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頭號強國,美國對抗新冠疫情的表現令人大跌眼鏡。截止5月23日,美國累計確診感染人數超過164萬,死亡人數97000多,成了“超疾大國”。這種表現,怎麼都與高科技、強大國力光環之下的美國形象不匹配。
從過去幾個月美國政府抗疫的歷史表現來看,我們能發現其實美國最關心的是經濟,而不是人命。特朗普一再著急要復工,各個州也陸續早早解禁。為什麼美國政府不關心人命?難道真的是資本主義嗜血的本性導致的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美國的資本主義到底是怎麼回事。
資本主義世界內部也存在著巨大的差別。資本主義被分為兩大型別,一類叫萊茵資本主義,就是萊茵河流經的國家,包括德國、荷蘭、奧地利、瑞士、義大利,還有北歐的瑞典、挪威、芬蘭、丹麥,它們所奉行的經濟模式。
萊茵資本主義社會和企業,注重整個社會的福利,注重股東、員工和社會的共同利益。概括起來就是它注重經濟活力、社會和諧以及環境友好;所以我們看到他們講究環保、高福利、工會組織強大、極少裁員,其融資手段也多是間接融資,即借貸。
另一類叫做盎格魯撒克遜資本主義,又叫金融資本主義,或者叫掠奪型資本主義。最典型的國家就是美國和英國。
金融資本主義模式強呼叫金融手段來調整經濟、刺激經濟、經營企業。比如世界油價從80美元下降到30美元,是世界對原油需求下降了六成多嗎?不是。這都是金融資本主義在背後操縱的,以圖從中獲利。比如前段時間把油價做成了負的,聞所未聞的手段都用出來了,就是為了收割利益。
在企業經營方面,金融資本主義企業的融資手段都是直接融資,即發行股票。後續經營也更講究從資本市場獲利,隨時要把股價往上拱。在利益分配方面,金融資本主義優先考慮的是股東利益。企業遇到危機時,壓縮成本、裁員等手段都是為了維護股東利益。
由於企業經營者的利益都是與股價掛鉤的,因此,金融資本主義的企業都實行績效主義,一切唯績效論,凡是有利於提升績效、提升股價的,就是優先考慮的做法。為了績效,不少美國公司不惜造假,比如安然公司。
大致說完金融資本主義的特點之後,我們回到美國抗疫表現上。
從美國的抗疫實際表現看,美國是在採用金融資本主義公司經營的理念指導並執行美國的抗疫工作。
美國就相當於一家大公司,這家大公司在金融資本主義的思想指導下,優先考慮的是股東利益。股東是誰呢?是那些資本家們。控制美國政權的大約有5000個家族,這些家族就是美國的股東。
那麼,美國的高管是誰?就是特朗普、蓬佩奧這些人。他們的利益是與經營績效掛鉤的。這個績效就是經濟表現:經濟增長,特朗普就可能獲得更多選票、可能連任,實現其個人和家族最大價值。經濟增長了當然股東利益也增加了。美國的所有國民就是美國這家大公司的員工。
現在,新冠疫情危機來了,這家叫做美國的公司該怎麼應對才最符合股東利益、符合績效主義呢?當然是儘快復工。因為隔離越久,股東損失越大,這是違背其骨子裡的宗旨和信仰的。因此,我們看到美國對於疫情管控措施鬆懈,急於復工復產。儘快復工實現經濟增長,才能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提高績效。
那麼,復工導致疫情擴散,美國人生命受到威脅,不用考慮這個嗎?
在金融資本主義看來,一切都要優先考慮股東利益,美國人都是員工,疫情導致的死亡就相當於裁員。一切導致績效降低的事情都要避免,即使復工將會導致更多員工死亡也在所不惜。
這就是美國新冠疫情危機之下,為什麼感染率和死亡率那麼高的根本原因。
而且美國金融資本主義還善於忽悠,把所謂的人權、自由等權益忽悠得大於天,這導致那些美國人自己對疫情也不在乎,還認為隔離是侵犯人權和自由,上街遊行反對隔離。
同時,公司高管(美國政府)在允許這一切發生之後,自己卻又不敢承認。於是拼命地透過撒謊、捏造等方式,向中國甩鍋。
為了績效,美國造假事件再次大面積爆發。比如佛羅里達州,為了早點復工,不惜對感染資料進行造假。類似的還有佐治亞州、佛蒙特州、德克薩斯州等,都對新冠肺炎疫情資料進行造假或人為操縱。
對於企業而言,可以股東利益至上、績效優先;但是對於國家也這麼做的話,這就是把國家的責任窄化了。
國家職能中有一條是保護國民的安全。新冠疫情危機面前,國家應該盡其所能保護每位國民,甚至需要從超越個體利益的角度出發,採取強制性措施。這才是一個國家政權對國民的意義。而美國抗疫的做法,卻是以普通國民的生命為代價,以換取資本家利益和政客利益的最大化。這是丟棄了國家對國民的安全責任,美國成了一個非全功能國家、瘸腿國家。抗疫公司化的做法,美國真的成為一個“有限責任”公司了。
美國著急復工,也有人說其他原因的,比如說美國人不存錢,長期不復工的話生活難以為繼。這其實是次要問題,只要美國政府願意,就可以解決。但在資本家利益優先、政客績效優先的原則下,這些都不在美國的選項裡。
因此,在美國這片土地上,其實不是美國在抗疫,而是一家叫做美國的公司在抗疫,一切都是盎格魯撒克遜資本主義之下的公司化行為。
(完)
以上是凌煙閣論史今天的原創首發文章,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你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