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最新報道,16家大投行外匯操縱案有關上訴,週四被美國地區法院駁回,美國曼哈頓地區法官洛娜·斯科菲爾德(Lorna Schofield)允許大部分訴訟繼續進行。
這16家投行分別為:美國銀行、巴克萊、法國巴黎銀行、花旗集團、瑞士信貸、德意志銀行、高盛、匯豐控股、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三菱UFJ銀行(MUFG Bank)、加拿大皇家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法國興業銀行、渣打銀行、以及瑞銀集團(UBS)。它們都是全球最大型的歐美金融機構。
法官斯科菲爾德駁回了針對巴克萊、摩根大通證券和加拿大皇家銀行的一些指控,理由是這些指控沒有及時提交,她還撤銷了SG Americas Securities LLC的訴訟資格。
尋求駁回訴訟的銀行還包括美國銀行、法國巴黎銀行、花旗集團、瑞士信貸、德意志銀行、高盛集團、匯豐銀行、摩根士丹利、NatWest Markets Securities Inc.、蘇格蘭皇家銀行、法國興業銀行、渣打銀行和瑞士銀行。
斯科菲爾德稱,其裁決是在雙方有充分的機會收集證據之前做出的,並不反映法官對案件是非曲實的裁決。
在2018年11月,這16家投行被指控於2003至2013年期間操控外匯交易市場。據悉,這16家銀行被控在這10年間合謀操縱外匯基準利率和向客戶提供的匯率。
原告是1300家投資公司和地方政府,包括貝萊德和德國安聯旗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等大型機構投資人。
他們指控他們在每日交易量約5.1萬億美元的外匯市場操弄匯價;並聲稱,在外匯交易中,這些機構可能逼迫他們在買入時需要支付更高的價格,賣出時則要接受人為制的低價。
在這次指控之前,這些投資人就已經發起了一起集體訴訟,那場訴訟結果是與其中15家銀行達成和解,和解金達23.1億美元。但投資人不滿該結果,希望自行起訴以追回損失,因而又發起了此次訴訟。
02 外匯操縱案頻繁曝光
近年來大銀行頻頻爆出利率操縱醜聞。
去年11月,前摩根大通外匯交易員阿克沙伊·艾耶爾(Akshay Aiyer)因至少在2010年10月到2013年1月期間參與操縱新興市場貨幣價格而被定罪。
今年1月,匯豐的兩名交易員出售了自己持有的4100萬歐元(約合4500萬美元)的自營頭寸,以犧牲客戶的損失為代價讓自己獲利。
2014年以來,各國監管機構也加大了調查與處罰力度。截至目前,美歐監管機構對數十家銀行操縱匯率等外匯市場不當行為罰款超過120億美元。
正如金十此前報道,目前曝光的外匯操縱案件主要是個別知名國際投行的交易員與其他同行合作,透過以下幾種方式操縱外匯價格走勢:
分享個人客戶訂單資訊。這讓交易員們能夠在定盤價出來或市場變動之前做出判斷。上文最新的案例也提到,他們分享資訊的渠道多樣,有電話、簡訊、聊天室甚至面談等。
提前交易,用客戶訂單資訊在定盤價出來之前提前建倉。比如,如果客戶希望以定盤價買入1億美元的某一貨幣對,交易員會在定盤價前一小時買入美元提前對沖,提高匯率,這樣客戶就會面臨更高的定盤價,從而遭受損失。
在定盤價確定之前下大量的小額訂單,影響價格。由於WM/路透定盤價是根據定盤前一小段時間交易的中位數來確定,大量的訂單可能會影響最終的定盤價。
虛假交易。交易員們在定盤價期間互相進行大量的虛假交易,操縱定盤價。
逼空或逼多。大量買入或賣空貨幣引導匯率突破某一水平,觸發大量自動止損。
私人賬戶交易。用私人賬戶在客戶下單前交易。
在2014年著名的“六大國際銀行外匯操縱案”中,英國、美國和瑞士監管機構宣佈對六家國際大型銀行罰款總計42.5億美元。
這六家銀行包括摩根大通、花旗集團、瑞士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匯豐和美銀美林。IMF資料顯示,2009-2013年十二家大投行因操縱或不當行為被罰金額及和解費總額超過1666億英鎊(約2168億美元)。
儘管在各種市場操縱案件頻發後,監管和處罰力度均有所加強,但投行操縱交易市場依然屢禁不止,且投行交易活動資訊不透明也令市場十分擔憂。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監管機構的罰金不過是這些交易員透過操縱市場所得暴利的冰山一角,若不進一步加強監管,這種行為恐怕還會繼續。
來源:金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