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6月底,股票市場投資者數量已達到1.89億,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平均值約為35.98%。這兩個資料背後傳遞出四個鮮明訊號。
一是中國經濟穩步向好。無論是踴躍進場的投資者還是不斷放大的成交額,都從側面印證了中國經濟的溫度,釋放出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訊號。儘管今年以來全球疫情持續演變,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但中國經濟走出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曲線,在世界經濟復甦任務十分艱鉅的背景下,上半年交出國內生產總值達53.2萬億元、同比增長12.7%的好成績,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一劑強心針。國內投資者和境外投資者積極參與A股市場,正是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向好發展的重要表現。
二是A股吸引力持續增強。投資者踴躍入場,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隨著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上市公司質量不斷提高,盈利能力持續增長,對投資者吸引力顯著加大。今年上半年,不少上市公司演繹出精彩業績,深市逾八成公司實現盈利,逾八成營業收入規模擴大,逾六成淨利潤實現增長,滬市主機板九成公司實現盈利。A股多個板塊賺錢效應提升,為投資者提供了豐厚回報,尤其是以電動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迅猛發展,上游以鋰礦為主的資源行業、中游電池製造和下游整車行業等均保持較高景氣度,改善了A股行業格局,吸引更多新股民入市。
三是企業價值創造能力不斷提升。截至9月2日,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第32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可見,投資者數量大幅增長,帶來最直接的影響是A股市場湧入更多增量資金,激發出更活躍的交易熱情,進一步降低非理性的市場波動率。同時,投資者購買力“爆發”,為上市公司融資提供了更充裕的活水,助力上市公司提高質量、放手發展,將“流量”成功轉化為“質量”,進而提升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的意願和能力。這有助於形成投資者與上市公司“雙向奔赴”的美好局面。
四是居民投資理念正在發生變化。長期以來,我國居民投資傾向“重房產,輕股票”,資產配置過多集中於房地產,這樣的投資理念既透支了居民購買力,也不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當前,在堅持“房住不炒”定位背景下,以及A股估值優勢凸顯的影響下,炒房越來越沒有機會,居民投資迴歸理性,理財意識走向成熟,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資本市場中來,更有不少人選擇透過機構投資者,以年金、個人健康養老保險等方式進入證券市場投資,機構投資者群體不斷壯大,市場和居民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正在養成。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改革攻堅力度加大,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激發,我國經濟將延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態勢,A股市場吸引力將不斷增強,更加有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李華林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