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迎合理論 | 財智知道
《財智知道》是財智無界推出的最新欄目。每週一、週三分享一條財務、戰略、稅務、管理小知識,每週五將會根據分享內容進行有獎問答。參與答題者能夠獲得一次抽獎機會,還有財智無界積分商城積分持續贈送哦~歡迎持續關注~
股利迎合理論
“迎合理論”(Catering Theory)試圖從投資者需求的角度來研究企業管理者發放股利的動機。早在1978年,Long就有了將迎合的思想應用於研究股利政策的動機,他發現美國Citizens Utilities公司同時發放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兩者對投資者來說在價值上是相等的,然而投資者在發放現金股利的股票上支付的價格要比在發放股票股利的股票上高。這表明投資者將現金股利作為公司股票的一個顯著特徵,區別對待發放現金股利和不發放現金股利的股票。這反過來又引起了公司管理者為迎合投資者而發放現金股利的動機。
股利迎合理論的觀點
哈佛商學院的馬爾科姆·貝克(Malcolm Baker)和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的傑弗裡(Jeffrey Wurgler)2003年提出了股利的迎合理論。該理論認為公司發放現金股利的決策取決於投資者的需求,當投資者願意花較高的價格購買那些發放現金股利的股票時,經理就會迎合這種需求而發放現金股利;相反,當投資者願意花較高的價格購買那些不發放現金股利的股票時,經理就會迎合投資者的需求而不發放現金股利。
市場上存在著這樣的投資者,以是否發放股利對公司進行分類,支付現金股利的公司和不支付現金股利的公司被視為兩類。投資者對這兩類公司的興趣及股利政策偏好時常變化,對股票價格產生影響.公司管理者通常迎合投資者偏好制定股利政策,迎合的最終目的在於獲得股票溢價。即當投資者傾向於風險迴避,他們可能偏好發放股利的股票。因為可能認為這類公司風險小(一鳥在手理論),於是對支付現金股利的股票給予溢價,管理者就支付現金股利;當投資者偏好股票股利,對股票股利股票給予溢價時,管理者就改為股票股利。如果公司管理者對最大化公司短期價值有興趣,也許股票價格與公司管理者補貼收入相關,管理者更有可能取悅投資者,抓住股票溢價機會改變股利政策。
他們還發現了一些實證支援。他們用市值與帳面價值比的對數作為投資者對公司的投資信念,發放公司與不發放公司此值之差,作為投資者對兩類公司信念的相對變化,在這樣的時間序列中,如果此值大,說明在接下的一年裡,從沒有發放股利的公司在明年將有一部分發放,新上市的公司也將選擇發放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