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多層次資本市場駛入“快車道” 為經濟轉型升級引入金融活水

由 嶽洪秀 釋出於 財經

  本報記者 吳曉璐

  30年生根發芽、枝繁葉茂,我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已經擁有近4200家上市公司,合計市值近80萬億元,位居全球規模第二大資本市場。

  30年,從滬深交易所到新三板,再到區域性股權市場,我國“金字塔”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初步建立。主機板、中小板、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改革漸次推進,各項制度不斷完善,轉板機制加快構建。

  30年,資本市場股權融資從0到15.6萬億元,從服務國企改革到助力經濟轉型升級,多層次資本市場為實體經濟引入金融活水。

  在資本市場而立之年,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仍肩抗重擔,在構建新發展格局,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迴圈過程中,發揮其特殊作用。

  多層次資本市場不斷完善

  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從“摸著石頭過河”起步,到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曾經歷多重曲折。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多層次資本市場頻繁出現在中央檔案、政府工作報告中,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得到快速發展和完善。

  自滬深交易所成立10年後,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以及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等問題,從2000年起,深交所開始籌備創業板。當時恰逢美國新經濟泡沫破滅,加之主機板全流通問題未解,創業板的籌建工作一度停滯。

  2004年,作為分步實施創業板的第一步,深交所中小企業板率先成立,在後期的執行中,為創業板的設立積累了寶貴經驗。

  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解決了主機板全流通問題,中國資本市場發生了轉折性變化,步入嶄新的發展階段。2007年,建立創業板再次提上日程;2009年10月23日,深交所舉行創業板啟動儀式,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掛牌上市。

  在創業板設立3年多之後,新三板(即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於2013年1月16日揭牌運營,定位為非上市公司股份公開轉讓和定向發行的市場平臺,為公司提供交易、定向融資、併購重組等相關服務。

  自2008年天津股權交易所設立以來,我國各地的區域性股權市場(俗稱四板市場)在2010年至2015年紛紛設立,目前基本形成了“一省一家”的格局。

  自去年以來,資本市場開啟了一場以註冊制改革為龍頭的全市場深改。2019年7月22日,上交所舉行科創板首批公司上市儀式,22家企業掛牌上市。2020年7月27日,新三板精選層設立並開市交易,2020年8月24日,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落地,首批18家企業掛牌上市。

  至此,涵蓋主機板、中小板、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以及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確立,並進一步完善。

  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90年代以來,我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單一到多元,發展非常迅速。經過30年的持續努力,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已經初步成型,底層基礎設施、監管體系等均逐漸和國際市場接軌。

  滬深交易所資料顯示,截至12月17日,滬深交易所上市公司合計4125家,總市值77.7萬億元。其中,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和科創板分別2047家、990家、883家和205家。《證券日報》記者據Wind資訊資料整理,自滬深交易所成立以來,A股股權融資累計已達15.6萬億元。

  全國股轉公司顯示,截至12月18日,新三板掛牌公司8208家。另據證監會網站資料,目前,在證監會備案的區域性股權市場已達34家。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整體層次已相對完備,形成了功能互補、各具特色、有機互聯的資本市場新格局,但後續在深化各板塊內部改革,以及加強不同板塊間的協調性等方面,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自去年“深改12條”推進以來,資本市場的包容性和覆蓋面已經大幅拓寬。一批發展潛力大、技術過硬的創新創業企業,透過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等多層次資本市場平臺,獲得了融資發展。

  站在資本市場30週年,展望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時期,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的高水平迴圈,對資本市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十四五’時期新發展格局的構建,需要資本市場的強力配合,也對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標。”趙偉表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和完善,對於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其一,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有利於促進要素資源的市場化配置。資本市場具有高效的資源配置能力,能夠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中效率更高、質量更高、更為關鍵的領域中,從而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轉型。其二,資本市場的定價機制透明、靈活,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將為更多的科創型企業注入活力,實現其與資本市場資金、資源的有效對接,從而推動高科技行業、服務業快速發展。

  李湛表示,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可以滿足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產業特點、不同規模量級企業的融資需求,有助於最佳化我國融資結構,增加直接融資比重,提高資本市場進行資源配置的效率,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有助於形成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此外,有市場人士認為,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有助於拓展和最佳化股權創投機構退出途徑,解決科創企業早期融資問題。

  需強化差異化發展

  “目前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格局和我國經濟實力、發展速度仍然不完全匹配,如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和廣度仍需繼續提升、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發展不均衡等。”談及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現狀,趙偉表示,未來一段時間,我們仍要繼續努力,總結過去的發展經驗和教訓,立足於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加快形成一個和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趙偉認為,未來可以在以下三個方面進一步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為經濟轉型注入活力。其一,在前期註冊制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穩步、全面推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拓寬科創企業、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其二,進一步完善退市制度,強化優勝劣汰的機制,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其三,持續完善監管體系,如強化資訊披露,嚴厲打擊欺詐發行、財務造假行為等。

  在李湛看來,進一步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一方面,要促進各層次市場協調發展、有機互聯,提升整個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助力企業融資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對各層次市場進行差異化發展,突出各市場板塊的特色,並加快相關制度改革落地。“進一步推動註冊制改革,由科創板、創業板延伸至其他版塊,促進我國資本市場不斷走向國際化、不斷髮展成熟;建立精選層公司轉板上市機制,豐富掛牌公司上市路徑,打通中小微創新型企業成長路徑。”

  近日,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2020央視財經論壇暨上市公司峰會上表示,加快探索形成資本市場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制度、機制和體系,要加快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適應不同型別、不同發展階段企業差異化融資需求,是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關鍵。要科學把握各層次股權市場定位,堅持突出特色、錯位發展,完善各板塊制度安排。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