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實現“開門紅”創新驅動態勢明顯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原創稿

人民網北京3月16日電 (記者周晶)國家統計局3月15日釋出的資料顯示,今年1至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426億元,同比增長6.7%;貨物進出口總額62044億元,同比增長13.3%。“在宏觀政策發力和市場主體努力的共同作用下,1至2月份我國經濟恢復的勢頭向好,為今年一季度開好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表示。

多項資料超預期

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散發等多重考驗,我國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積極變化明顯增多。

除了主要生產需求指標回升外,主要統計資料顯示,國民經濟仍執行在合理區間。

今年1至2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9%,低於3%左右的預期目標;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4%,低於5.5%以內的預期目標;我國貨物貿易順差同比增長16.3%,2月末外匯儲備32138億美元,繼續穩定在3.2萬億美元以上,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多重風險挑戰下,開年中國經濟表現好於預期,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打下基礎。”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基數基礎上,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仍保持兩位數增長,今年1至2月份同比增長13.3%,外貿增長韌性持續顯現。

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認為,全球沒有其他國家在疫情中能實現外貿兩位數增長,這充分說明了中國外貿在2021年有較大發展,但仍需加快穩中提質。他建議,要做到“三個快”與“三個通”。“‘三個快’即快接單、快備貨、快出運;‘三個通’是通客戶、通物流、通結匯。企業要了解客戶,穩住客戶;要打通物流的堵點、難點,同步建立海外倉;銀行結匯要快,這樣前期做的努力才不會浪費。”

創新驅動態勢明顯

投資新動能不斷壯大,產業新動能增勢也很強勁。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今年1至2月份,我國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4%,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42.7%,明顯快於整體制造業生產和投資增速,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太陽能電池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50.5%、29.6%、26.4%。

“今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是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但穩不意味被動的穩,要穩中有進,進就是最佳化結構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首先是以創新為第一驅動力的發展。”姚景源表示,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說明經過持續努力和投入,我國產業轉型升級成效明顯,高技術製造業已成為引領中國產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此外,資料顯示經濟結構持續最佳化。今年1至2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中,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增速比2021年12月加快3.5個百分點。

“穩製造業,就要穩製造業投資。而高技術製造業投資為製造業投資增長提供了穩定支撐,高技術製造業強勁增長也為製造業整體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姚景源強調,儘管我國高技術製造業生產、投資、效益增速都遙遙領先於製造業平均水平,但規模體量仍然偏小,還有較大發展提升空間。

平穩發展有利條件多

今年1-2月份宏觀經濟資料,能為研判全年中國經濟走勢提供哪些參考?

“總的來看,中國經濟韌性足、潛力大、空間廣的特點還比較明顯,保持經濟平穩發展還有很多有利條件。”付凌暉說。

“未來中國仍將是世界的大工廠。”魏建國認為,首先,中國構建的“雙迴圈”新發展格局為中國在全球製造業的地位提升打好基礎。其次,我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當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這個優勢要發揮出來。此外,中國目前的勞動力優勢雖然有所降低,但人才優勢正在凸顯。

與此同時,國際社會對2022年中國經濟的表現也普遍持積極態度。

“中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同時中國推進貿易和國際合作,力促全球發展,這讓各國製造商對不斷增長的中國市場充滿期待。”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尤里·塔夫羅夫斯基說。

普華永道日前釋出《2021在華日本企業發展調研報告》顯示,在華日企高度重視中國市場,對經營環境總體滿意,91%的受訪企業表示未來3年至5年會保持或加大在華投資規模。

“下階段,要落實好中央關於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相關部署,繼續科學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經濟平穩健康執行。”付凌暉表示。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69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經濟實現“開門紅”創新驅動態勢明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