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科技政策落地生根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科技創新是最需要不斷改革的領域。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以制度創新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制定實施《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系統佈局、整體推進科技體制改革,順利完成143項改革任務。在創新主體、科研體系、創新要素、創新網路、創新環境、創新文化、創新生態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改革進展,在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創新創業、產業創新、區域創新、社會創新、自主創新、協同創新、綠色創新、開放創新、共享創新、智慧財產權等方面,確立一批基礎性制度,基本建立適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求、符合科技創新規律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新時代國家創新體系和創新治理體系。

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中國共產黨慶祝百年華誕,我國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新徵程。黨中央高度重視在黨和國家發展大局中謀劃推動科技創新,沉著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加快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戰略人才力量,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2022年,“科技政策要紮實落地”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重點任務。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和治理現代化是與時俱進的動態過程,關鍵在於執行和落實。國家在充分總結科技體制改革經驗、前瞻科技支撐引領現代化強國建設需求的基礎上,修訂《科學技術進步法》並正式施行,為新時期促進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了法治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對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更高要求,各主體要堅持系統觀念,持之以恆抓改革攻堅和政策落地,營造創新友好的市場環境、社會環境和創新生態,提升創新體系和創新治理體系整體效能。

實施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行動方案。中央深改委審議透過《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2021-2023年)》和《關於支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開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先行先試改革的若干措施》,對新一輪科技體制改革攻堅進行新部署,旨在構建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制度體系,讓國家創新體系和創新治理體系更加系統完備、科學規範、執行有效。各主體要聚焦黨中央決策部署,錨定改革目標、精準發力、敢啃硬骨頭,根本破除一些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增強科技創新體系化能力和應急應變能力。加強改革攻堅統籌協調,突出戰略導向、目標導向、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系統實施好科技戰略、規劃和政策,確保新型舉國體制、要素市場、經費管理、科技評價等改革舉措落實。

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在編制完成新一輪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和“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的基礎上,重點做好面向2030年的基礎研究總體設計,多渠道加大基礎研究投入。最佳化國家科技計劃體系基礎研究任務佈局,實施戰略性科學計劃與科學工程,以目標導向牽引帶動自由探索,使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相互促進。強化科技創新2030重大專案戰略部署,改革科研立項和組織管理方式,構建符合國情的科技創新路徑,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強體系化基礎研究力量,建設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培養造就世界一流的基礎研究人才隊伍。針對基礎研究“厚積薄發”“十年磨一劍”的特點,支援部門和地方先行先試改革。落實“四抓”要求,轉變政府科技管理職能,保障科研機構自主權。

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和戰略人才力量。發揮好國家實驗室引領作用,重組全國重點實驗室,形成使命驅動、任務導向的現代實驗室體系。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進科研院所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改革,深化產學研結合。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完善科技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服務、支援、激勵等體制機制,在實踐中培養造就一大批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形成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戰略人才力量。統籌佈局科創中心、人才中心、創新高地建設,形成戰略支點和雁陣格局。依託戰略科技力量實施戰略科技任務,在履行國家使命中成就人才、激發主體活力。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使引才聚才與自主培養優勢互補、相得益彰。

最佳化科技創新生態。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科研管理制度和人才使用機制,構建以人為本,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讓事業激勵人才,讓人才成就事業。加強科研誠信和倫理建設,營造有利於潛心致研、協同攻關的創新環境、文化與生態,鼓勵負責任的創新。強化戰略、規劃、政策引導和重大科技專案組織,瞄準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最突出的短板、最緊迫的任務,有力有序推動“揭榜掛帥”、“賽馬”等制度實施,為各類主體提供精準指導和服務,充分釋放創新潛能。根據任務需要和工作實際向科研單位、創新團隊和科研人員充分授權,建立責任制,立“軍令狀”,做到有責任、有管理、有監管,用不好授權、履責不到位的要問責,保證下放的許可權接得住、用得好。

深化拓展國際科技合作。2022年,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生效實施,將進一步增強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聯通性,激發各領域合作潛力。持續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穩步拓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動更高水平的開放創新,打造合作競爭新優勢。聚焦人類健康、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共性問題,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在優勢領域協力“鍛長板、揚優勢”,加快邁入全球價值鏈中高階;在弱勢領域抓緊“補短板、固根基”,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激勵全球創新成果和先進技術率先在中國產業化,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積極發展全球創新夥伴關係,拓展科技合作開放方式,完善全球科技治理,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405 字。

轉載請註明: 確保科技政策落地生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