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如何作為

來源:光明日報

【權威訪談】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堅持戰略性需求導向,確定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著力解決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難題。

新發展格局下,如何強化科技創新的力量?在基礎研究、“卡脖子”科技難題上需要哪些體制機制突破?又該如何激發人的活力?針對以上問題,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接受記者採訪,進行了權威解讀。

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緊緊依靠科技創新

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1年重點任務時,首先強調的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這釋放出怎樣的訊號?

薛瀾: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把“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放到首要位置,確實從來沒有過,雖然有些意外,但也是情理之中。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決議中把“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而“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又是創新驅動發展的首要任務。所以“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為2021年重點任務是理所應當的。

同時,這個安排還有更加深刻的含義。在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科技創新已經從一個部門性的工作走到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科技創新已經跟整個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密切相關,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實現經濟發展從量的增長到質的改變,必須也只能依靠科技創新。

記者: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該如何評價我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成績和短板?

薛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都比較低的情況下,在創新系統改革和加強研發投入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比如中國的研發投入領先所有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高校和研究機構的研究能力和效率顯著提高,在很多重要的研究領域已經成為全球創新系統的重要力量;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性產業加速發展等。但最大的亮點,應該是中國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全社會都“把科技創新當成首要大事”的共識。

需要注意的是,在實現這個歷史跨越的過程中,我們充分利用了和平開放的國際環境,積極加入全球創新體系,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從而在很多重要產業領域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進入國際前沿。但這也留下了一些關鍵核心技術缺失的短板,比較典型的就是我們在半導體積體電路方面的製造能力比較薄弱。隨著過去幾年國際形勢的重大變化,這個問題越發突出,原來可能需要多年積累的一些最前沿的技術都迫切需要解決。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在原創性高水平的基礎研究方面還有很大差距。幾年前,我跟我的博士生做了一個分析,中國學者在全球最頂尖的期刊發表論文雖然總體已經增長很快,迅速成長為全球第二,但依然只有美國的1/3。

同時,中國自1985年科技體制改革以來,在改革方面一直不斷推進,但仍然有一些制約科技發展的根本性問題沒有完全解決,需要不斷努力。

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解決“卡脖子”難題

記者: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抓緊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等舉措。激發基礎研究動力,需要在體制機制方面做出哪些突破?

薛瀾:激發基礎研究動力,最重要的是要形成全社會的共識。要堅決摒棄“基礎研究有更好,沒有也問題不大”的心態,把加強基礎研究這個政府責任落到實處。

具體做法上,一是要穩定基礎研究的投入,而且要穩步提升比例。我國基礎研究經費佔整個研發經費的比重是非常低的,前幾年一直低於5%,這兩年有些提高,到了6%,但仍然跟國際上很多創新型國家有較大差距,它們一般都佔到了百分之十幾。

二是要營造一種良好穩定的科研環境。目前我們的學術氛圍比較浮躁,原因多種多樣,比如前些年,很多研究機構和高校為了實現快速發展,鼓勵競爭,鼓勵多發論文,並給予獎勵。久而久之,形成一種“短平快”的風氣。而這恰恰是基礎研究的大忌。很多原創性問題的突破需要長時間艱苦的努力,需要有“甘坐冷板凳”的精神,沒有這樣的科研環境,基礎研究自然難出現重大突破。

三是當前事業單位的管理體制也在很大程度上約束了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比如說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職稱制度等等。面臨房價高企等生活重壓,很多年輕學者缺乏一個衣食無憂的基本生活環境。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夠真正解決,去突破那些原創性的基礎問題還是有相當的難度。

記者:會議還強調要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什麼是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它將在哪些方面發揮作用?

薛瀾:在科技創新領域,舉國體制是為實現國家特定目標,凝聚全國力量在特定科技創新領域集中攻關的體制機制。中國從1949年以後,在運用舉國體制方面開展了豐富的實踐,比如《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兩彈一星”、北斗工程等。同時,國外也有舉國體制的成功實踐,比如美國的曼哈頓工程、阿波羅登月計劃,都是典型的動用國家力量去完成重大任務的實踐。

但我們今天講的“新型舉國體制”,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集中力量辦大事”,與傳統的舉國體制有所不同:一是整個經濟社會環境已經發生改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我們新時代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集中力量”不再簡單地依靠計劃調撥,也要考慮如何按照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去動員。二是傳統的舉國體制更強調精神的力量和個人的奉獻。但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下,在強調奉獻精神的同時,還要有合理的激勵保障機制,充分把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新型舉國體制是中國科技創新政策中的一類重要政策工具,應當高度重視,積極探索,努力創新。但也要避免對新型舉國體制不切實際的期望,想用新型舉國體制來解決所有的問題。新型舉國體制究竟可以在哪些方面發揮作用?我覺得有兩方面的任務可以考慮:一是具有國家戰略意義的重大工程或重大任務,比如“兩彈一星”,登月工程等。二是目標比較明確的共性關鍵性技術難關,可以透過快速和傾斜性資源聚集,壓縮技術發展階段,突破技術難關,直接進入前沿領域。

推行“揭榜掛帥”,激發人的活力

記者:近期一個詞被頻頻提及——“揭榜掛帥”。自2020年10月以來,它已先後寫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2021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等報告。這瞄準的是哪些短板?這樣的體制機制創新將撬動什麼?

薛瀾:“揭榜掛帥”是非常有意思的提法,一下子抓住了我們目前存在的一些弊病,可以作為一種創新性的嘗試來突破我們目前科研攻關體制機制的一些問題,比較適合問題導向的應用性科研專案。我們傳統的做法是立課題專案、邀請研究團隊申請,專家評審決定。但時間長了容易出現兩個弊端:一是有些領域形成了一個比較僵化的利益格局,圈子內的團隊輪流坐莊,外部有實力的創新團隊難以進入視野;二是很多時候由大專家領銜,一些中青年骨幹難以實現突破。“揭榜掛帥”為突破原有的這種執行機制提供了機會,讓有能力的團隊和個人有機會公平參與競爭。當然,具體執行還需要一些必要的程式和操作辦法。

記者:除了“揭榜掛帥”外,在激發人的活力方面,還要如何發力?

薛瀾:給人才以穩定支援,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做法。我的同事們曾經針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傑青和優青資助專案做過一些分析,發現同樣科研水平的兩批人,得到專案支援的年輕人在幾年後各方面的成果、發展都優於沒有得到專案的年輕人。由此看來,給予年輕人持續的、穩定的科研支援非常重要。在這方面,我們過去的傳統模式偏重於支援已經成名成功的學者,形成了“馬太效應”,但對年輕人的支援遠遠不夠,需要加以重視。

還有一點我特別想呼籲的是,中國發展到今天,科技創新越來越需要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思維模式在一起碰撞。我們非常欣喜地看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決議中提到,要研究設立面向全球的科學研究基金,這樣我們就可以吸引全世界最優秀的科創人才來到中國,給我們未來的科技發展激發出更多火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098 字。

轉載請註明: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如何作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