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外匯市場波動明顯加劇。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本週(4月18日-22日)就遭遇了連續貶值。
4月22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16:30收盤報6.4875,較上一交易日跌375個基點,進入夜盤交易時間後繼續走低,並跌破6.50關口。
更多反映國際投資者預期的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4月22日則接連跌破多個關口,盤中最低貶值至6.5464。
相關資料顯示,本週以來,在岸人民幣匯率跌幅累計逾1200個基點。
市場究竟發生了什麼?剛剛,外匯局發聲了!
誰是幕後推手?
本週以來,人民幣匯率一改年初強勢,大跌逾千點。
“這吸引部分金融機構繼續押注人民幣匯率下跌。”上述香港銀行外匯交易員向記者指出。本週押注人民幣匯率下跌的,主要是兩類金融機構,一是銀行機構,二是海外對沖基金——前者主要是基於美元指數持續上漲迭創過去兩年最高值,相應調低人民幣匯率估值;後者則看到近期亞太地區貨幣兌美元匯率普遍大幅下跌,認為人民幣匯率很難“獨樹一幟”,紛紛加入人民幣沽空陣營。
在他看來,海外對沖基金敢於買跌人民幣的一大底氣,是疫情衝擊導致中國外貿遭遇短期衝擊,令不少原先看好中國外貿延續高景氣度的海外大型資管機構紛紛削減人民幣頭寸,吸引他們趁機押注人民幣匯率下跌獲利。
“但是,境外離岸市場外匯市場尚未掀起投機沽空人民幣潮。”他向記者指出。究其原因,是多數海外投資機構認為此次人民幣匯率快速回調,更像是對此前估值偏高的一次“修正”,就中國經濟增長基本面穩健與跨境資本流動持續均衡而言,人民幣匯率不具備大幅下跌的條件。
記者獲悉,在境外離岸市場,不少海外對沖基金也沽空人民幣套利採取極其謹慎的操作策略,他們沒有利用槓桿融資大舉買跌人民幣,而是按周借入一定額度離岸人民幣頭寸拋售沽空,期間若人民幣匯率企穩反彈,他們就迅速平倉歸還人民幣頭寸獲利離場。
“相比沽空人民幣,多數海外對沖基金更熱衷沽空日元,因為日本貨幣政策大幅寬鬆與日本經濟復甦遭遇波折,令沽空日元的勝算與獲利空間更大。”一位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指出。
外匯局重磅發聲
據央視新聞報道,今天(22日),國新辦舉行新聞釋出會。會上,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介紹,就中國來講,近年來中國外匯市場韌性不斷增強,有基礎和有條件適應本輪美聯儲政策調整。
第一,國內經濟執行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韌性比較強。今年以來,我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支援實體經濟力度也在加大,這些都助力穩定經濟的基本盤。同時,我國經濟結構也在持續最佳化,創新驅動態勢非常明顯,經濟中長期穩中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這將繼續吸引各類資金投資國內市場。
第二,經常賬戶和直接投資等國際收支基礎性順差仍會保持一定的規模,將發揮穩定跨境資金流動作用。先說經常賬戶,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認定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製造業轉型升級也在持續推進,貿易伙伴多元化也取得了積極進展。所以,貨物貿易保持順差是有堅實支撐的。受疫情影響,以旅行支出為主的服務貿易也保持了低水平逆差。國家外匯管理局初步估算,今年一季度國際收支經常賬戶順差同比增加,全年仍會保持順差格局。關於直接投資,在堅持國內高水平開放和不斷最佳化營商環境的背景下,2021年我國吸收外資居世界第二,外資在華投資興業意願比較強。再加上近年來境內主體對外投資平穩有序,預計直接投資項下還會呈現資金淨流入。所以,經常賬戶、直接投資等國際收支基礎順差還會保持一定規模,將繼續發揮穩定跨境資金流動的作用。
第三,我國對外資產負債結構最佳化,外債償付風險較低。截至去年底,中國全口徑外債餘額和GDP比值是16%,低於全球主要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說明我國外部債務水平不高。而且外債結構也在不斷最佳化。截至去年末,存貸款、貿易融資等融資型外債的佔比,比上一輪外債去槓桿比較強烈的2016年末,下降了13個百分點。這幾年,我國外債增長主要來自外資增配中國債券。同時,中國長期保持對外淨資產。去年底中國對外淨資產規模接近2萬億美元,處於較高水平。我國外匯儲備資產居全球首位,民間部門資產規模也在不斷提高,可以很好適應外部流動性的變化。
第四,匯率發揮調節國際收支的自動穩定器作用,外匯市場成熟度不斷提升。近年來,人民幣匯率彈性不斷增強,及時有效地釋放了外部壓力,市場預期保持穩定,外匯市場交易理性有序。當前境內主體外匯存款在7000億美元以上,這也屬於歷史高位。企業通常會擇機結匯,“逢高結匯、逢低購匯”的理性交易行為,可以有效平抑部分匯率調整,有助於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和外匯市場平穩執行。
機構怎麼看?
由於通脹資料“爆表”,市場對美聯儲大幅度加息的預期越來越強。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週四表示,50個基點的加息選項將在5月份的會議上討論。鮑威爾表示,他認為“加息前置”策略是有好處的,包括下月加息50基點。他表示,FOMC略微加快行動步伐是適宜的。美聯儲的許多官員認為,一次或多次加息50個基點是合適的。
鮑威爾稱,“我會說加息50基點是5月份會議的討論選項之一,我們致力於利用工具來將通脹率拉回到2%的目標水平”。
美元走強直接對其他貨幣形成壓力。
對此,中信證券認為,近期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增大,主要來自疫情導致的經濟基本面下行壓力與美元走強兩方面因素。供應鏈擾動疊加美元指數上行或將使短期人民幣承壓,但無需對人民幣形成貶值預期,預計人民幣貶值對於貨幣政策影響有限。
招商證券分析師劉亞欣表示:三方面因素給人民幣帶來壓力。一是美元指數持續走強,過往存在“美元強,人民幣弱”的穩定關係;二是季節性規律指向人民幣匯率在2月後傾向於走弱;三是中美經濟週期和貨幣政策分化、中美利差大幅收窄乃至倒掛,國際資本流入中國的積極性下降。此外,國內和海外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擔憂再度發酵可能是匯率貶值的導火索。在疫情等因素對我國經濟預期的不利影響下,IMF等國際機構和海外投行下調了對二季度我國經濟增長的預期,這可能刺激了近兩日人民幣匯率的調整。
劉亞欣判斷,人民幣貶值壓力或將持續一段時間。不過他也表示,當前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諸多跡象都與2014-2016年我國資金大幅外流的時期不同,例如高通脹環境、強勁的商品價格和新興經濟體增長、外部壓力下仍然相對穩定的新興貨幣匯率相對穩定、新興經濟體資本流動顯現出較強的韌性等。這些跡象共同指向一個更加溫和、且有望擴張的全球資本流動環境,這可能是全球金融週期上行期全球資本流動活躍的特徵和影響之一,美聯儲政策短期加速收緊不會改變這一程序。長期看,高通脹和盈利驅動可能仍將推動全球或仍將進入資本開支的擴張期,美元指數將回落,人民幣匯率將重回升勢,甚至挑戰2005年匯改以來的高位。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認為,現在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會有更多激進的加息,甚至同時會啟動縮表,這難免會引起美國經濟金融市場的動盪。而經濟金融動盪有可能會造成市場風險偏好下降,驅動中國出現階段性資本外流,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匯率有可能有漲有跌,雙向波動。跟2015年“811匯改”相比,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適應性大大加強,同時我們民間貨幣錯配也明顯改善,所以不至於出現貶值的恐慌。
來 源 |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葉麥穗、陳植)、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