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螞蟻上市:天選的時機與艱難的等待

由 烏雅建義 釋出於 財經

來源|零壹財經

7月20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佈,啟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機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

這是四次被傳上市之後的塵埃落定。2014年,$成立時,就被傳在為上市做準備工作。此後,在2016年、2018年、2019年又有三次被傳上市。

此時,科創板成立剛滿一年,港交所在經歷了改革之後正在迎來更多的科技公司,而國內證券市場也正在走出一個牛市。

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對螞蟻集團來說,現在是近年來最佳的上市時間視窗。

上市黃金視窗期來臨

從外部來看,現在是自2015年以來最好的市場環境。

首先,中國國內科創板已經為金融科技公司上市掃除了障礙。科創板自進入討論之初,金融科技公司是否將申請、獲得認可,一直是市場焦點。在最初,金融科技並不在科創板明確支援的行業之列。其中的原因包括,金融科技公司涉及強監管,有更大的不確定性,並且金融屬性本身也與“科創”概念並不太符合。但是,今年3月27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釋出《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進一步細化了科創板服務的行業範圍問題,將金融科技納入了科創板服務範圍。

其次,國內新冠疫情已經得到初步遏制之後,中國證券市場正在經歷一波牛市,這會使得上市企業獲得不低的估值。7月21日晚間中國結算披露的資料顯示,6月A股新增投資者數為154.9萬戶,同比大幅增長46.72%。進入7月份以後,A股出現了快速上漲的走勢,上證指數單日漲幅超過5.5%,這在今年以來是非常強的走勢,市場中也出現了“新一輪牛市到來”的歡呼聲。

第三,港交所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多年以來,香港資本市場一直不接受同股不同權的科技公司上市。2018年4月,在時任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的推動下,港交所實施“上市新規”,允許同股不同權和未盈利企業上市。隨後,一大批科技與網際網路企業紛紛登陸港交所,不僅有小米、美團點評等獨角獸企業上市,阿里、京東、網易也在香港二次上市。在螞蟻集團宣佈上市訊息之後,恆生指數公司即將於7月27日推出恆生科技指數,這將提升香港證券市場的科技屬性,帶動更多的資金入市,極大地豐富香港股票市場的活躍度和成交量。

這樣的市場環境,可遇不可求。如果錯過,再要趕上這樣的時點,那就意味著更多的等待,更多的權衡。

穿越雷區

從螞蟻集團自身的業務來看,目前也是業績表現較好,外部環境較為平穩的一個時期。

螞蟻集團正式成立於2014年10月,從那時起,一直使用改名之前的名字“螞蟻金服”。螞蟻集團前身是成立於2004年的支付寶,支付寶最早是在$阿里巴巴(BABA)$ 的體系內,後來經歷了從阿里巴巴體系內的剝離,以及藉由餘額寶完成由支付到綜合金融的轉型。螞蟻集團成立之後,其業務則一直處在業務開拓及與監管的關係調整當中。

因此,在螞蟻集團成立後的2015—2019年間,雖然業務突飛猛進,但是螞蟻集團其實過得並不輕鬆。

2015年,首先與監管遭遇的,是成立不久的芝麻信用。2015年1月,人民銀行印發《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等八家機構做好個人徵信業務的準備工作,準備時間為六個月。結果,六個月期限結束後,沒有一家拿到徵信牌照。這對芝麻信用來說,在商業價值上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此事直到2018年才塵埃落定,百行徵信有限公司於2018年3月19日成立,成為唯一拿到個人徵信牌照的公司,芝麻信用成為股東,佔股8%。

緊接著,2016年起,支付業務也經歷了不小的波折。一方面,支付寶移動支付市場的份額受到微信支付的猛烈衝擊,蹭蹭往下掉。另一方面,支付業務也經歷了新一輪監管調整。對於移動支付份額的下降,支付寶曾嘗試做社交,結果鎩羽而歸,還引起了一波不小的輿論風波。最終,支付寶重新調整策略,放棄社交,迴歸金融與商業,穩住了市場份額。監管方面,2016年4月14日, 國務院組織14個部委召開電視會議,將在全國範圍內啟動有關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專項整治,為期一年。而此次整治的內容之一,就是非銀行支付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其中即涉及到逐步取締支付機構與銀行直接連線處理業務的模式。這次整治,受影響最大的就是支付寶和財付通,因為與銀行直連業務量最大的,就是這兩家機構。此事的結果是,2017年8月,網聯在北京成立,由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按照市場化方式組織非銀行支付機構以“共建、共有、共享”原則共同參股出資,支付寶和財付通均佔股9.6%。

2017年10月前後,曾有過一波網際網路金融公司上市潮,但是這波上市潮很快便結束了。2017年12月1日,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共同釋出了《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這則通知深深地影響了當時飛速發展的現金貸市場,大批現金貸公司倒閉。

螞蟻金服也受到了這則通知的影響。2018年一開年,當時螞蟻金服的小貸業務就因高槓杆被監管約談。螞蟻花唄、借唄都是2015年4月正式上線,之後規模快速擴大,按照2017年底的監管要求,螞蟻金服的槓桿過高。當時,螞蟻金服面臨兩個選擇:要麼補充資本金,要麼新增規模下降。可是,螞蟻花唄借唄的規模太大,補充資本金根本滿足不了業務需要。螞蟻金服最終在增資之外,選擇了以開放平臺的模式與金融機構合作,初步解決了這個問題。

可是這個問題的解決,造成了螞蟻金服這塊業務利潤率下降。2018年,螞蟻集團整體的淨利潤表現也不太理想。根據公開報道,根據阿里巴巴此前財報披露的數字,螞蟻集團在2019財年(2018年4月1日~2019年3月31日)的淨利潤為13.79億元,遠低於2018財年的91.84億元。

2019年,外部環境也不理想。因為種種因素,當年準備上市的一些公司,比如曠世科技、捷信等都受到了影響,未能持續推進上市。

不過,否極泰來,進入2020年後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轉變。2020財年,螞蟻集團的淨利潤大大恢復。據《商業資料派》計算,2020財年(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螞蟻集團的淨利潤已經可以達到263.60億元。7月17日,《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實施,總體而言,監管對網際網路貸款業務持支援態度。

此辦法釋出是在星期五。在緊接著的星期一下午,螞蟻集團即官宣了在準備上市的訊息。

現在,對螞蟻集團來說,確實是近年來少有的各方面都比較好的一個時刻。

如果再晚一些呢?從行業整體來看,消費金融行業進入了一個調整期,各方面風險的累積現在正在全行業的密切關注當中。再放大一點看,只要是在開拓,就要不斷解決問題。

此時,此刻,此地,此身,就是不錯的選擇。

螞蟻也缺錢

現在,螞蟻集團有錢,但是螞蟻集團需要花錢的地方也很多。

今年以來,螞蟻集團的不少業務都正在經歷戰略升級,這些升級,都需要巨大的投入。

今年3月10日,螞蟻集團在疫情中宣佈開啟15年來最重要的戰略升級。螞蟻金服集團CEO胡曉明(花名孫權)宣佈,支付寶從金融支付平臺全面升級為數字生活開放平臺,打造服務業“新基建”,目標是:未來三年攜手5萬服務商,透過開放平臺戰略、數字經營賦能,幫助線下4000萬商家完成數字化升級。未來,支付寶將與美團正面遭遇。

與此同時,螞蟻集團的財富業務也將迎來巨大的改變。此前螞蟻集團的爆款理財產品是餘額寶,使用者超過7億,但是隨著餘額寶收益率的走低,正在日益失去吸引力。螞蟻集團正在開發更多的產品,包括與和全球最大公募基金公司美國先鋒(Vanguard)集團獨家合作的基金投資顧問服務“幫你投”、好醫保·終身防癌險等。同時,支付寶的使用者基數雖然大,但是除去餘額寶之外,支付寶平臺理財交易使用者數僅為約1.6億。螞蟻集團也在努力提高理財使用者數。7月13日,支付寶理財平臺上線“金選專區”,這也是目前國內理財行業首個多品類的精選服務模式,嘗試用這樣的方式讓更多支付寶的使用者成為理財使用者。

此外,預計未來螞蟻集團將在區塊鏈方面投入巨大。螞蟻金服的業務分為四個板塊:移動支付、數字金融、智慧科技、全球化,區塊鏈是智慧科技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在今天,螞蟻區塊鏈官宣品牌升級為“螞蟻鏈”,其雄心是重構數字經濟的信任體系,讓區塊鏈像移動支付一樣改變生產和生活。此前,今年4月,螞蟻區塊鏈面向中小企業正式推出“開放聯盟鏈”,全面開放螞蟻區塊鏈的技術和應用能力。這將使中小企業上鍊成本大幅降低,或將加速推動中小企業上鍊的範圍和速度,讓區塊鏈走入大眾生活。據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今天披露,到目前為止,螞蟻鏈已經助力解決了50多個實際場景的信任問題,在商業上,螞蟻鏈目前每天“上鍊量”超過1億次。但是未來的路並不容易,區塊鏈技術目前還不能說完全成熟,螞蟻集團是在透過商業應用推動技術進步。

不過,螞蟻集團乃至阿里巴巴都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公司,這種品格在二者的發展歷程中一再展現。

當年阿里巴巴對虧損的阿里健康仍然堅定投入,筆者清晰地記得當時一位業內資深對此的評價:“這就是資本改變世界的方式,就是不斷地砸錢、砸資源進去,直到它發生改變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