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四季報密集披露,一大批明星基金經理的調倉動向浮出水面。
比如,張坤、傅鵬博、劉格菘、蕭楠、王宗合、趙詣、馮明遠、趙楓、巍焦、歸凱、吳興武、韓創、王睿、鄭澤鴻等管理的明星基金。
剛剛過去的2021年四季度,他們是怎麼調倉?他們看好哪些方向?
明星基金經理是市場的“風向標”,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閱明星基金經理2021年四季度的調倉方向,發現從2021年四季報上看,明星基金經理們有不少共同傾向,但也表現出不一樣的思路。
重倉股扎堆“科技+消費”
從記者查閱的眾多明星基金經理們的2021年四季報來看,明星基金經理們有一個共識,就是普遍看好科技(尤其是新能源)和消費賽道。
明星基金經理的代表基金,在2021年四季度前三大重倉股,就可以看出這種“科技+消費”的趨向:
張坤的易方達藍籌精選:騰訊控股、海康威視、瀘州老窖;
傅鵬博的睿遠成長價值A:三安光電、立訊精密、中國移動;
劉格菘的廣發雙擎升級A:隆基股份、陽光電源、聖邦股份;
蕭楠的易方達消費行業:貴州茅臺、山西汾酒、五糧液;
王宗合的鵬華消費優選:貴州茅臺、凱萊英、寧德時代;
趙詣的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寧德時代、璞泰來、天賜材料;
馮明遠的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璞泰來、中興通訊、天齊鋰業;
歸凱的嘉實泰和:國瓷材料、中科創達、華測檢測;趙楓的睿遠均衡價值三年A:中國移動、萬華化學、舜宇光學科技;
王睿的信誠新興產業A:杉杉股份、寧德時代、晶澳科技……
明星基金的四季度的前三大重倉股幾乎都是清一色的科技或消費股。
以最受市場關注的“公募一哥”張坤為例,2021年四季度末,張坤的管理規模為1019億元,較2021年三季度略微下降了38億元。
總體來看,張坤加倉的方向是科技、消費,減持的方向是金融、醫藥、地產,具體在其管理的4只基金中操作有些出入,但這個大方向很清晰。
比如,以張坤管理的國內最大的主動權益基金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為例,這隻基金規模676億,2021年四季度增加了科技等行業的配置,降低了金融、醫藥等行業的配置。
具體來說,張坤在2021年四季度大幅加倉了科技類的騰訊控股、海康威視這兩隻股票,讓這兩隻股票一躍成為第一、第二大重倉股,三季度末這兩隻股票還僅列第八、第四大重倉股;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控股是張坤的第一大重倉股,他管理的4只基金中,騰訊控股是3只基金的第一重倉股,是第4只基金的第二大重倉股。
背後的邏輯可能是,在受到壟斷相關政策影響時,騰訊控股股價曾出現大幅回撥,2021年三季度張坤大幅減倉騰訊控股,但到了2021年四季度,張坤再度大幅加倉騰訊控股,並把它加至第一重倉股。
同時張坤降低了白酒倉位,在其管理的基金中,都或多或少地對4只重倉白酒股——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股份——做了減倉。
而對金融股,張坤的調整方向是減倉,但具體操作時則區別對待,他沒有動招商銀行,對其倉位保持不變,但減倉了平安銀行。
又比如在另一隻基金——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基金,張坤的操作路徑大致相似,均為減持白酒、銀行股,增持科技股。
除了張坤,王宗合的鵬華消費優選的配置方向也同樣重視“科技+消費”。比如,該基金前三大重倉股分別是貴州茅臺、凱萊英、寧德時代。“寧王”是該基金的第三大重倉股,此外該基金的第九大重倉股陽光電源,屬於新能源板塊。
王宗合表示,他希望在一些新的行業中找到優秀的賽道、優秀的公司,為投資人賺取這些企業價值成長的收益。
“中長期來看,在技術創新背景下,中國的經濟一定會產生出更多新的產業生態,孕育更多優秀的公司。”王宗合表示。
嘉實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歸凱管理的嘉實泰和基金,截止到四季度末,該基金大類資產持倉比重依次為科技、先進製造、醫藥和消費。
而基金業大咖傅鵬博在睿遠成長價值的2021年四季報中表示,重點配置了建築建材、化工、TMT和新能源等子板塊,接下來,新能源、軍工、新材料、高階製造依舊是他重點關注的行業。
就連“消費之王”蕭楠也表示,去年四季度大幅度增加了汽車以及零部件板塊的配置,理由是他發現國產車對合資車的替代進入了一個加速區間。事實上,去年跑得最好的一條賽道就是新能源車產業鏈,其管理的易方達消費行業四季度的重倉股福耀玻璃就屬這一產業鏈。
調倉操作風格各異
儘管有共同點,但明星基金經理們去年四季度在具體調倉操作上並不相同。
從去年四季度至今,在市場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風格切換,從高估值切換至低估值,成長股切換至價值股,比如新能源板塊高位震盪、低估值板塊逐漸走出弱勢狀態。
在對待新能源上,睿遠基金的趙楓對部分大幅上漲的新能源個股進行了獲利了結。他長期將目光鎖定在被市場低估的優秀企業身上,密切關注在諸多宏觀因素擾動背景下依然能夠表現出強大經營韌性的企業。
而國投瑞銀的施成作為一位典型的賽道型選手,目前手裡4只產品,均聚焦於新能源領域,他堅持上游賽道不放手。
他在2021年四季報中提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觀點:“新興產業企業的盈利能力不斷提升,目前的盈利持續向上遊轉移,中下游其他環節的盈利在被壓縮。我們預計未來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都會呈現這一狀態。直到最後的瓶頸環節解除後,產業鏈的高附加值會向下遊或終端應用轉移。”
這意味著,在市場不少機構不太看好2022年上游環節時,施成仍將堅守。
與施成看好新能源上游領域不同,農銀匯理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趙詣更喜歡中游的一線新能源股,並長期持有。
趙詣在四季報中明確表示,組合繼續維持以新能源車電池及材料為主的配置思路,同時疊加光伏、軍工、車規級半導體等高階製造業。
明星基金經理馮明遠管理的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基金,四季度仍然維持了對新興產業的配置方向,重點配置了新能源車、新材料、光伏、風電、高階裝備、半導體等領域。他的特色是分散持股,該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璞泰來佔基金資產淨值比僅為3.55%,前十大重倉股佔基金淨值比僅17.86%。
廣發基金的頂流基金經理劉格菘管理的廣發小盤成長基金,四季度在新能源板塊內部進行調整,減持隆基股份、億緯鋰能,加倉晶澳科技、小康股份,把晶澳科技從三季報的第九大重倉股抬升至第一大重倉股。
而在港股跌跌不休之時,張坤、交銀施羅德基金的王崇和中庚基金的丘棟榮四季度都逆勢加大了港股的配置權重。
未來風向
2021年,不少明星基金經理的業績並不理想。2021年行情轉向題材股和小盤股,讓很多投資白馬藍籌股的基金經理業績遭遇滑鐵盧。
但是,這部分明星基金經理們在尋找新的路徑,他們並不悲觀。
王宗合在四季報中表示,“對於堅持深度研究、長期持股、低換手率、看重長期價值成長空間的風格而言,2021年無疑是比較艱難的一年。”
他指出,在2021年的政策變化下,深度研究、長期持股、低換手率這樣的投資風格,受到了很大的挑戰。
但王宗合認為,在A股市場乃至全球各個權益投資的長期鏈條中,價值投資仍然是長期驗證下來最有效、最可執行的投資方法,是能夠給持有人創造價值的投資思路。“我們堅信我們在這方面的能力。”
歸凱表示,投資是一場長跑,雖然年初以來本基金跑輸市場,但在當前時點,他對主要持倉股票的質地和未來前景仍充滿信心,他會繼續堅持並不斷完善自己的投資方法論,力爭為投資者實現長期卓越業績。
張坤在2021年四季報中表示,“目前經濟遇到的下行壓力只是階段性的,我們對中國經濟的長期前景依然保持樂觀,堅信中國的經濟實力終將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
其表示看好“優質企業”,“有一批優質公司能夠為客戶創造價值,提升整個社會的效率和生產力,同時具有持續為股東創造自由現金流的能力。”
儘管2021年這些企業中的一些股價表現落後於市場,但張坤始終認為“要做好投資,更重要的是盯著賽場,而不是盯著記分牌”。
張坤錶示,將仔細審視組合中企業的基本面,選擇競爭力突出、長期邏輯確定性高的企業長期持有。
“經過了2021年的估值消化後,一部分的優質企業估值已經具有吸引力,在3-5年的維度內,企業的業績增長大機率會投射到其市值的增長中。”張坤說。
而2021年,也有部分重倉在新能源和科技等成長賽道上的明星基金經理取得了不錯的收益。他們對2022年也有著不同的展望。
劉格菘在2021年年初提出了“全球比較優勢製造業”的概念,展望2022年,他對於這個方向資產的成長持續性、盈利增速預期依然很樂觀:已經建立了全球比較優勢的製造業龍頭公司,其企業家領導力、產業聚集下的先進製造能力等因素打造的“護城河”還在不斷變寬,他判斷未來在光伏、動力電池、儲能、面板、化工新材料、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高階裝備等方向會有更多的世界級公司出現。
馮明遠在四季報中判斷,全球的能源產業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新能源的使用比例不斷增加,將在未來50 年逐步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的主流地位。這一過程應該是不可逆的。我們相信這個變化過程中,中國將湧現出大量偉大的企業,我們希望與這些偉大的企業一起共同成長。
傅鵬博表示,從行業分佈看,他重點配置了建築建材、化工、TMT和新能源等子板塊,核心股票比例相對穩定。上市公司所處行業的景氣度,中長期發展空間和確定性,以及成長過程中可利用資源等都是篩選的重要指標。我們將結合一月份上市公司業績的預披露,動態調整持倉結構,而新能源、軍工、新材料、高階製造依舊是我們重點關注的行業。
王睿在信誠新興產業基金四季報中表示,第四季度,該產品核心圍繞能源變革構建組合,主要配置在光伏、電動車、清潔能源運營、輸配電裝置、智慧汽車等領域;逐步降低鋰電中上游材料的權重,對組合的回撤控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並不令人滿意。他將持續尋找以能源變革為核心的泛製造領域具備較高性價比的標的,以努力實現淨值的長期穩健增長。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