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持續常態化防控政策的推進、疫苗接種不斷推廣,以及各國政府推出的經濟刺激計劃和低利率環境,為全球經濟復甦提供了較好的社會環境。
今年以來,全球製造業正在出現繁榮景象,但同時也帶動了全球通脹預期抬升。
製造業浪潮席捲全球
多項已經公佈的PMI指標顯示,全球製造業活動的復甦激增。疫情期間消費者縮減了休閒旅遊和其他服務的消費,轉向商品消費。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進行的每月調查顯示,美國製造商在上個月迎來了30年來最大規模的經營狀況改善。2月,美國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升至60.8。
美國人口普查局的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年底,非國防資本貨物的新訂單以每年超過8%的速度增長。
製造業榮景已經造成美國市場中許多行業出現了供需不平衡的現象,生產無法跟上消費的步伐,這使得整個供應鏈中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以及完成品在短時間內被銷售一空。美國對居民補貼持續支撐居民消費,但供應鏈受到疫情反覆的壓制,出現供需缺口,支撐中國出口。美國新一輪財政刺激通過後,需求逐步復甦,將繼續支撐中國上半年出口。
製造業的繁榮景象不僅限於美國。歐元區製造商上個月的報告也顯示了該地區製造業的快速增長,歐元區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終值升至57.9,創3年新高,高於1月的54.8,亦高於2月初值的57.7。
中國製造業也實現了穩定增長,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3月6日釋出資料顯示,2月份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5.6%,環比上升1.2個百分點。
美國高通脹擔憂
製造業的迅猛發展以及與此相關的貨運熱潮正在推動全球柴油消費的強勁增長。在3個多月的時間裡,貨執行業消耗了疫情期間過剩的石油庫存,並將原油價格提高了2/3。
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發現,去年12月,世界貿易額已回到2018年的水平,並以21個月以來最快的速度增長。
製造業帶動的好轉也提振了礦石、金屬和林業產品等各類商品的消費和價格。不過,半導體的短缺迫使汽車製造行業削減生產規模,並限制了某些電子產品的銷售。
這引發市場對於全球進一步通脹的擔憂。
目前,美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盈虧平衡通脹率等指標顯示,市場可能存在通脹現象。據彭博社報道,今年1月份,美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增長率為25.8%,約為上世紀70年代美國“大通脹”時期峰值的兩倍。3月3日,美國的盈虧平衡通脹率為2.45%,達到了1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此外,近期美國債券的波動較大。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衝擊下,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一度跌至0.6%,3月5日一度飆升至1.62%的高點。由於到期日較短的政府債券收益率沒有上升太多,這一利差的擴大可被視為市場預期通脹的又一跡象。
然而,隨著上週美國債券收益率的回升放緩,美國股市從之前的大幅拋售中反彈。此外,向好的就業報告提振了市場對經濟更快復甦的樂觀情緒。在包括美聯儲經濟學家在內的業內觀察人士看來,市場對於通脹的反應過度了。
3月4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宣佈,隨著美國經濟正在從新冠疫情大流行中復甦,市場不必對暫時加劇的通貨膨脹感到擔憂。此前,鮑威爾曾表示:“坦率地說,我們甚至歡迎更高的通脹率,那種高到令人擔憂的通脹率在目前的美國和全球環境中不太可能出現。”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與美聯儲多位官員上週繼續安撫市場,淡化投資者對通脹的憂慮,紛紛表示,最近美國國債收益率不斷上揚,反映市場對經濟展望大幅轉強的預期。
然而,這樣的觀點並沒有得到廣泛認可。
據CNBC3月7日報道,美國穆迪分析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MarkZandi)認為,華爾街明顯低估了通貨膨脹再次席捲而來的嚴重性,他警告稱,這將對市場的每個行業都造成巨大影響。
而拜登最新推出的1.9萬億財政刺激計劃或對通脹產生影響。
美國前財政部長、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薩默斯對目前的通貨膨脹趨勢持悲觀態度。薩默斯曾在2月4日發表對拜登總統提出的1.9萬億美元財政刺激計劃的尖銳批評。他警告稱:“宏觀經濟刺激措施的規模可能接近二戰時期的正常衰退水平,這將引發我們這一代人從未遇見過的通脹壓力,同時還會對美元價值和金融穩定產生一定的影響。”
在薩默斯看來,擬議的財政刺激遠遠超出可能的產出缺口。甚至在額外的刺激政策出臺之前,薩默斯就表示,隨著疫情得到控制以及失業率的下降,經濟可能在不久之後就能得到大幅提振。
過度的財政和貨幣寬鬆可以解開對通脹預期的束縛。目前,公眾所有的聯邦債務佔GDP的比重為二戰後的最高水平。據預測,到2050年,這一水平將飆升一倍。聖路易斯聯邦儲蓄銀行在2020年的一篇論文中表示,如果美聯儲採取一定的政策並且讓公眾認為美聯儲在進行赤字融資,那麼通脹預期就有可能上升。
中國CPI很難高企
在中國,大宗商品價格的提升,也引發上游漲價是否會逐漸向下遊傳導,並引發一輪全面的高通脹的討論。
中國2月CPI、PPI資料將於3月10日(星期三)出爐。市場機構預估國內2月CPI同比延續低位,約為-0.4%;PPI同比升至1.4%。
上月公佈的資料顯示,由於去年、今年春節月份不同,受錯月導致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今年1月份,CPI同比由漲轉降。1月CPI同比下降0.3%,環比上漲1.0%;PPI同比上漲0.3%,環比上漲1.0%。
中泰證券陳興在研報中認為,高通脹進入“結構性”時代。
陳興指出,從當前物價走勢來看,這一次國內的通脹上行應該是結構性的,表現為PPI增速的大幅走高,但CPI表現或將波瀾不驚。PPI增速和CPI增速之間的差值可能會有進一步的拉大。
鑑於上述情況,行業利潤分配格局或將發生變化,上游行業盈利佔比有望擴張,而中下游行業可能存在著不小的成本上行壓力。
光大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在今年多次提及,全球朱格拉週期開啟。
朱格拉週期理論認為,市場經濟受裝置更替和資本開支驅動,存在著9至10年的波動週期。由於存在磨損折舊、技術替代等因素,機器裝置往往有一定的更新週期,當經濟中機器裝置開始大量更新換代時,固定資產投資將大幅增加,推動經濟進入繁榮期。
高瑞東團隊認為,疫情後期全球經濟重建開啟,存在天然的裝置購置和更新契機。海外發達經濟體乘“寬鬆”東風,抓緊推動經濟“更新”計劃,美版“4萬億”計劃蓄勢待發,“歐洲地平線”第一期框架即將公佈,中國“十四五”期間也將進一步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今年赤字率擬按3.2%左右安排,在專項債券方面,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優先支援在建工程,合理擴大使用範圍。除此之外,去年還有1萬億的專項債資金未曾使用,留存在地方,這意味著,今年實際有4.65萬億專項債資金可供使用,將推動基建強勢反彈。
記者:袁源
實習生:徐瑾
編輯: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