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證券時報報道,5月13日,基石資本宣佈將持有的全億健康股份轉讓給一家大型知名私募股權投資機構。
此次交易完成後,將成為近年中國醫藥流通領域最大的併購案。
截至發稿,“接盤”的私募機構及金額還沒有公佈出來。不過有訊息人士稱,那是一傢俱有外資背景的私募機構。
傳聞成真
對於全億健康“被賣”的訊息,早前業內一直有傳聞,這次訊息的爆出也表明傳聞已變成現實。
作為一家2016年才成立的初創企業,背靠著基石資本、弘毅投資等資本巨頭,全億健康可謂是含著金鑰匙發展,在一年半的時間裡經歷了從0到2000多家藥店、60億元營業額的“非典型成長”,讓全億健康“平地起高樓”。
自成立以來,2016年全億健康先後併購江蘇恆泰、溫州一正藥房、廊坊百和一笑堂、南通濟生堂;2017年,又收購了溫州葉同仁、常州中誠藥房、四川巴中怡和、成都芙蓉大藥房等醫藥連鎖企業。
除了收購外,全億健康近兩年也加快了開新店的速度,已經形成了良好的自迴圈,只花了三年時間就從0做到了50億元的銷售規模,且公司從未虧損過。
資料顯示,目前全億健康擁有約2500家直營藥房,年銷售額大約60億元-70億元,其中江蘇的盤子大概30億元-40億元。
從這些資料來看,全億健康的資產並不差,而且已有登陸資本市場的打算。基石資本投資部董事兼全億健康副總裁陳書燕表示,公司目前發展態勢良好,主要經營資料已進入醫藥連鎖行業第一陣營,已有計劃登陸境內或者境外資本市場。
對於出售公司股份,基石資本副董事長兼全億健康董事長林凌表示,基石資本並非不看好醫藥連鎖行業的發展和全億健康的未來,此次出售更多是基於基金投資期限的考慮。未來基石資本還會持續加碼大健康、大消費產業的投資。
目標很大整合很難
從2015年開始,基石資本將投資的關注點投向了藥品零售業,在它的投資邏輯裡,市場規模化競爭並沒有形成,是其進入醫藥零售行業的重要因素。
它認為,過去15年是中國城市化程序最快的15年,人口在集中,城市在擴大,大量的新城形成,相伴隨的,零售終端也在不斷擴張。雖然藥店總量很多,但與國外相比,連鎖藥店規模偏小,市場也很零散,沒有形成規模化的競爭。
其次,中國對藥品監管很嚴格,作為特殊商品,藥品零售被網際網路全面顛覆或整合從目前來看很難,實體零售終端價值凸顯。但連鎖藥店企業整體經營質量明顯偏低,資金、管理瓶頸明顯。
可以看到,藥店發展到了一個轉折點,醫藥零售終端之前沒有被迅速整合、被品牌化,給了基石資本難得的機會。此時,基石資本的目標是“打造全國最大的醫藥零售連鎖集團”,併購就是最好的方法。
在2019年的時候,林凌提出了全億健康下一步的併購計劃:第一,先把現有的已經收購的區域進一步做大做強做細,提高自己的規模和市佔率。第二,在適當時機往其他區域做進一步的拓展,包括可能進一步採取收購整合的方式來拓寬區域和規模。第三,希望將目前已經建立得比較好的“資本+管理”的結合模式能夠做得更紮實,對收購標的進行更好地輸出,更好進行整合。第四,對線上業務做一些新嘗試,包括跟保險公司結合,開展新興業務圍繞消費者服務。
不過,在2017年後,全億健康在併購方面幾乎沒有新的建樹。分析人士認為,這除了與當時標的溢價過高有關外,更重要的是,一下子併購了那麼多藥店,整合需要走很長的路。透過併購把規模做上去很快,但收購後的整合比收購要難得多。PE沒有產業背景,收購後沒有統一品牌、統一營銷、統一進貨、統一管理、統一資訊系統,經營效率還達不到上市連鎖的水平。
賣藥不如賣藥店?
囿於各地醫保政策、消費習慣的差異,零售藥店一直是地域性很強的生意,這就導致國內整個連鎖藥店市場集中度較低。提高集中度,必須要打破地域性限制,參考國外零售巨頭沃爾格林、CVS的發展歷程,併購整合是一條必然之路。
實際上,國內實體藥店大整合多年來一直都在進行中。據陳書燕介紹,藥店零售行業當下已經進入“春秋戰國”時期,正在經歷從“諸侯割據”往“群雄逐鹿”演變的過程。
目前主要玩家分為幾派:一派是以華潤、國藥、上藥為代表的大型國有批發兼零售企業,一派是從區域型開店起家的民營企業,如老百姓、益豐、大參林、一心堂、海王星辰等,一派是資本發起的後起之秀,以併購為主,如基石、高瓴旗下的全億、高濟藥房,還有一派是京東、騰訊、阿里,控股或參股的線上、線下零售藥店佈局。這種狀態預計會持續幾年,短期內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
隨著各路資本加入,藥品零售圈一度流傳這樣一句話:賣藥的不如賣連鎖藥店掙錢。“面對一次性拿到20-30年可能賺到的一筆錢”,很多連鎖藥店的老闆難以抵擋誘惑。
對於這次基石資本“賣掉”全億健康,有業內人士笑稱“豬養肥了”。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行業對資本的態度和看法。
從基石資本的角度來看,投資回報最大化必然是最大的追求。從醫藥零售行業來說,增長乏力、利潤下滑、網際網路衝擊等方面的因素疊加,顯得有點疲軟,與其長期煎熬不如早日放手。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表示,未來的投資將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資料顯示,基石資本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側重於創新型、研發能力強、高增長的醫械和藥品創新企業。因此,退出回籠資金慢、低增長的醫藥零售行業,也可以說是其當前最好的選擇。
最後猜想一下,哪傢俬募機構會成為“接盤俠”?此前,傳聞高濟和全億健康要合併,截至目前雖然沒有最新的訊息爆出來,康復之家集團董事長柏煜認為,這類合併在下一輪併購潮中很有可能出現。他預測,2019-2024年間會出現大連鎖之間的整合併購,未來一定會出現一家全國性的大連鎖藥店,其在線上線下都有較強的品牌優勢。
來源:21世紀藥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