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如何反思海控的這一波巨大回撤

由 雋寶霞 釋出於 財經

$中遠海控(SH601919)$

至今我仍然沒有太想明白,中遠海控能在1.14號到2.08號這短短18個交易日中跌幅超過40%,從最高點回撤-41.36%,這一波回撤是巨大的。在全市場中跌幅可以說是倒數第一,且其中夾雜了4個跌停!而這段時間大盤也並沒有發生太大的系統性風險,這在大市值票中,是非常罕見的,我也覆盤了之前很多的牛股,也沒有見到大牛股在中途走勢有這種情況。

如何回顧這段巨大的跌幅,我認為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非要找理由,我覺得市場當時把1月14號17.65元這個價位看成了這波週期的頂部,這波週期最大的頂部,此時底部價格起來已經將近6倍。認為運價不能維持,即將暴跌,因為年前普遍的觀點也就看集運價能維持一個季度的長度,至少在一個季度後開始緩解,股價提前反應。那麼後面的四個跌停,疊加年報不出預告,一切順利成章。

A股的投資者中已經近十幾年沒有好好研究海運股了,因為沒有行情,行業死氣沉沉,股價跌跌不休,回顧券商的深度研報覆蓋,從2007年到2020年也就幾篇,2011年有提及,然後就是2017年,寥寥可數。

在而所謂的機構投資者在很長時間也沒有關注海運股了,按2007年到2020年的基金持股資料,除了2007年中國週期行情牛市以及2009年世界經濟從金融危機復甦後周期牛市有相對比例的持股外,其他時間持股比例少的可憐,基本不是主流配置。

因此,普遍的機構、市場參與者並不認為集運去年底至今年的牛市是翻轉,普遍還是以之前的眼光看待這個行業,最淺顯的觀點認為是疫情原因導致的集裝箱問題,導致的港口堵塞問題等等。可能還有加上小非的因素,這是年前這波大幅下挫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市場把這個價位當這波週期歷史的頂部,那麼自然是最大的下挫。如果這樣解釋,或可以說的通的。

這波回撤,也是很多看的很深的海控的投資者不能倖免的,也包括我。認識到自己與市場的鴻溝真的很難!能堅持正確看待事務的本質也真的很難!

所謂週期轉向價值,主要的邏輯在於世界集裝箱貿易量的逐年增長已經化解了多年來的過剩運力,行業由壟斷競爭向寡頭壟斷的過渡,造船週期、環保因素、拆解運力、物流及資訊化、聯盟化以及主要港口的作業產能、航線產能都形成這個行業的供給制約。這些是行業改變的本質。集運價格因疫情而起,但不會以疫情而結束,供應鏈的重塑、消費習慣的變化,疫情的影響是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