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首批基金半年報出爐,恆越基金旗下多隻產品披露2021年度中期報告,該公司新晉百億規模基金經理高楠最新持倉情況浮出水面。次日,中庚基金旗下4只基金也相繼釋出了半年報。
與此同時,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陸續披露,一批知名基金經理的持倉情況曝光。面對近期市場的震盪調整,多位基金經理表示,牛長熊短或成A股常態,成長股將是長期投資主線。
首批基金半年報出爐
8月17日,恆越基金旗下基金披露的半年報顯示,截至二季度末,高楠管理的恆越核心精選共持有123只股票,十大重倉股中有不少大消費龍頭股,而其“隱形”重倉股則呈現出高成長風格,且以中小市值細分龍頭為主。從20只“腰部”倉位個股來看,多數集中在新能源、光伏、LED、醫藥等“硬科技”強勢賽道,另也涵蓋軍工、軟體、建材等領域。具體來看,天賜材料、華致酒行、藏格控股、九典制藥、南微醫學等基金持股市值佔基金淨值比均在2%以上。此外,撫順特鋼、融捷股份、容百科技、旗濱集團、南玻A分列第16~20位重倉股。
對於後市,高楠表示,A股市場出現趨勢性單邊行情的機率不高,預計仍以成長相對佔優的結構性行情為主,機會更多來自於新能源、消費、醫藥、科技等成長領域,需要自下而上結合個股的成長確定性和市值空間綜合考量。
值得注意的是,恆越核心精選上半年換手率高達312%,恆越研究、恆越內需的換手率也大致在此水平,恆越成長因為2月9日新成立,換手率約為210%。業內人士認為,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一定程度上會受到規模的影響,小規模基金更方便進行靈活操作,換手率一般要比大規模基金更高。
資料顯示,截至二季度末,恆越核心精選基金規模為60.32億元,而一年前僅1.78億元,加上另兩隻今年新發的基金恆越內需、恆越成長,高楠管理的4只權益類基金最新規模超過百億,達到106.4億元。恆越核心精選A過去半年、過去一年淨值增長率分別為35.16%、118.37%,分別超出業績基準34%、101.7%。
此外,葉佳管理的恆越優勢精選半年報顯示,其“隱形”重倉股成長風格也較為明顯,位列第11~20位的股票分別為天齊鋰業、翔宇醫療、容百科技、石大勝華、中科電氣、正海生物、多氟多、天際股份、山西汾酒、蔚藍鋰芯。恆越優勢精選混合成立於3月30日,截至6月底的股票倉位佔基金總資產的比例達到93.82%。
展望後市,葉佳在半年報中表示,在前期高景氣賽道交易相對擁擠的狀況下,可能階段性面臨資金向外擴散的壓力。在沒有發現新的景氣成長板塊之前,市場中期方向大機率依然將圍繞核心成長賽道演繹。
8月18日,中庚基金旗下中庚價值領航混合、中庚小盤價值股票、中庚價值靈動靈活配置混合、中庚價值品質一年持有期混合也相繼釋出半年報。基金經理丘棟榮表示,下半年仍看好權益資產,關注偏成長行業或公司、廣義製造業中的細分行業龍頭、傳統低估值價值股和低估值轉債等四個方向。
上市公司半年報曝光
知名基金經理心水股
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陸續披露,一些知名基金經理的最新持倉情況也先後曝光。
鉛鋅龍頭馳宏鋅鍺半年報顯示,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精選新進持有2564.11萬股,為第9大流通股東;國華人壽保險傳統二號、社保基金419組合也新進位列第8、第10大流通股東。
錫業龍頭錫業股份半年報顯示,鄧曉峰管理的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和高毅-曉峰1號睿遠證券投資基金均在二季度減持,持股比例分別減少0.3%、0.14%;高毅曉峰兩項信託計劃——高毅曉峰鴻遠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增持309.98萬股,高毅曉峰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則減持274.99股。
小分子CDMO龍頭凱萊英半年報顯示,二季度知名私募高瓴新進持有220.27萬股;公募方面,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和中歐醫療創新二季度分別增持5.27萬股和9.68萬股,李曉西管理的華泰柏瑞質量領先也新進持有159.64萬股。
國內尿素老龍頭湖北宜化半年報顯示,馮明遠管理的信達澳銀匠心甄選新進持有1395.77萬股。資料顯示,今年以來,湖北宜化股價漲幅高達310%。
基金經理長期看好
成長股投資機會
面對近期市場的震盪調整,一些基金經理認為,牛長熊短或成A股常態,成長股將是長期投資主線。
中信保誠基金權益投資總監助理、基金經理張弘表示,長期來看,權益市場牛長熊短有可能成為常態。短期來看,目前市場流動性沒有特別大的風險,主動型基金總能找到一些結構性的機會。
興業基金固定收益投資部公募債券投資團隊總監臘博表示,下半年要賺企業盈利的錢,規避估值分化的風險,後續將重點關注經濟預期減弱對大類資產的影響,以及電子、計算機等行業。
長安基金副總經理、投資總監徐小勇認為,未來3~6個月市場可能以寬幅震盪為主。無論市場短期走勢如何,未來成長股都是長期投資主線。他長期看好以科技創新和消費升級為主的發展主線,關注科技、大消費賽道的優質成長股,其中,科技賽道聚焦物聯網與人工智慧、新能源(電動車、光伏等)、醫藥生物等細分行業,大消費賽道聚焦食品飲料、家電、醫療保健等。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