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評論:“強監管”破解平臺經濟“成長的煩惱”

  人生之路,總有溝溝坎坎需要跨越。企業發展亦如此。

  近些年來,一些曾被很多人寄予厚望的平臺企業就遇到了“成長的煩惱”。社會責任缺失、過度收集使用者資訊、強制商家“二選一”、大資料“殺熟”、演算法價值觀異化加劇“資訊繭房”、“996”工作制……一些企業做了行業領域的“老大”之後,不僅腦子裡想的是“明明是一個人的電影,其他人最好不要有姓名”,而且還就堂而皇之地這麼幹上了。

  不能這麼幹!平臺經濟必須依法依規進行創新發展,如果放任市場壟斷、無序擴張、野蠻生長,終將使整個行業無法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及時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加快修訂反壟斷法,釋出《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依法查處社會反映強烈的頭部平臺企業“二選一”壟斷行為,強化重大典型壟斷案件警示震懾效應,針對“雙11”、社群團購、共享消費等平臺經濟競爭的重點時段和重要領域組織召開行政指導會,亮出法律“紅牌”,加強警示防範……一直以來,市場監管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開展了一系列積極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有規矩,才能走得遠。平臺經濟發展初期,相關政策的制定大多隻能“摸著石頭過河”。而當前,平臺經濟已“水到中流”,與此相關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就是要將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相結合,發揮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巨大比較優勢。縱觀平臺經濟的發展,不僅“運動員”在奮力向前、勇於探索,同時“裁判員”也在不斷學習並深刻認識平臺經濟的發展規律,而這種良性互動離不開“包容審慎”——明確規則,劃出底線,設定好“紅綠燈”。

  資料顯示,今年1-7月,我國規模以上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企業完成業務收入8869億元,同比增長26.3%。這說明,加強反壟斷監管,與做大做強平臺經濟並不矛盾,更不會扼殺網際網路行業的創新基因,相反,這正是對平臺經濟發展環境的有力保護。平臺企業從來都必須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人們相信網際網路能帶來更高效的資源配置、更公平的展示機會、更靈活的工作方式,進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文明進步,所以人們願意對成長中的網際網路平臺抱以善意。

  當然,今天的大平臺也都是從當年的小公司、小網站起家的。正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推動下,平臺經濟才展現出蓬勃生機、無限潛力,才能推進技術和商業模式的持續創新,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因此,各方都期待今天的大平臺也能為後進入的小公司、小網站留有良性競爭的機會。如此,平臺經濟方能有利於提高全社會的資源配置效率,更好地賦能產業、啟用創新,讓更多人共享數字紅利。

  每一次跨越,都是一次成長。如今,監管與輿論上下合力,相信會促使平臺企業校正發展指標,對準“促進共同富裕”的方位。(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子房先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13 字。

轉載請註明: 中經評論:“強監管”破解平臺經濟“成長的煩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