,但這種思維已經根深蒂固,網際網路危機、08年金融危機,美國政府的只能透過發債來正常運行了。
這次新冠流行也是照葫蘆畫瓢,不過奇葩總統特朗普沒控制住,美元太多了,需要160個馬斯克這樣的掙錢能力才能還得起。本來想要在全球繞一圈,財富一回來,自己還能連任,結果自己除了沒有連任還揹負了一身的罵名。
美聯儲原來想的是財富收割差不多,再加息,然後美國經濟(失業率和通脹)也控制在合理水平,結果錢還沒回來,通脹就收拾不住了。
在美國三十多年幾乎從來不漲價的衣服漲了,食品漲了5成,美國183個大城市,最近99%的房價都在漲,最能開車的美國人出行也頭疼,一箱油加滿要花720。
▲美國轉身,中國已來
剛才文中提到,美國大規模發債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但真正肆無忌憚的是本世紀。美國國債遍佈全球,同樣的,中國商品也遍佈了全球,美國成了世界最大的負債國,中國成為了世界最大的出口國。
度過金融危機以後,美國發現不對勁了,賴以生存的金融成了自殺的罪魁禍首,準備轉型搞生產,發現遍地中國商品,氣急敗壞之下,開始大規模搞貿易戰,而且是無差別攻擊,連自己的隊友也不放過。
時間來到了新冠大流行,全世界看向了中國,美國傻眼了,發現了搞了幾年貿易戰,連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都達不到,不僅身敗名裂,國內“一片狼藉”,但已回天乏術,上千萬噸的貨堆在美國最大的港口——洛杉磯港“座無虛席”,曾幾何時這應該是反過來的。
其中,美國花了最大的力氣對付的就是中國,最終關稅涉及商品金額幾乎佔了2018年中美貿易的總額的一半。美國部分本土企業選擇從歐洲、東南亞等其他製造業區域進口,結果發現,歐洲的商品價格高、波動大,東南亞的也一樣,與歐洲不同之處在於東南亞的商品也是中國的,只不過是分部而已。
美聯儲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再印鈔,中國的商品就會覆蓋美國了,於是果斷表態要結束購債,並且準備加息了,當然真正財富迴流到美國的能有多少,美國自己也不知道。
▲美國:幫幫我
上個月開始,老美著急了,調整對咱們的關稅被提上了日程:
10月4日,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發表有關美中雙邊貿易關係新方針的講話,稱美方將啟動針對性的關稅豁免程式;
10月5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佈將自10月12日至12月1日就源自於中國進口的549項產品排除清單對外徵求意見;
10月9日,美國又打來電話,與中國取消加徵關稅和制裁進行了交涉;
10月26日,這次是耶倫打電話,再次提及有關關稅的問題,作為一個財長,又做過美聯儲主席,美國目的除此之外,還要中國幫一下——關於未來繼續借錢的事。
當然了,美國也有自己的算盤,目前國內紡織品、運輸裝置、化工等這些行業的產品堆滿了倉庫,就等著出口,而中國則是其主要貢獻力量。
不過話說回來,貿易流通將本就互惠互利,雙方經濟的發展都會得到實惠,如果還不回頭,再一條路走到黑,美國被動受傷就會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