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4月20日電(記者 楊月)多年來,“中國建造”打造了一個個令世界驚歎的超級工程,創造了蜚聲海外的國家品牌。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不斷快速變化的新形勢,如何最佳化生產關係,提高運營效率,夯實核心競爭力?4月18日,中國建築釋出2021年報,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年報顯示,公司各項業績指標再創歷史新高,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89萬億元,同比增長17.1%;歸母淨利潤514.1億元,同比增長14.4%;公司位居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第13位。
業績說明會現場。資料圖
搭建最大沉浸式劇場
服務國家需求堅決有力
中建專案經理劉軍曾帶領團隊建設過冬奧場館冰立方和2014年APEC文藝演出、2019年國際籃聯籃球世界盃開幕式、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等活動會場,經驗豐富,但2021年7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巨型舞臺搭建任務,仍使他倍感壓力:“演出舞臺是在既有的體育場館內進行搭建,其施工難度遠高於以往在新建場地上搭建舞臺。”即使困難重重,專案團隊仍秉持著不懼困難的精神,僅用50天便完成了舞臺的建設任務,比預期提前了整整10天。
按照設計要求,專案團隊搭建了總長174米、寬15米、高39米的舞臺主螢幕架體,長65米,高10.5至23.5米的的二道副屏架體,以及中間一塊長32米,寬8.4米,高9至18米的可翻轉副屏架體。整個架體工程共用10萬多立方米腳手架搭設,2000噸配重吊裝,1500噸鋼結構安裝。
據介紹,為高質量完成舞臺建設,專案團隊多次進場踏勘,發現場內搭設舞臺的區域存在7種不同地基條件,每種情況都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施工設計。為確保鋼結構整體穩定,解決地基承載力的問題,中國建築的工程師們應用BIM技術,建立三維模型,優化了構件排布,透過在鋼結構下部設計鋼筋混凝土基礎,將單柱承載力分散,最終將架體對地面的荷載降低到低於10t/㎡,滿足了“鳥巢”中心場地地面的承載力要求。
這只是中建的建設者們服務國家需求、打造眾多“樣板工程”的一個縮影。2021年,中建不但圓滿完成“偉大征程”演出舞臺搭建、中央禮品文物管理中心建設等重大工程,還高質量建設了27個冬奧場館,展現了央企責任擔當和精益建造能力。深度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戰略區域,完成投資額3844億元、新籤合同額3.03萬億元,緊跟國家需求,搶抓發展機遇。深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繼續保持海外業績穩固和專案正常履約,充分展現了海外經營底蘊。
全力以赴攻克“卡脖子”技術
持續提升建築領域的“中國創造”
雄安高鐵站是全亞洲最大的高鐵站,京雄、津雄、石雄三大主動脈匯聚於此,未來,這裡將成為中國龐大高鐵交通網路中“八縱八橫”的中心樞紐。雄安站樞紐片區市政道路、綜合管廊排水管網系統(一期)工程,是目前雄安新區最大規模的地下綜合管廊,國內首個“預留通道+地下管廊”一體化專案,為高鐵雄安站運營提供專項配套服務,為這座未來之城飛奔疾馳提供源源不斷的地下動力。
中國建築是首批入駐雄安新區的建設單位之一,為了共同的夢想,為了嶄新的征程,中建青年從祖國四面八方匯聚於此,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助力未來之城日新月異。中建專案經理段崇寶介紹:“在專案建設高峰期,每公里的戰線上有近1000名建設者協作奮戰,場景非常震撼。”這樣的高效率奮戰,是全面提升技術水平、將數字智慧技術應用於施工過程的結果。該專案將全面加速雄安新區智慧交通網路體系的建立,讓新區真正成為一座數字之城、科技之城、效率之城、未來之城。
雄安高鐵站。資料圖
以智慧設計引領高效建造的背後,是中建全年投入科研經費399億元,全力以赴攻克“卡脖子”技術,持續提升建築領域的“中國創造”。此外,2021年,中建還實現了碳纖維千噸級索錨體系世界首次大型工程應用,突破了BIM軟體底層圖形平臺技術併發布自有軟體品牌,建成全國首個5G智慧工地,加速佈局建築工業化,推動建築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公司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5項,其中一等獎2項;榮獲詹天佑獎15項,獲獎數量和質量再創新高。
2021年,中國建築全年完成新籤合同額35295億元,同比增長10.3%,其中建築業務年度新籤合同額首次超過3萬億,達到31047億元,創歷史新高。報告期內,公司營業總收入大幅增長,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8913億元,同比增長17.1%;各項業務收入構成反映轉型發展成果,其中房建業務佔比60.4%,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基建業務、地產業務分別佔比21.6%、17.4%,同比分別提升0.2、0.8個百分點。
報告期內,房建業務方面,中標10個300米以上超高層專案,醫療設施類、工業廠房類、教育設施類新籤合同額同比增長分別超過60%、40%、25%。基建業務,業務規模實現快速增長,業務轉型調整持續最佳化,水務環保、鐵路業務新籤合同額同比增長超過60%。地產業務,實現穩健運營,地產存貨近七成集中在一線和省會城市。公司目前擁有寫字樓、酒店、公寓、商業地產等持有型物業1237萬平方米,賬面淨值1227億元,佔公司總資產5.1%。旗下中海地產牢牢把握綠檔優勢,在聚焦加快發展住宅開發主業的同時,推動商業物業、教育養老、物流等業務發展。
此外,報告顯示,公司持續在“六個專項行動”方面下功夫。提高業務管理能力,房建、基建業務毛利率同比分別提升1.1個、1.9個百分點。PPP專案運營良好,已完成年度運營績效考核的專案達標率為98.3%,回款實現率91.3%。提升防範債務風險能力,年末資產負債率73.2%,較年初下降0.5個百分點。資產週轉不斷加快,總資產週轉率0.83次/年(年化),同比提高0.07次。強化現金流管理,多措並舉加快工程款等資金回收,經營性現金流實現 143.6億元淨流入。加權淨資產收益率上市以來持續保持15%以上的行業高位。
中國建築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中建將更加重視增長的質量,深化改革創新,進一步發揮公司超大規模的戰略優勢,在服務國家戰略中搶抓市場機遇,在狠抓專案履約中夯實企業根基,在推進“雙碳”“數字化”轉型中培育發展新動能,在加強風險防控中築牢安全運營防線,2022年力爭實現新籤合同額超過3.85萬億元、營業收入超過2.01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