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走出獨樹一幟婦女發展道路
新華社北京10月1日電題:中國走出獨樹一幟婦女發展道路
新華社記者馬玉潔 張鍾凱 許曉青 樂文婉
1981年,黃綺被華東政法學院(現華東政法大學)錄取時,班上58人只有8名女生。
“在其他班級,女性的比例甚至更低。”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的黃綺回憶道,“當時我們感覺很正常,以為讀法律,自然是男生比女生多。”但當她回校慶祝畢業20週年時,發現許多班級超過一半是女生。“如此明顯的差異讓我深深體會到,原來男女平等已不再是一句口號了。”
2012年,黃綺擔任上海市女律師聯誼會會長時,上海有3000多名女律師。目前上海的女律師人數已近12500人,約佔當地律師總數的42%。這些變化是中國透過法律和政策持續全面推進兩性平等、保障婦女權益的成果。
2020年7月31日,上海市女律師聯誼會召開會員大會。黃綺(左三)與女律師代表在一起。上海市的女性律師已超過1.2萬名。受訪者供圖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法律就是1950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確立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權利平等的婚姻制度,從根本上和制度上保障了婦女的社會和家庭地位。”黃綺說。
1992年制定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是中國第一部促進男女平等、保障婦女權益的基本法,具體規定了婦女的政治權利、文化教育權益、勞動權益、財產權益、人身權利和婚姻家庭權益。
1995年,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舉行,來自18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通過了《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聯合國婦女署執行主任姆蘭博-努卡日前表示:“北京世婦會召開25年後的今天,《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的重要性絲毫未減,仍是最具綜合性和變革意義的性別平等與婦女賦權政策框架。”
如今,在中國的許多領域,婦女已經撐起“半邊天”,在建設國家中發揮著獨特作用。
在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女性展現了強大的意志、專業精神及無私奉獻精神。官方資料顯示,今年初有超過4.2萬名醫護人員趕赴湖北協助抗擊疫情,其中女性約2.8萬人,佔總數的三分之二。
38歲的郭琴自疫情初期就一直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救中心照顧患者。由於防護不足,她在工作中不幸被感染。1月28日,在各項指標顯示完全康復後,她立即重返崗位。她所在的急救中心有76名醫護人員,其中約40名是女性。
2020年9月20日,郭琴(右)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協助醫生檢查病人身體情況。受訪者供圖
“在抗疫的非常時期,女性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郭琴說,“在重大災難發生時,她們更是能衝鋒在前,勇挑重擔。”
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陳薇不久前榮獲“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以表彰她在基礎研究、疫苗、防護藥物研發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去年,有8人被授予“共和國勳章”,兩位是女性。
改革開放40多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婦女就業選擇更加多元,創業之路更加寬廣,就業和創業人數大幅增加。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的《平等 發展 共享:新中國70年婦女事業的發展與進步》白皮書顯示,2017年,全國女性就業人數3.4億,比1978年翻了一番。
作為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中國也高度重視婦女扶貧脫貧。按現行農村貧困標準,截至2018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的9899萬減少到1660萬,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的10.2%下降至1.7%,脫貧人口約有一半為女性。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南疆地區,因自然環境惡劣、產業基礎薄弱,貧困發生率相對較高。約十年前,剛滿20歲的艾尼皮古麗·玉麥爾和丈夫加入到了龐大的農民工隊伍,到城市謀求更好的生活。彼時,改革開放幾十年的中國正在經歷快速工業化和城市化。
2014年,這對夫妻帶著打工賺來的8萬元返鄉,蓋起了磚房。適逢新疆開始將發展紡織服裝產業作為促進就業的戰略舉措,妻子入職一家服裝企業,一年後便晉升為組長,月工資超過3000元。
截至2019年11月,新疆紡織服裝產業已帶動就業人數近60萬人,其中大多數為女性。
在艾尼皮古麗供職的企業,擔任生產負責人已有4年的齊邦俊,見證了500多名女工從農民到工人的轉變,艾尼皮古麗的故事讓他驕傲。“我常跟來訪的客人介紹,公司有員工在喀什市貸款買房了,這可是了不起的變化。”
來源:新華社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