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新能源財經建言中國脫碳路徑:加速電氣化和零碳電源部署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2018年排放量全球佔比高達28%,約90%的碳排放來自電力和熱力生產、工業和交通領域。今年9月,中國首次明確宣佈碳中和時間表——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由於中國的能源需求和排放量仍在上升之中,外界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力度、有挑戰性且艱鉅的任務。若能實現該目標,這將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報告》透過兩種情景來分析中國能源市場的長期發展前景。第一種情景是以經濟性為基礎的“經濟轉型情景”,結合近期市場動態、最低成本模型、消費者擴散模型和趨勢分析,推演已經商業化應用的技術的後續部署和推廣前景。
第二種情景是在經濟轉型情景結果的基礎上提出的“加速轉型情景”。這一情景中,2023年後公路運輸、建築和工業領域的直接電氣化程度提高,且零碳電力供應更為普及,構建規模更大、更清潔化的電力系統。
彭博新能源財經加速轉型情景下的中國發電結構
在加速轉型情景中,到2050年,電能佔終端能源消費比重的53%,其中92%的電能由光伏和風電為主的零碳電源提供,並主要透過氫燃料燃氣輪機提供系統平衡。如此一來,電力行業排放量最快於2024年達峰,此後迅速下降。儘管用電需求仍不斷上升,但年度碳排放量以平均每年1.5億噸的速度下降,降低了實現2060年碳中和目標的難度。加速轉型情景未來30年內所需的新建電源投資高達7.9萬億美元,是經濟轉型情景所需的3.3萬億美元的兩倍有餘。該情景中,2050年,風電、光伏電源規模佔電源總規模的74%,其中風電發電裝機規模達36億千瓦以上,光伏達到42億千瓦。海上風電發揮的作用日益重要,到2050年規模升至7.4億千瓦。
“只有發電排放強度快速下降的情況下,加速電氣化才有助於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彭博新能源財經高階分析師、報告的主要作者劉雨菁認為,中國應繼續推進電力市場改革,最佳化可再生能源的投資環境,同時透過更清潔的創新方案來降低對煤電的需求。
報告作者們認為,中國的光伏和風電產業發展已相當成熟,繼續擴大市場規模有利於產業持續發展。更重要的是,和光伏、儲能和新能源汽車產業一樣,在加速轉型情景下,中國可以充分發揮國內市場的規模優勢,在制氫電解槽等新興技術行業領先全球。
氫燃料燃氣輪機等零碳可排程電源對於電力系統加速減排至關重要。風電和光伏電源發電成本雖低,但無法確保全天候供電。透過可再生電力在電解槽中電解水,可獲得便於儲運的清潔氫氣。
電解槽成本高昂,但過去五年中,該成本已降低40%。若能實現規模生產,成本還可能進一步下降。目前,中國是電解槽成本最低的國家。歐洲國家已經在應對疫情推出的經濟刺激措施中提出大規模部署制氫電解槽的計劃,在政策方面領先一步。《報告》提出,中國需要制定政策,為鋼鐵和水泥等脫碳困難的行業轉用氫氣提供支援。
《報告》認為,中國邁向碳中和目標的過程中,各關鍵低碳技術領域有望吸引高達數萬億美元的新增投資。光伏、風電、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揮重要作用,而氫能產業的角色也日益關鍵,可為中國工業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創造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