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短短三載,比亞迪已然建立了龐大的投資帝國。浙企碳一新能源集團有了新的股東,比亞迪成為其持股5.97%股東,而這只是其投資版圖的一隅。自2020年比亞迪騰飛之際,也將目光轉向了股權投資領域,開始大肆開疆拓土。據悉,截至目前其投資專案超過50個,所涉領域包括整車、模具、零部件及配件、電池、軌道交通裝置。另外,比亞迪在稀土、光伏、銅鋰礦及新材料、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甚至汽車保險業都有佈局。這讓比亞迪在VC領域聲名鵲起的同時,也反哺了業績。
“汽車界的華為”比亞迪在股權投資領域持續攻城拔寨。
10月24日,天眼查顯示,浙企碳一新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比亞迪成為其股東之一,持股比例為5.97%。
事實上,碳一新能源只是比亞迪投資版圖的一個縮影。梳理發現,自2020年開始,比亞迪就在股權投資領域大肆掃貨。
彼時,比亞迪自研DMi超級混動技術,淨利潤更是暴漲超過160%。財務資料可圈可點之際,比亞迪開始騰出手做投資。當年,比亞迪共計投資了三家公司,且出手極為大方。比如,在對騰勢新能源的投資上花了3.5億元;對湖南裕能,則是與寧德時代合計拿出了8.98億元。
此後,比亞迪更是不遺餘力地擴大投資版圖。企查查顯示,截至目前,比亞迪投資專案已超過50個,涉及種子輪、天使輪、A輪、B輪、C輪及戰略投資等。從投資領域來看,其對半導體尤為偏愛,與之相關的企業已超過20家。
而在投資版圖愈發龐大之際,其創始人王傳福卻陸續辭任旗下相關公司的董事長、法人,似有隱退之意。此外,比亞迪的其他兩大創始人呂向陽和夏佐全也逐漸轉向幕後,做起了職業風險投資人。
投資界“新貴”
比亞迪正成為產業資本在創投市場“掃貨”的新貴。
近日,由貝特瑞前總經理嶽敏創立的碳一新能源公司完成了A輪融資,作為鋰電池石墨負極材料產銷商,其投資者可謂非常“豪華”,其中包括深創投、紅杉中國、深投控以及睿德信等著名投資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也透過A輪投資了碳一新能源,並且成為了除實控人外股權佔比最高的外部投資者,約佔5.97%股權。
提起比亞迪,大多數人還停留在其是國內新能源汽車龍頭身份上,卻很少有人注意到近幾年比亞迪在創投市場上悄然崛起,並且是一家出手闊綽的VC“新貴”。
縱觀比亞迪建立“VC帝國”的時間軸,在2021年之前,比亞迪對外投資數量較少,多數是針對旗下控股子公司、聯營公司,包括比亞迪半導體、比亞迪汽車金融等。
不過,這一情況在2020年開始有所改變。
這一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了轉機,比亞迪轉型成功,全年實現淨利潤42.34億元,同比增長162%。
“腰包”的厚實也讓比亞迪的對外投資闊綽起來,同年,比亞迪做了三筆大額投資,3.5億元投資騰勢新能源,入股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供應商湖南裕能,另外還投資了一家北斗導航晶片公司華大北斗。
此後,2021年、2022年,比亞迪的業績開始飛速增長。尤其2022年,比亞迪實現總營收達4240億元、淨利166.22億元,同比增長445.86%。
收入節節攀升給了比亞迪擴大投資版圖的底氣。據比亞迪年報顯示,2021年,集團長期股權投資期末金額達到79.05億元,相較於2020年增長達44.65%,而這一數字在2022年達到了154.9億元,相較2021年的79.1億元同比增長達到96%。
企查查資料顯示,2021年,比亞迪對外共發起了13企投資事件,2022年,比亞迪共發起24起對外投資事件。2023年,截至目前,比亞迪共發生12起對外投資事件。
資料來源:企查查
與此同時,比亞迪也逐漸在對外投資中獲得收益,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的投資收益轉正,實現淨收益5.97億元,這一資料自2019年以來便一直為負。
其中最為成功的要數其對上游供應商湖南裕能的投資。資料顯示,比亞迪對湖南裕能初始投資為1億元,而截至6月底,該筆投資期末賬面餘額達到11.51億元,浮盈10倍有餘。
另外,比亞迪對光伏巨頭阿特斯投資也可謂成功。其初始投資成本僅為1980萬元,而至今年年中,這一投資的期末賬面餘額已經達到1.04億元,增長幅度達到425.25%。
“VC帝國”漸顯
作為投資界“新貴”,從投資風格來看,比亞迪的投資風格越來越偏向“VC”。從比亞迪投資輪次來看,天使輪、Pre—A輪以及A輪融資的佔比逐漸提升。
比如,今年由昔日“華為天才少年”彭志輝創辦的智元機器人在今年8月份正式開始了A++輪融資,比亞迪在這一輪對其進行了押注,持股約3.75%。
雖然更多的資源投入了非上市公司,不過,初創企業上市後,比亞迪將會“收穫”更多的上市公司股權。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投資的公司中有3家正在衝刺上市。其中比亞迪持有明皜感測2.48%股權、尚水智慧7.69%股權、長步道4.08%股權,如果被投資公司成功上市,比亞迪也將共享上市成果。
縱觀比亞迪的投資版圖,其看似龐雜的業務背後可窺見一條清晰的投資邏輯:圍繞新能源汽車這個核心,涵蓋整車製造、電池製造、晶片製造、金融服務等領域。
佈局汽車產業鏈是比亞迪做投資的開篇,也是比亞迪做投資一直保持的初心。
在比亞迪在2022年年報的“長期股權投資”科目中列出的28家被投企業,其中有一半都是圍繞比亞迪的整車業務的,涉及汽車的設計、生產、運營、銷售等環節。
圖片來源:2022年年報
比如,今年衝刺科創板上市的尚水智慧,該公司的產品能夠大幅提升鋰電池製漿的效率,提升鋰電池漿料及材料的效能,是鋰電池製造過程中的關鍵核心裝備,而在其衝刺上市之前,比亞迪就透過受讓老股和增資擴股作為戰略投資者成為尚水智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了5%。
此外,今年獲得比亞迪兩次投資的中貝能源也是生產汽車零部件的公司,產品主要用於對汽車電流過載的保護。
隨著汽車向“新四化”發展,汽車晶片單車需求量和價值量將大幅提升,與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與半導體的聯絡更為緊密,其所需的晶片數量遠高於燃油車。
作為早早涉獵半導體領域的比亞迪,除了設立比亞迪半導體加快發展自身半導體業務外,也將半導體視為重點投資方向之一。
據企查查資料顯示,比亞迪的對外投資中積體電路領域的投資專案有7起,電子製造6起,新材料領域5起,均和半導體領域相關,覆蓋導航、功率、光電、汽車、物聯網、自動駕駛等不同型別的晶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直投,比亞迪也做起了“甩手掌櫃”。
2021年11月,比亞迪出資1億元,以有限合夥人之一的身份參與發起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產業投資基金。2021年9月,比亞迪控股子公司GoldenLink簽署了關於認購 VIP Fund基金份額的認購協議,GoldenLink作為有限合夥人擬認繳出資額不超過0.5億美元。
目前,比亞迪入資基金還包括先進製造產業投資基金二期、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投資基金、易方暢達基金、和諧鼎泰基金等;入資機構包括國投招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融國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
三大創始人逐漸“隱居”幕後
高調擴大投資版圖之際,核心人物卻逐漸“隱退”。
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技術狂人”王傳福,作為比亞迪的執掌者,其一舉一動備受關注。在10月23日,比亞迪全資子公司深圳市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該公司董事長、法人從王傳福變更為何龍。
這也不是王傳福第一次卸任相關職位。據不完全統計,在2020年至今,王傳福密集卸任13家比亞迪的關聯公司法人、董事長職務。其中,在2022年尤為明顯。去年,王傳福卸任的次數多達7次。
對於大佬的卸任,有市場觀點認為,王傳福的卸任可能出於企業內部管理的考慮,將實際管理交給別人,而王傳福依然手握話語權,更專注於戰略層面。
事實上,大佬隱退的新聞比不少見。比如宿華、王興、劉強東等在公司如火如荼之際,激流勇退。
而在比亞迪,王傳福也並非隱退的首例。
比如,比亞迪天使投資人夏佐全在2010年辭去比亞迪集團副總裁職務僅擔任董事;5年後又卸任董事一職。
與之深度繫結的正軒投資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不過成立最初並沒有任何的動作。直到2010年,夏佐全才騰出手以正軒為載體,專職從事股權投資。
有媒體在採訪夏佐全時如此描述“在放下比亞迪的工作後,夏佐全如願迴歸老本行,掌舵正軒投資,正式邁入VC圈,尋找下一個“比亞迪”。”
公開資料顯示,夏佐全分別於2013年、2018年、2019年、2020年減持比亞迪股票,累計套現約12億元,資金全部投入正軒投資的專案當中。據夏佐全介紹,目前正軒投資總共投資了109個專案,其中不乏市場上知名企業,比如優必選。
夏佐全與王傳福之外,呂向陽亦是與之如出一轍。
在2020年5月份,與夏佐全同時卸任董事職位的,還有呂向陽。如今的呂向陽在比亞迪任職副董事長以及非執行董事。
相比較其與比亞迪的關聯,呂向陽另一顯眼的標籤則是融捷健康董事長,不過就在今年9月份其已辭去董事長一職。
大佬們“未老先退”,一方面是有自己的個人規劃,另一方面退居幕後只是為了更好專注於企業中長期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