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8日電 《中國證券報》28日刊發文章《“四個不變”營造穩定可期制度環境》。文章稱,國際地緣衝突、海外通脹“爆表”、歐美加快緊縮、國內疫情頻發……近期出現的超預期變化,對映在經濟金融執行的方方面面,資本市場承受著一定壓力。
“以變應變”,還是“以不變應萬變”?面對變局,資本市場進一步明確了“四個不變”的方法論——堅持深化改革的方向不變、高水平開放的步伐不變、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方針的堅定態度不變、凝聚合力保持健康平穩發展的態勢不變。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四個不變”恰是對識變、應變、求變的彰顯。透過營造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資本市場將以改促穩,以穩促進,在“變”與“不變”中砥礪前行,以長期的“穩”和“進”,回饋長期的信任與堅守。
(小標題)堅持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的本質是變,對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重申,是“以變應變”。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嚴峻,國內疫情影響持續,資本市場震盪加大。圍繞資本市場推進註冊制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市場上有不同的聲音。
一方面,市場震盪加劇,新股破發增多。有市場參與者認為,這是市場流動性持續消耗的結果,原因可能是註冊制改革帶來的IPO增多,因此擔心推進全市場註冊制改革會造成市場流動性進一步下降。另一方面,海外市場風起雲湧,跨境證券投資短期波動加大。隨著外資參與度和影響力提升,有觀點擔心,擴大金融市場開放,存在“熱錢”大進大出、影響市場穩定的風險隱患。
市場震盪、新股破發,註冊制改革該不該“背”這口“鍋”?
談及近期新股破發的現象,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直言,不是IPO太多了,而是定價要更合適,定價能力要進一步提升。“根本原因還是定價太高了。”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教授張宗新說,主承銷商、會計事務所等中介機構需要進一步找準角色定位。
專家指出,新股破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簡單歸因於IPO擴容、註冊制改革無疑是“甩鍋”;在保持IPO常態化的同時,努力引入更多“活水”,促進投融資平衡,才是根本應對之道。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從近日召開的機構投資者座談會,到最新出爐的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路線圖”,都彰顯了引“長錢”、導“活水”的立場。
形勢複雜、外資進出,對外開放要不要放慢腳步?
開放條件下,資金有進有出,有時流入多一些,有時流出多一些,關鍵看趨勢。近年來,無論是股票還是債券,國際投資者的參與力度總體是不斷加大的,期間也有反覆,但並未影響長期趨勢。專家認為,近期全球市場波動加大,短期資金流動加快,是複雜形勢下的正常表現。因短期波動就改變開放策略,無異於因噎廢食。
(圖片說明)資料圖,新華社發
正如外匯局副局長陸磊所言:“我們的開放度漸進可控有序,也許讓激進者不是特別滿意,也許讓風險迴避者也不是特別滿意,但沒關係,總要採取一個穩妥有序平衡推進的方式。”
外匯局副局長王春英堅定認為,從中長期來看,中國金融市場將持續對外開放,全球投資者也需要配置中國資產,外資投資中國市場的長期趨勢不會改變。
專家認為,堅持深化改革的方向不變、高水平開放的步伐不變,將為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提供可持續動力。
(小標題)營造穩定預期
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是對“不變”的重申,是“以不變應萬變”。
目前,民營上市公司數量已超過3000家,佔比約2/3,近年來新上市的公司中民企已佔到八成以上。
證監會、國資委、全國工商聯近日聯合釋出通知,提出三方面12條舉措,進一步支援上市公司健康發展。其中,第1條便重申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強調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不設定任何附加條件和隱形門檻,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完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援機制,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3月底,證監會透露,擬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拓寬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渠道,增強服務民營經濟發展質效。
“我們將致力於為不同所有制企業打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透過股票、債券、基金、REITs、期貨期權等多種工具更好支援民營企業發展,推動優質民企融資提速擴面。”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上市公司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上再次強調了這一點。
保持資本市場健康平穩發展是監管部門一以貫之的立場,新形勢下,更進一步強調凝聚多方合力。事實上,前述三部門聯合釋出進一步支援上市公司健康發展的通知就是有力體現。最近,面對金融市場波動加大的局面,從國務院金融委到“一行兩會一局”頻頻發聲、密集施策,一股穩預期、增信心的強大合力加快形成。
“在當前複雜環境下,防範應對金融風險,更需多部門溝通協作。”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預計相關管理部門將進一步密切協作,增強政策協同性,加強政策解讀和正面發聲,在穩定資本市場執行上形成政策合力。
在專家看來,無論是重申改革方向,還是展現開放取向,抑或亮明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態度,都正面回應了市場關切,有利於營造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保持政策預期的穩定和一致性,有利於保持資本市場健康平穩發展。
(小標題)繼續以“改”促“穩”
如果說“變”是今年外部環境最鮮明的特徵,那麼“穩”則是今年經濟金融工作最突出的關鍵詞。
易會滿此前指出,今年證監會將科學把握“穩”與“進”的關係,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強化責任擔當,努力實現“三穩三進”,為穩定宏觀經濟積極貢獻力量。一方面,堅持“穩”字當頭,突出市場“穩”,突出政策“穩”,突出預期“穩”;另一方面,堅持穩中求“進”,在改革上體現“進”,在開放上體現“進”,在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上體現“進”。
當前形勢下,抓好“穩”與“進”更顯必要,特別是要及時穩市場、穩預期。實踐充分證明,市場平穩執行不是“守”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需要繼續做好“深改”這篇文章。這或許正是面對錯綜複雜的形勢,監管部門明確“四個不變”的關鍵所在。
業內普遍預期,以全市場註冊制改革為牽引的資本市場深改將紮實推進,新一輪自主開放務實舉措將加快落地,“兩個毫不動搖”方針將在支援民營企業融資過程中更深入體現。同時,在穩市場、穩預期方面,更多力量將凝聚成勢,資本市場將在“變”與“不變”中砥礪前行。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保持改革定力,就要心無旁騖,不為所困,發揚“釘釘子”精神,如此才能讓改革藍圖變為現實。也應看到,改革不會一蹴而就,市場各方理應摒棄急於求成的心態,對改革多一分包容,多一些理解與支援。著眼中長期,市場必將以“穩”和“進”,回饋長期的信任和堅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