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攝圖網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網際網路怪盜團(ID:TMTphantom),作者:熊彼特戰車,創業邦經授權釋出
怪盜團團長按:在騰訊宣佈減持京東當天,我們已經發表了一篇簡短的評論,主要站在財務和業務的角度討論此事。本次特約作者的文章,主要站在反壟斷的角度進行更深入的解讀。我們相信,這種事情是第一次,但不會是最後一次。
上市公司的股息分配,最常見的是現金支付,還存在實物、債券、股份的方式,比如五糧液可以用白酒作為股息,全聚德可以用烤鴨或者餐券作為股息。上世紀70年代,美國快運公司的董事會就將持有的其他公司股票,當做股息分配給了股東。
在上市公司的歷史上,出現過一些非現金(In-Kind)股息分配方式,未來還可能有更好的創意。
2021年12月23日,騰訊玩了一把“In-Kind”,將4.57億份京東A類普通股,分配給了騰訊全體股東,這筆股息的市場總價值約為1200億港元,相當於一把送出了0.87個B站(市值1368億港元)。
諸多市場觀點,騰訊此舉是在積極回應反壟斷監管,促進公平競爭的政策精神。這該如何深入理解呢?
以《反壟斷法》分析而言,主要問題是騰訊投資京東之後,是否獲得京東的控制權。
依據京東二次上市的招股說明書,由於京東設定了同股不同權的投票權結構,騰訊彼時持有京東17.8%的A類普通股,投票權僅佔4.6%。創始人劉強東持有14.7%的B類特殊股(1股20份投票權),擁有73.3%的投票權,劉強東足以透過股東會控制京東的重大經營管理事項。
香港主要採取董事會中心主義的公司治理結構,而在京東二次上市時的5人董事會中,騰訊總裁劉熾平佔據1席,其他4位董事由劉強東擔任和提名。京東公司章程約定,董事會在涉及公司經營管理的重要決議中,遵循簡單多數決,在票數持平時,劉強東有權再投一票。這意味著,劉強東完全控制了京東董事會。無論騰訊持股多少,都不會威脅劉強東的控制權。
依據《反壟斷法》可以判斷,騰訊在投資京東時,並未取得京東單獨或共同的控制權。京東、美團、拼多多等頭部網際網路公司在接受騰訊投資時,劉強東、王興、黃崢等創始人的做法大同小異,透過多數投票權和多數董事會席位,鎖定了公司控制權。
投資但不控制,共贏而非零和,這是騰訊投資的經典打法。騰訊此次減持,還主動放棄了與京東的聯營關係。更值得關注的是,在反壟斷監管部門強化併購審查之際,騰訊大幅減少了合併、收購型投資。IT桔子資料顯示,2021年騰訊的非控制型投資比例繼續攀升,以少數股權投資的方式支援了一批晶片半導體、智慧製造等前沿科技企業。
要知道,反壟斷的表述方式主要是法律檔案,但法律條文的根基卻是中央政策精神。我們按圖索驥,可以找到騰訊以投資轉型、響應反壟斷政策精神的敏銳度所在。
2020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強化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同時明確“國家支援平臺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
此次會議召開5天前,人民日報評論指出,美國接連在晶片上制裁中國科技企業,攻克關鍵技術領域的“卡脖子”難題,成為舉國上下的關切。網際網路巨頭擁有雄厚的財力、大量的資料資源、領先的數字技術,更能承擔起推進科技創新的責任。
換句話說,如果騰訊接下來把戰略投資的重點轉向硬科技,尤其是晶片領域,我不會感到奇怪。事實上,過去一年多,騰訊也正在這麼做。
另一個政策背景是互聯互通監管。騰訊應該意識到,需要妥當處理騰訊與主要友商、騰訊與被投公司的競爭與合作關係。
此前監管部門要求即時通訊工具統一開啟外鏈,主要友商則暨此搭上便車,覬覦微信的免費流量,它們最常說的一個理由是騰訊優待被投公司,儘管它們應該清楚微信的流量是有對價的。
以騰訊與被投公司京東為例。2019年5月10月,騰訊與京東續簽戰略合作協議,向京東提供了微信的一級和二級入口。京東2020年財報披露,京東要在三年協議期內向騰訊支付流量、廣告,以及其他業務費用,合計超過8億美元,實際履約金額可能還要高出這一數字。
花錢拿到微信流量入口的被投公司不止京東一家,但已經不乏“微信導流效率低下”等微詞,以及“我們不依賴微信”、“我們希望將來自微信的流量控制在某個比例”等表態。而微信在2017年推出小程式後,無意間孵化出了一個去中心化電商模式,這與京東等電商型被投公司又存在了一些競爭關係。
面對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競合關係,騰訊選擇減持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京東,應該不是偶然。彭博社的分析是,監管機構不希望在平臺經濟領域看到太多“派系”模式,騰訊此舉打破了抱團取暖。
事實上,騰訊系“盟主”這個位置早就是火山口了,減持京東更像是發出訊號:從此之後,不論是跟主要友商,還是跟被投公司,該競爭就競爭,能合作就合作,大家在商言商。這才是網際網路行業公平競爭的應有之義。
騰訊與京東的戰略合作協議將在2022年5月26日到期。有媒體報道稱,關於微信入口,騰訊和京東的三年期新協議即將啟動談判。這挺好,按照亞當斯密的市場觀,人人以利相交,市場枝繁葉茂。
最後提一句,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升級了“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措辭,改為“防止資本野蠻生長”,同時“支援和引導資本規範健康發展”。
不止騰訊,相信每一個網際網路頭部平臺都希望用行動表明,自己並非“資本野蠻生長者”,而是“資本規範健康發展”的代表。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