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私募基金北京佑瑞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向證監會遞交《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資格審批》,證監會官網顯示證監會已於8月26日接收相關材料。佑瑞持投資也成為今年以來首家申報“私轉公”的基金機構。
此前,基金行業“私轉公”已有6個成功案例,不過,獲批公募牌照的條件較為嚴格,從申報到獲批時間也較長,曾經有頭部私募提交公募申請後撤銷的情況。私募轉公募後的發展情況也出現一定分化,部分公司管理規模不足20億元,還出現產品清盤的情況。
百億私募,董事長高蕾曾為公募人士
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公示資訊,佑瑞持投資成立於2010年11月30日,註冊資本3000萬元,2014年4月9日完成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備案,業務型別涉及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私募證券投資類FOF基金兩大類,目前公司管理規模在100億元以上。
中國基金業協會公示,佑瑞持投資已成立基金共有13只,其中2只基金已清算。投資顧問類產品共計35只。
值得注意的是,佑瑞持投資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高蕾在進軍私募前曾有14年的券商投行和公募基金工作經歷。1996年-2004年在光大證券投行部擔任了八年的副總經理,2004年開始在泰達宏利基金市場部任市場總監三年,2007年開始在景順長城基金投資部任總經理助理三年。2010年底,高蕾離開景順長城創辦佑瑞持投資。
根據2013年6月1日開始施行的《基金法》,專門從事非公開募集基金管理業務的基金管理人,其股東、高階管理人員、經營期限、管理的基金資產規模等符合規定條件的,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可以從事公開募集基金管理業務。
除了要符合《證券投資基金法》相關規定外,“私轉公”還應當符合的條件包括:實繳資本或者實際繳付出資不低於1000萬元;最近3年證券資產管理規模不低於20億元。
“私轉公”獲批不易 後續發展出現分化
此前已有私募基金轉公募基金的先例。截至目前,行業內共有鵬揚基金、凱石基金、博道基金、弘毅遠方基金及朱雀基金5家“私轉公”基金公司,先後在2016年-2018年間獲批。
從此前五家公司申請公募牌照用時來看,私轉公獲批用時基本在一年以上。其中,凱石基金歷時一年半,朱雀基金則等待了近兩年。
鵬揚基金是業內首家“私轉公”基金公司。鵬揚投資本就是公募基金人“奔私”的產物,鵬揚基金總經理楊愛斌此前任職於華夏基金,2011年離開華夏基金轉投私募創辦鵬揚投資,2015年向證監會遞交設立公募鵬揚基金的申請,歷時一年多後獲批拿到公募牌照。不過,鵬揚基金也以“固收+”策略為特色,若佑瑞持投資轉公募成功,或將面臨前者的競爭。
博道基金的創始人莫泰山也有過“公奔私”的經歷。莫泰山是基金業風雲人物,其為交銀施羅德基金的首批創業元老,並任交銀施羅德總經理,在職期間將交銀施羅德的資產管理規模快速提升至行業前十。2010年,莫泰山離開交銀施羅德,至知名私募重陽投資出任總裁;後於2013年離開重陽投資創辦了博道投資,2017年6月,博道基金私轉公獲批。
2018年,弘毅遠方基金、朱雀基金先後獲批公募牌照,私轉公基金公司擴容至五家。自朱雀基金後至今近三年時間,尚未有私轉公基金公司獲批。
除了已經獲批的之外,還有相當數量私募正在申請的路上。去年8月-9月,友山基金、永安國富資產也相繼提交了公募基金設立申請,兩家均為百億私募。
拿到公募牌照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前,重陽投資曾於2015年底提交公募牌照申請,16個月後,於2017年4月撤回了申請。
從此前私轉公的公司經歷來看,由於私募公司業務之間的衝突,私募轉公募需要將原來的私募業務進行清理和剝離,在證監會核准設立此前私轉公基金公司的批覆中,均要求公司應當按承諾完成現有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的了結工作,並不再新增開展該類業務。
除此之外,公司同時還需重新建立適合公募的人才團隊、風控及投研體系等。朱雀基金就因人才短缺,出現了總經理梁躍軍親自掛帥擔任基金經理的情況,目前朱雀基金旗下產品數量12只,基金經理人數僅6人,其中梁躍軍一人就管理了5只產品。
轉為公募後,各家公司的發展也出現了分化。目前五傢俬轉公基金公司中,鵬揚基金的資產規模最大,朱雀基金、博道基金管理規模也均在百億元以上,但弘毅遠方基金、凱石基金規模均不足20億元。根據wind資料,目前鵬揚基金資產淨值合計超過800億元,朱雀基金、博道基金規模分別在290億元、196億元水平。而弘毅遠方基金、凱石基金目前管理規模僅18.63億元、10.31億元。
凱石基金成立至今4年多時間共發行8只基金,去年以來已經清盤一半,目前旗下基金數量僅4只。其產品清盤原因多為資產淨值連續低於5000萬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顧志娟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