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報記者 苗野 北京報道
當A股吹響牛市號角,個別板塊輪番上演波瀾壯闊行情時,房地產板塊表現持續低迷,大盤看上去“綠油油”一片。
為扭轉市場信心,回購股票成為了越來越多房企選擇,如中國金茂,2月4日再次斥資1981.54萬港元回購630萬股份,這是中國金茂在6個交易日內第4次回購,累計回購2910.2萬股,耗資近9000萬港元。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1年以來已有超15家房企接連大額度回購公司股票。
從披露回購股份目的來看,或是為了穩定股價,提振投資者信心;或是用於股權激勵,獎勵內部人才;或是進行登出,最大意圖還是力阻股價下跌。
但這場護盤行動收效甚微,多家房企股價仍在下跌。
密集回購
中國金茂回購公司股票動作已經持續了6個交易日。
2021年1月28日至2月4日,中國金茂在6個交易日內累計回購了2910.2萬股。其分別於1月28日和29日、2月1日和4日回購股份1200萬股、626.2萬股、454萬股、630萬股,4次回購價最低至每股2.99港元,最高至每股3.21港元,4次回購總額為8966.39萬港元。
連續在3個交易日內回購股票的還有中國奧園。2月4日,中國奧園公告稱公司在香港聯交所場內購回369萬股股份,總代價約2600萬港元。連同2月2日和3日,公司合共購回700萬股股份,總代價約4920萬元。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採訪時認為,股價低迷時,不論認為是否被低估,上市公司常見的操作都是回購股票,一方面可以提振股價,加強市值管理,對大股東有利;另一方面股價較低時回購股票增強控制權和用於股權激勵的成本較低。
實際上,2021年開年以來的房企“回購潮”在1月就開始顯現,中海、華僑城A、藍光發展、融信中國、美好置業等房企身影都曾映入眼簾。
中海在2021年是邊登出邊回購,其於1月6日、7日、8日共回購749萬股,在1月14日登出去年12月24日購回的90萬股,1月27日又登出了1月6日、7日、8日購回的749萬股,1月25日又回購88萬股,耗資1605.73萬港元。
一位不願署名的市場人士分析,當下地產股行情不容樂觀,許多房企股價都處在最低區間,雖然房企回購和增持自家股票有助於提振投資者信心,但地產股表現仍面臨不確定性。股價連續下挫,對於資金鍊緊繃以及股權質押規模較大的房企而言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以回購保股價增市值
開發商希望透過回購向市場傳遞股票被低估訊號。即便如此,於年初就掀起大範圍高頻繁回購仍較為罕見,這背後除了平穩股價增強資本市場信心外,還有哪些原因?
中國國際科促會理事布娜新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受到“三道紅線”“房貸新規”等房地產政策趨嚴以及部分房企暴雷事件影響,市場開始關注或擔憂房企生存空間和風險控制。整個地產板塊情緒面非常不好,對估值有比較大負面影響。作為企業護盤舉措,回購股票短期內或有效果,長期走勢還要看房企利潤,股價上漲的本質其實是淨利潤上漲以及能否為消費者創造更多價值。
以開年掀起回購的房企作為研究樣本,從業績表現上看,大多盈利不達預期甚至出現大幅下滑進而影響股價異動。
對於中國金茂如此密集的回購節奏,業界猜測與其突發業績預警有關。1月25日,中國金茂公告稱,預計2020年全年盈利下降約40%-50%。次日,中國金茂報收每股3.18港元,全天大跌16.54%。
連續回購算是輕微扭轉了中國金茂近期下行的走勢。2月5日,中國金茂收盤於2.67元,較前一個交易日微漲1.91%;總市值407.60億港元,較去年中總市值縮水近350億港元。對於中國金茂的增收不增利,市場普遍認為是其此前大手筆拿下的地王埋下了“雷”。
盤古智庫高階研究員江瀚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採訪時認為,資本市場對地產股的認可度不高,是房企回購最核心原因,開發商普遍認為自己當前價值沒有得到認同,回購只是短期保護股價。推動股價和市值增長最有效的途徑是有一個良好的預期。未來大規模多元化高利潤的房企可能會在股價上有好的表現,基本面一般的地產股想要股價崛起有點難。
市值一直在下移也促使房企啟動股票回購。
以融信中國為例,相關資料顯示融信中國是2020年房企市值下滑幅度最大的,該公司2020年市值約為76.9億元,相比2019年底的184.9億元下滑達58.41%。其股價表現也不如意,從2020年初的9.76港元跌至現在的5.24港元。
邁入千億俱樂部後,曾經“激進”的融信開始“瘦身”,將戰略重點放在了保盈利和降槓桿上。繼去年被曝出出售上海總部大廈後,市場普遍聲音認為,現在融信快速降槓桿,到底是躲過了危險,還是失去了機會,只能等時間查驗了。1月8日,融信中國公告回購183萬股,涉資996.81萬元,至今已累計回購1908.6萬股,佔已發行股份的1.11%。
在資本市場,無論是股權激勵、減持套現、增持、回購、配股等,都源自上市公司主體的主動市值管理手段。但在房地產市場基本面缺少利好訊息的背景下,上市房企股價都將長期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