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投資者遭遇抄底困境

  對於不斷抄底中概互聯板塊的投資者來說,過去一年來的投資體驗無比糟糕。在多重利空因素的影響下,近期美團、騰訊、阿里巴巴等巨頭股價再度下探,中概互聯指數也再創歷史新低,比一年前的高點下跌了55%左右。

  中概互聯指數幾乎囊括了中國最有活力的科技巨頭公司,以往股價表現良好。在很多投資者看來,投資中概互聯指數基金,一網打盡中國最優秀的網際網路巨頭公司,可以分享他們發展帶來的紅利,所以在下跌過程中不斷有投資者抄底。

  鑑於中概互聯指數近期已逼近過去幾年的低點,這意味著過去一兩年不斷買入的投資者,如果持有至今的話,都處於虧損狀態。

  對於大部分投資者來說,兩年的時間已經不算短期,在如此長的時間裡如果依然沒有賺到錢,對他們的投資信心無疑是個不小的打擊。據某平臺投資者定投基金的資料顯示,如果連續按月定投八九個月之後依然沒有賺錢,絕大部分投資者會選擇贖回。這說明投資者的耐心其實是有限的。

  既然普通投資者的耐心是有限的,為什麼過去一年來很多投資者不斷抄底醫藥主題基金?為什麼很多投資者持續抄底中概互聯基金?透過回溯過往可以發現,基金公司的營銷宣傳是一股重要的推動力量。在市場亢奮、估值水平已經不低的時候依然堅定看好後市,利用各種宏大敘事來描述所謂的輝煌前景,讓很多對投資認知不深的投資者踴躍入市,最終換來的是沉痛的教訓。

  以醫療行業主題基金為例,過去幾年,透過渲染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醫藥行業是常青樹等概念,不少醫藥股被炒得很高,給早期入市或者買入相關基金的投資者帶來了比較豐厚的收益。但如果拉長時間週期看,很多被渲染的投資邏輯或許並不成立。例如,在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的背景下,醫療支出的增加並不意味著醫藥公司會賺更多;即使考慮到鼓勵創新,讓醫藥創新公司獲得合理回報,也絕不會讓他們獲得暴利,因為企業本身就是社會的一部分。

  回首一兩年前,在醫藥股如火如荼的時候,線性類推的邏輯此起彼伏,股價也漲勢如虹,基金經理信心滿滿,但很多時候都忽略了基本的常識。在基金公司的營銷宣傳攻勢下,很多投資者是沒有免疫能力的,更多的會基於宏大敘事而持續入市。如今一年過去,過去的投資邏輯依然存在,但較大的浮虧卻在眼前。

  投資是認知的表現,很多投資者損失較大,同他們的認知有很大關係,也同他們的投資期限過短有一定的關係。但如果把投資者和基金公司、基金經理看作是一個利益相關體,投資者損失較大,必然會反噬基金公司自身。從過去一年來的發展情況看,不少基金在市場高位時依然加大營銷力度,吸引投資者入市,基金規模隨之大幅增加,由此換來豐厚的管理費收入,而並沒有首先考慮投資者的利益,這違背了最基本的行業初心。

  勿忘初心,方得始終。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18 字。

轉載請註明: 當投資者遭遇抄底困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