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品區·五年

由 睢風娥 釋出於 財經

【小編說】

一言難盡的2020年快要到頭了,上觀新聞一年一度的“品區”時間也到了。

這一年的上海16個區,受到過沖擊,遭遇過挫折,也創造了不少奇蹟。這一年還為過去的五年劃上一個句號。“十三五”收尾了,“十四五”要來了,新的征程開始了,每個區都有它的跑道,這個節骨眼上,每個區都在全力奔跑。

今年末的“品區”,我們品的是五年。往回看,是為了往前看。老規矩,一個區,一個關鍵詞,我們不怕一言難盡。

長寧區“十三五”總結報告開頭這樣寫道:“這五年,是長寧發展史上很不平凡的五年……”深解其意的人知道,這不是一句套路話。

“十三五”開局,長寧區將“網際網路+生活性服務業”、航空服務業、時尚創意產業定為區域三大重點產業,後續疊加了人工智慧、創新金融等新興產業。

事實上,20年前“十五”期間,長寧區在上海就確立“數字長寧”戰略、大力發展資訊服務業。千禧年階段,聯想電腦、神州數碼、方正電腦、長城電腦、北大青鳥等一批知名的網際網路、計算機企業都選擇在長寧區設立公司或分支機構。

從2000年的“數字長寧”,到2015年開始呈現規模化群聚效應的網際網路產業,再到今天的發展線上新經濟和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毫無疑問,在數字化領域每一個風口,長寧都抓住了。

站在風口浪尖,比別人早試驗、早改革,能早一步享受紅利,也可能早一步遇到波折。

回望這五年的長寧,筆者腦海裡跳出來一個詞——“反轉”。反轉,往往代表意外,但也同樣蘊含了危中尋機的可能,以及為了向著好的方面反轉,許許多多人付出的努力。

(一)艱難的收官之年

眼前這個人人都在問“世界怎麼了”的2020年,長寧所面臨的挑戰與衝擊就像是“十三五”的收官大考。考驗,存在於方方面面。

今年3月23日,很多人都收到了一條推送:攜程創始人梁建章直播帶貨。這是攜程“疫後復興”的第一站。當天,梁在海南三亞的亞特蘭蒂斯酒店(就是那個套房裡有水族館的酒店),1小時直播裡賣掉了價值1000萬元的酒店套餐。

創始人親自上場直播並不令人意外。根據公開資訊,2020年第一季度,攜程營收同比下跌45-50%,一季度累計虧損約17.5-18.5億元。新冠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週期遠高於17年前的“非典”,幾乎已成事實。而作為OTA(線上旅行社)的頭部企業,做到最大的攜程,受影響也最廣——而攜程的總部就位於長寧區,是長寧區的重點稅收企業。

另一家總部位於長寧,在長寧區土生土長的“老企業”春秋航空,今年疫情發生後企業經營受到嚴重影響,春節期間累計退票超6億元,航班量削減50%,客座率下降50%。獲悉此事,長寧區相關部門在春節後加班加點,用3天時間為春秋航空建立了一條扶持資金兌付的“綠色通道”。透過“先行兌付、材料後補”的創新方式,2月初迅速為企業兌付了6374萬元的扶持資金,總算緩解了“性命攸關”的資金流問題。

疫情發生後,長寧轄區內的大企業上演著生生死死、跌宕起伏,而在基層社群,“反轉”也是洶湧而來。

“長寧是上海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區之一,居住著來自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萬多名境外人士。”在對外宣介、招商引資時,長寧總不忘自豪地列出這些數字。但在疫情背景下,這些數字成為沉甸甸的壓力。當人們以為全球疫情僅僅對境外遊有影響時,長寧區的幾位“小巷總理”卻嗅到了“大戰將至”的氣息。

2月下旬起,虹橋街道榮華居民區的黨總支書記盛弘就發現,從日韓等境外國家回滬的居民大幅增加。很快,3月6日那天,上海正式啟動境外回滬人員轉運機制,防疫工作的重心轉眼變成了嚴防境外輸入。居住著1.6萬境外人士(佔居民半數以上)的榮華居民區一下子被推上“風口浪尖”。

透過前期“人海戰”、中期藉助“一網統管”的“智慧戰”、後期的常態化防疫,長寧國際社群的防疫閉環緊緊扎牢。每天和盛弘一同進出的志願者裡,也開始多了說韓文、日文、義大利語的外籍居民。

“十三五”收官之年的大考,長寧經歷了“世界級風險”。

說到“反轉”,還有一個大家記憶猶新的小插曲:2019年8月23日下午,一條訊息刷爆朋友圈:上海高島屋百貨不關門了。

此前的6月,日本高島屋曾宣佈退出中國市場,隨之而來的是上海高島屋的“全場清倉促銷”。這也使得當年7月上海高島屋百貨的整體銷售額超過1億元,一躍至上海單體百貨排行第四。

反轉,來得就是這麼突然。但,真的是“突然”的反轉嗎?未必。高島屋的留下,與長寧區相關部門不懈的溝通協調分不開。

(二)新“巨頭”的出現

北京時間2018年7月26日晚間,拼多多正式登陸紐約納斯達克,發行價19美元。此時,拼多多全公司(上海尋夢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上下大約有2000人,距離2017年入駐婁山關路上的金虹橋國際中心辦公時,人數翻了約一倍。

2019年末,金虹橋物業為拼多多的錯峰上班制度制定電梯執行方案,此時企業人數已經增長至6000人。到了中午,為拼多多運送午餐盒飯,要專門加開一部貨運電梯。

到了今年11月,根據長寧區商務委的資料,拼多多企業人數已有約7000人。與此同時,創始人黃崢在2020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蟬聯了“80後”白手起家首富,也登頂上海首富,財富估值超過2000億元。

這家近年來橫空出世的網際網路新貴,總部(註冊地)也位於長寧區。

產業發展與城市更新,是長寧“十三五”期間兩大區域發展戰略。“十三五”開局,長寧區將“網際網路+生活性服務業”、航空服務業、時尚創意產業定為區域三大重點產業,後續疊加了人工智慧、創新金融等新產業。其中,“互+生”在市場、技術和全球大環境的推動下,五年來實現了向智慧網際網路、線上新經濟產業的不斷進階。

但有一點未曾改變:長寧區從不缺網際網路頭部企業。

2019年中國網際網路百強企業前20名中,3家入圍的上海企業均來自長寧區,分別是美團點評、拼多多、攜程旅行網。這三家網際網路企業也成為長寧區的一組新的產業名片,帶動效應也很明顯:2019年,長寧區電子商務交易額占上海全市總量三分之一。菜管家、易果生鮮、每日優鮮、食行生鮮、藝享熙香……一批叫得上名字的電商和“互+生”企業都位於長寧區。

與此同時,長寧區近年多項改革創新,也圍繞這些日後被稱為“線上新經濟”的企業。比如,“一照多址”“一證多址”改革、跨區域網路市場協同監管、“驗放分離、零等待”等等。長寧區還成為上海首個“網際網路+生活性服務業”創新試驗區、首個“網路市場監管與服務示範區”。

開局高起點,中期高標準,但2019年一季度起,長寧區便迎來了比較顯著的經濟增長波動,各中原因複雜。區領導在2019年年中的一次講話時曾表示,長寧在“十三五”開局就已進入深度轉型時期。一方面,區域經濟發展不再侷限於稅收增幅,另一方面,更加強調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要減少對房地產業的依賴,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2015年長寧的區級財政收入129.94億元,2019年131.62億元,在上海16個區的排位有所下降。表面看來,位處滬寧、滬杭發展軸的“Y”型交匯點,“夾”在上海市中心與長三角示範區之間的長寧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但細究這一區位,距離東邊上海“心臟地帶”黃浦靜安,和西邊長三角示範區的外延,卻有些尷尬。長寧,怎樣避免像家中排行老二的孩子那樣,只留面面俱到的溫順性格,而是進一步激發出“銳氣”和“野性”,值得思考。

經歷2020年的疫情,拼多多已經成為長寧區新的重點納稅企業,有趕超“前輩”攜程和美團點評之勢。攜程也好,拼多多也好,長寧區各級政府部門在“十四五”要思考的,或許還有未來新的“巨頭”誕生後,區域自身的資源稟賦、服務能力、城區功能、營商環境能否“吃得下”巨型企業的需求。此外,地區政府與大企業相互間的溝通與博弈是否始終保持在一個層面,也需要重新思考。

疫情對旅遊業和航空業的打擊或許敲響了一次“警鐘”:產業結構都捆綁在一條大產業鏈上,生態固然完整,風險卻也巨大。長寧區的營商環境建設一直走在上海前列,對“店小二”的要求或許更高,除了服務好企業,還要能夠成為企業的“同行者”,適時引導乃至參與企業的風險應對。

當下,上海正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可以說,誰佔據數字化轉型的先機,誰就掌握未來發展的戰略主動。擁有20年深厚產業基礎,數字化已融入區域發展血脈的長寧,能否在此輪轉型中扛起“大旗”,走在前列甚至首位,令人期待!

拼多多上市當日

李佳琦所在的美ONE公司位於長寧區上生·新所的辦公地

(三)全方位的更新

把看似“熟透”的“老土地”做新,成為“十三五”期間長寧區修煉出的一門看家功夫。

“十二五”期間,長寧區層在上海率先完成二級以下成片舊裡改造,區領導當時就算過這樣一筆“賬”:“十三五”期間,全區可開工總建築面積不過80餘萬平方米,大約只有“十二五”的四分之一。帶著已知的巨大挑戰,長寧區踏入了“十三五”,也如期“迎”來了土地資源的“天花板”。

很多人沒想到的是,遇到類似挑戰的還有地產企業。2016年左右,上海萬科承接了延安西路1262號地塊的城市更新專案,涉及優秀歷史建築的修繕、一般歷史建築的現代化改造、老廠房的功能換新、文創園區運營、企業引進、招商、文化內容運營。這是萬科在上海乃至中國主要城市的一次全新嘗試。2018年5月,當一個名為“上生·新所”的園區對外開放時,很多“老上海”才意識到,這裡原先是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得辦公地,園區裡還有一棟鄔達克設計的保護建築,孫中山之子孫科的別墅。

2015年,愚園路近今天鳳崗路一帶開設了一家名為“弗蘭克”的牛排館,這家日後頻頻有明星光顧的“網紅”餐廳,當時在周邊都是五金店、雜貨店的愚園路上顯得頗為“異類”。

但很快,每天往返愚園路買菜、接送小孩的居民就發現,這條馬路開始變得洋氣起來,有調香店、可以學著吹玻璃的咖啡店、Logo是隻粉色胖豬的麵包店2018-2019年,愚園百貨公司、愚園市集及其二樓的“粟上海·社群美術館”相繼開業,讓愚園路長寧段成為煙火氣與潮流共生的馬路。穿著Palm Angels、WE11DONE(都是潮牌)的年輕人與拎著瓜果蔬菜的阿姨媽媽走在同一條人行道上,完全不“違和”。

城市規劃中常見的話術“有機更新”,在100歲的愚園路上有了具象演繹。負責愚園路街區更新和運營的也是一家土生土長的長寧企業,名叫創邑。由市場化企業承接城風貌街區能級提升,讓長寧區在“十三五”探索出了愚園路和上生·新所兩個上海城市更新的新地標。

不過,目前這兩處城市新地標的主要運營收益還是來自房租。“十四五”期間,長寧區能否與企業共同探索繼“二房東”模式後新的運營方式,尤其是兼顧市場化運營收益和社會效益的平衡,值得探索的還有很多。

深入城區肌理的改造更新也不斷推進。如今,長寧區24.6萬平方米的非成套房屋綜合改造已經基本完成,精品小區建設也累計開竣工403萬平方米。新涇六村“樂愛家”居民活動中心的門口,常年展示著一根生鏽到面目全非的水管。就是這根黑峻峻的落水管,鐫刻下了北新涇街道2018年-2019年為了老百姓安居樂業,“咬牙”堅持完成的精品小區汙水管改造的全過程。

當人們認為面積僅37平方公里的長寧區,在開發環節已經“開無可開”時,這個上海老牌中心城區用“老土地”上的更新,實現了一次接一次的反轉。

“十三五”期間經歷了乘風破浪,即將開啟新一個五年,長寧區有諸多方面值得期待:科大訊飛將要入駐虹橋臨空經濟園區;巴黎春天長寧店閉店後變身AI綜合體“新微智谷”;尚街LOFT更新為長寧線上新經濟產業園並迎來上海市直播電商聯盟入駐;原紅坊地塊將迎來IM上海長寧國際發展廣場、東方明珠凱旋中心、寶地新華大廈、上海融僑中心等大型商辦專案陸續竣工,釋放80萬平方米的商辦空間……

這年頭,反轉與再反轉並不鮮見,意外之中往往蘊藏機遇,就看誰能夠抓住。

上生·新所原海軍俱樂部泳池

愚園路已成為時尚潮流活動聚集地

欄目主編:唐燁 文字編輯:舒抒 題圖來源:邵競 設計

來源:作者:舒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