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投資正透過投資打造一個龐大的半導體“帝國”。短短3年多的時間內,據企查查顯示,哈勃投資對外投資的公司多達47家,其中已有7家A股上市公司,上市也意味著哈勃投資迎來收穫之季。而哈勃投資能如此“精準”押中這些獨角獸離不開華為的加持。背靠華為,哈勃投資透過“產業+投資”的模式不斷收穫IPO。
哈勃投資半導體版圖再添“一子”。
9月30日,老虎財經發現,據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顯示,武漢華日精密鐳射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日鐳射”)的股東名單之中包含深圳哈勃科技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哈勃科技”)。
據企查查顯示,哈勃科技的背後出現華為的身影。與此同時,這家合夥企業還由哈勃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哈勃投資”)擔任執行事務合夥人。
事實上,哈勃投資對半導體的青睞不止於此,其正在不斷擴充A股版圖。截至今年6月末,已將7家上市公司收入囊中。此外,華為控股的HubbleVentures(哈勃創新投資有限公司)也持股一家上市公司思特威。
縱覽這8家上市公司,均是哈勃投資以及哈勃創新在上市之前就已入股,而企業上市成功後也意味著其將收穫滿滿。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上市公司與華為之間的關聯較為密切。據燦勤科技招股書表示,公司自2018年以來至2021年上半年的第一大客戶均是華為及其同一控制下其他企業。東微半導也是如此,其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產品已進入華為等多個高知名度客戶。
“垂青”半導體行業
哈勃科技入股華日鐳射一事也將其半導體版圖推至大眾視野之下。
據華日鐳射2021年年報顯示,哈勃科技位列公司股東名單之中,實繳出資額313.3萬元,持股比例為7%。
而哈勃科技一邊由哈勃投資擔任執行事務合夥人,一邊由華為出資。據企查查顯示,在哈勃科技的合夥人資訊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華為終端(深圳)有限公司以及哈勃投資的出資比例分別為69%、30%以及1%。
進一步股權穿透發現,上述兩家華為系的公司背靠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為控股”),華為控股也全資持股哈勃投資。
也就是說哈勃投資再對外投資一家公司。這並非罕見,有意思的是,華日鐳射主營的鐳射器產品可應用於多種行業,其中正包括半導體晶片領域。
不僅如此,華日鐳射的大股東長光華芯背後也浮現哈勃投資的身影,截至2022年6月末,哈勃投資的持股數量為506.5萬股,持股比例為3.74%。而長光華芯所處行業依舊和半導體有關,為半導體鐳射行業。
除上述兩家企業外,據企查查顯示,成立三年多時間的哈勃投資已對外投資47家企業。
細數這47家企業,絕大部分為半導體產業鏈公司,包括第三代半導體、晶片設計、EDA、測試、封裝以及鐳射等各個環節。像第三代半導體的代表公司天嶽先進,晶片行業的思瑞浦,儲存晶片“新星”東芯股份等。
上述三家公司已登陸資本市場,然而哈勃投資對於上市公司的野心不止於此。據choice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底,哈勃投資分別出現包括在長光華芯、東芯股份、唯捷創芯-U、燦勤科技、天嶽先進、東微半導以及思瑞浦在內的7家前十大股東名單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哈勃創新投資有限公司也持股一家上市公司思特威。據思特威招股書顯示,這家公司由華為控股全資持股。
哈勃投資的收穫之季
成立僅三年多時間的哈勃投資化身為“半導體IPO收割機”,並在A股市場混得風生水起。
縱覽其持股的多家上市公司,均有著相同的投資邏輯,那便是在上市前就已入股,在上市成功後以等待合適的時機退出。
哈勃投資斬獲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是思瑞浦,其與思瑞浦的淵源從2019年開始,彼時哈勃投資斥資7200萬元,認購思瑞浦8%的股份,思瑞浦正式登陸科創板後,哈勃投資對思瑞浦的持股比例被稀釋為6%,持股總數為480萬股。
隨後在去年9月22日哈勃投資所持思瑞浦股數解禁後的次日就按耐不住減持的心情。思瑞浦9月23日公告稱,股東哈勃投資計劃未來6個月內透過集中競價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6萬股,直到同年11月30日,哈勃投資累計減持思瑞浦8萬股,減持總金額為6125.6萬元。
此外,哈勃投資還曾在2021年9月28日-11月16日期間透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思瑞浦72.8萬股,減持比例為0.91%,哈勃投資套現金額或超3億元。此後,哈勃投資繼續減持思瑞浦9.3萬股。
總體來看,哈勃投資透過數次減持便將超3億元攬入懷中,其剩餘389.9萬股的持倉市值按照376.88元/股約為14.7億元。如此看來,哈勃投資已賺得盆滿缽滿。
2021年,哈勃投資如法炮製兩家上市公司燦勤科技和東芯股份。以燦勤科技為例,早在2020年4月29日,哈勃投資以1.1億元受讓燦勤科技的控股股東燦勤管理持有的1375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4.58%。在燦勤科技上市成功後,哈勃投資的持股數量仍未改變。
直至今年6月末,由於哈勃投資持有的燦勤科技股數還未解禁,持股數量仍舊為1375萬股,若按照6月30日14.73元/股計算,哈勃投資的持倉市值已達2億元。
2022年,哈勃投資的A股版圖再下一城,共有4家上市公司均在這一年上市成功,分別為天嶽先進、東微半導、長光華芯以及唯捷創芯-U。
其中天嶽先進同樣促使哈勃投資收益頗豐,雙方的關聯還要從2019年8月講起,彼時哈勃投資就以1.1億元參與天嶽先進的首次融資中,直至2020年天嶽先進變更為股份公司之際,哈勃投資持股比例為2726.25萬股,持股比例為7%。
今年1月12日,天嶽先進正式登陸資本舞臺,哈勃投資新進成為天嶽先進第四大股東,持股比例為6.34%,截至6月30日,若按照當日收盤價67元/股計算,哈勃投資的持倉市值達18.3億元。不僅如此,天嶽先進的股價自7月以來仍呈現扶搖直上之勢,更是在8月創下歷史新高點126.65元/股。
“產業+投資”模式
哈勃投資戰功赫赫一度震撼投資圈,而其背靠的正是華為這顆大樹。
自出生以來,華為就對哈勃投資寄予厚望,註冊資本從最初的7億元升至如今的30億元。
據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顯示,自2020年1月以來,哈勃投資踏上增資之路,而其經歷的三次增資均有華為控股全額包攬,首次增資10億元;僅隔9個月,哈勃投資的第二次增資來襲,註冊資本再從17億元升至27億元;直至2021年5月,華為控股再次出資3億元增資哈勃投資,註冊資本升至30億元。
除屢屢增資外,哈勃投資的高管團隊也流淌著華為的血液。公司的董事長白熠、董事孔妍、應為民以及監事李傑均是華為的老將。
像白熠從1997年8月就加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歷任研發部員工、研究所合作部部長、企業發展部副部長;2007年8月開始在華為企業發展部、資金管理部、金融風險控制中心等部門任職,擔任總裁、副總裁的位置。2019年4月23日,白熠走馬上任執掌哈勃投資。
不到兩年的時間,哈勃投資於2021年1月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登記。自此其加速在A股市場收穫IPO,時至今日,已有7家上市公司成為哈勃投資的“獵物”。
值得注意的是,哈勃投資的部分上市公司與華為系關聯緊密。
據燦勤科技招股書表示,公司自2018年以來至2021年上半年的第一大客戶均是華為及其同一控制下其他企業,佔營收的最高比例甚至在2019年一度達到91.34%,隨後佔比開始呈現下降趨勢,但2021年上半年仍達67.27%。
燦勤科技也在招股書中直言,華為是公司營收的主要來源,經營業績的大幅增長主要依賴於對華為銷售收入的快速增長。
東微半導也是如此,其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產品已進入華為等多個高知名度客戶,其中5G基站電源及通訊電源領域的終端使用者包括華為。
從哈勃投資的企業來看,絕大部分投資圍繞半導體等高階製造,而這些企業要麼是華為產業鏈的合作伙伴,要麼就是華為龐大體系所需的技術。對於華為而言,哈勃投資扮演的是“產業+投資”模式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