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齊下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受累於全球經濟衰退和國內經濟下行,預計今年中國進出口額大機率出現負增長,但進出口降幅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外貿收支有望進一步趨向基本平衡。

  管濤認為,在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方面,要加快發展跨境電商和網上交易,改善服務貿易收支狀況,拓寬國際市場。

  □本報記者 焦源源 

  

  加快發展跨境電商和網上交易

  中國證券報:當前外貿環境嚴峻複雜,進出口面臨哪些挑戰?進出口貿易後續會呈現何種趨勢?

  管濤:從外貿進出口看,當前主要有以下挑戰:

  一是外需疲弱導致出口壓力仍然持續。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下調了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值。據世界貿易組織最新預測,今年一季度全球貨物貿易量同比下降3%,預計二季度降幅將達到約18.5%,但得益於各國政府的迅速應對,全球貿易量今年全年的整體表現仍有望避免世貿組織此前預期的最壞情況。此前,世貿組織預測今年全球貿易將縮水13%至32%。

  二是疫情已經從供需兩端給國內生產生活秩序造成巨大沖擊。當前,內防反彈、外防輸入的疫情防控工作任務依然艱鉅。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這可能加大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影響企業和家庭收入預期,提高全社會的預防性儲蓄需求,從而抑制進口。

  三是當前疫情防控工作進入常態化階段。特別是海外疫情仍處於波浪式的擴散狀態,甚至不排除部分國家會出現疫情二次暴發。這將透過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制約我國企業的復工復產程序。包括一些關鍵零部件進口的“斷供”,都會影響我國的出口能力。

  四是全球貿易和地緣政治局勢依然緊張。這將既阻礙全球抗疫合作,影響世界經濟重啟程序,也將增加我國外部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

  在此背景下,到6月份,我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連續6個月處於收縮區間,預示著接下來一段時期穩出口的壓力仍然存在。

  但也要看到,在全球疫情蔓延的情況下,我國具有經濟率先重啟、產業門類齊全的優勢,這有助於提高我國出口商品的替代能力、穩定國際市場份額。4月和5月我國出口同比超預期增長就得益於此。從進口來看,我國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社會生活正逐步恢復正軌,內需回暖有助於提振進口。綜合來看,受累於全球經濟衰退和國內經濟下行,預計今年中國進出口額大機率出現負增長,但進出口降幅要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外貿收支有望進一步趨向基本平衡。

  中國證券報:如何創新外貿方式,推動外貿促穩提質?

  管濤:一是在受疫情持續衝擊、全球經濟衰退的背景下,穩外貿的重點是穩定國際市場份額,同時推進海外市場的多元化,避免產業鏈供應鏈中斷風險。

  二是積極發揮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國內企業率先復產復工的優勢,疏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迴圈,穩定國際市場份額。

  三是加快推動外貿發展方式從過去“以價取勝”轉向“以質取勝”。加強自主出口品牌建設,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率和非價格競爭力,更好應對全球主要央行開啟貨幣寬鬆潮後,中國可能重新面臨國際資本大進大出、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的挑戰。

  四是大力發展外貿新業態,加快發展跨境電商和網上交易。特別是在疫情影響下,海外消費者購物方式從線下轉到線上,帶動跨境電商訂單快速增長,成為外貿增長新亮點。此外,還要加大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力度。

  五是進一步推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包括跨境匯兌和通關手續的便利化,降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

  六是按照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原則,推進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進一步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增強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吸引力,進一步鞏固和提高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

  七是積極發揮自由貿易區和自由貿易港的試驗田作用,推進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加快制度型對外開放,打造對外開放高地。

  改善服務貿易收支狀況

  中國證券報:穩住外貿基本盤,下一步應培育哪些新的外貿增長點?

  管濤:從貿易業態來看,我國具有數字經濟和金融科技發展的世界領先優勢,要加快發展跨境電商和網上交易,適應海外消費者購物方式從線下轉到線上的轉變,並依託大型電商平臺加強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直貸業務等科技手段,強化對企業的金融支援。

  從貿易形式來看,服務貿易一直是我國外貿增長的短板。在逆全球化思潮下,我國貨物貿易面臨壓力日益增大,因此,與國內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相結合,大力發展國內服務業,提升服務業國際競爭力,改善服務貿易收支狀況,是引領我國外貿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向。

  從區域角度來看,東盟成為我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也是今年我國外貿出口的亮點。應繼續強化亞洲地區經濟合作,積極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簽署工作,以及中日韓自貿協定(FTA)的談判程序,為外貿企業拓寬國際市場。

  中國證券報:在加大支援力度保住中小微和勞動密集型外貿企業方面,政策上應著重在哪方面發力?

  管濤:疫情會透過供需兩端對外貿企業產生影響。從生產端來看,在國內疫情防控要求下,勞動密集型企業復工復產進度較慢,並且海外疫情蔓延導致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斷,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外貿企業的復工復產進度。從銷售端來看,外部需求疲軟導致出口訂單銳減,中小微外貿企業經營現金流減少,而剛性支出壓力較大,導致資金鍊條十分脆弱。這些企業帶動了國內近兩億人的就業,因此,如何幫助中小微和勞動密集型外貿企業渡過難關是實現穩就業目標的關鍵。

  具體可從以下方面發力:一是完善出口退稅方式,加快退稅進度。二是繼續挖掘通關便利化改革潛力,最佳化對外貿企業服務。三是密切跟蹤外貿企業的經營狀況,利用大資料平臺實現金融機構與外貿企業連線,及時瞭解企業資金需求,引導金融機構加強信貸(包括應收賬款、存貨、訂單等質押融資)、信保、擔保等融資支援。四是繼續落實針對中小微企業的稅費減免、延期還本付息政策,減輕企業生產經營負擔。五是幫助企業拓展海外銷售渠道,疏通進出口通道,組織中小微企業參加跨境電商培訓,推動中小微企業在跨境電商領域的發展。六是簡化內銷認證和辦稅程式,積極幫助企業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轉內銷,堅持“兩條腿”走路,更好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挑戰。七是鼓勵引導多元投入建設海外倉,加大對帶動中小企業出口的外貿服務平臺的支援,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

  出口轉內銷應避免惡性競爭

  中國證券報:在支援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同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管濤:受全球經濟衰退影響,我國外貿出口繼續承壓,因此支援出口產品轉內銷成為緩解外貿企業生存壓力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是逐步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

  同時,應注意以下問題:一是部分外貿企業在國內市場知名度不高,缺乏國內銷售渠道,無法實現精準的產銷對接;二是國內外兩個市場的生產標準不一致,外貿企業快速轉換生產標準存在難度;三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外貿企業轉向內銷,國內競爭會日趨激烈,很容易出現惡性競爭。

  對此,一是要支援出口產品進入國內市場,包括加快轉內銷市場準入,促進“同線同標同質”發展,加強智慧財產權保障;二是要多渠道支援轉內銷,包括搭建轉內銷平臺,發揮有效投資帶動作用,精準對接消費需求;三是要加快推動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例如支援跨境電商、鼓勵外貿企業舉辦線上展會等,拓展內銷渠道;四是要加快推動生產標準國際化,推動外貿企業和國內大型零售企業合作,幫助企業深入瞭解國內市場,增強企業抵禦外部風險能力;五是要加大支援力度,包括提升轉內銷便利化水平,做好融資服務和支援,加大保險支援力度,加強資金支援;六是要加強對市場主體和市場交易的動態監管,進一步發揮行業組織自律作用,避免出現惡性競爭,幫助外貿企業渡過難關。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188 字。

轉載請註明: 多管齊下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