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記者 周學澤
4月9日,梁山港公鐵水多式聯運正式通航,5艘滿載煤炭的LNG新能源船舶從梁山港起航。這標誌著我國東西部過載煤運鐵路通道瓦日鐵路與京杭大運河連通,梁山港將成為領航運河、通江達海、輻射全國的樞紐,同時開啟了濟寧內河水運、多式聯運、智慧港航新徵程。
過去,京杭運河通航河道的最北端是濟寧港,梁山港的開通,意味著京杭運河通航河道從濟寧港向北延伸了70公里,這70公里雖然不長,卻意義深遠。憑藉京杭大運河的內河航運優勢,梁山港的煤炭、鋼材、水泥、鐵礦石、農用物資等大宗貨物,近可助推山東地方經濟發展,遠可通江達海對接“一帶一路”。
京杭大運河通航河道北延70公里,使京杭大運河和瓦日鐵路這條重要煤炭資源運輸通道連線起來,梁山港成為北煤南運的中轉港,強化了梁山和濟寧“東西互濟、南通北達”的交通樞紐地位,攪活了山東腹地的經濟發展。
梁山港通航之後,北煤南運減少了週轉,對江蘇、浙江、上海等長三角省份帶來了運輸成本減少等利好。過去從晉陝蒙的煤炭南下輸入長江中下游城市要先走瓦日鐵路運到日照港,貨物下火車上海輪,跨越整片黃海進入長江口,然後在換裝成小型貨船進入運河河道,最終抵達江南各地,每噸運輸成本在240元左右。梁山港開通後,煤炭透過瓦日鐵路運輸到梁山港直接裝內河貨輪,走京杭大運河從鎮江入長江,每噸運輸成本能節約50元到60元。
梁山港通航,對京杭大運河本身也意義重大。京杭運河通航河道從濟寧港向北延伸了70公里,意味著我國黃河以南的京杭大運河河段全部實現通航。京杭大運河南向無阻的同時,有關專家已將眼光瞄向了北方,在思考京杭大運河何時實現全線復航。
目前,京杭大運河在黃河以北正分段實現通航。2019年10月3日,京杭大運河(通州城市段)旅遊通航儀式舉行,北關閘至甘棠閘段11.4公里正式通航。2020年5月,《天津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提出分時、分段、分割槽域旅遊通航的目標。天津市明確提出實施三個旅遊通航區,總長約31.4km,其中涉及武清南蔡村鎮—筐兒港水利樞紐旅遊通航段長約8km,通航時間與北京、河北保持一致,為每年4至11月。
過去京杭運河被廢是因為黃河自然改道。清咸豐五年六月十九日(1855年8月1日),黃河在河南蘭陽(今蘭考)北岸銅瓦廂決口,洪水穿山東境內運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入海,原蘇北河道斷流。這是黃河距今最近的一次大改道,從此清朝稅糧漕運主要改經海路。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清政府釋出停漕令、撤銷大運河統一管理機構後,京杭大運河正式斷航。
運河被廢是因為黃河,運河全程恢復還得看黃河。4月19日,記者採訪山東省政協原副主席、著名(治黃)水利專家李殿魁。李殿魁參加了梁山港通航儀式,他長期關注京杭大運河全程通航問題,他認為:山東是京杭運河建成通航、斷航、恢復通航的關鍵,因為阻礙大運河通航的主要障礙是黃河,只要能過黃河,京杭運河全程貫通就容易了。
梁山港通航之後,京杭大運河通航河段和黃河相距只有10公里,可以說,實現京杭大運河全程復航,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就是如何穿越黃河。
李殿魁主張,京杭大運河穿越黃河,宜採取隧道方式,這是恢復京杭運河航運的關鍵工程。開鑿京杭運河穿黃隧道,在現代條件下已經是成熟技術,而且黃河下游是相對懸河,為建設京杭運河穿黃隧道創造了最好的條件。
李殿魁早在2004年就提出過創意設計,已經隧道專家論證,細化設計後即可實施。隧道長3100米,單航線寬25米,雙航線50米,工期2-3年。現在京杭運河與黃河交界處的黃河底高是43.5米,運河河底28米即可,淨空10米,隧道頂距離黃河還有5.5米土厚,用現代技術處理好隧道頂層,完全可以確保黃河安全,隧道修好後與北運河對接,京杭運河復航的任務就完成了
李殿魁認為,恢復大運河航運,將開創我國治水興運的新道路,可迅速解決我國華北平原的缺水好的生態問題,有效制止華北平原的整體下降,並把華北平原建設成為我國優質“米糧倉”,好處很多。
京杭大運河復航引起國家層面的重視。 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綱要明確,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堅持科學規劃、突出保護,古為今用、強化傳承,最佳化佈局、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則,打造大運河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遊帶。
綱要提出文化遺產保護展示、河道水系資源條件改善、綠色生態廊道建設、文化旅遊融合提升4項工程。規劃範圍:核心區是指大運河主河道流經的150個縣(市、區);拓展區是指大運河主河道流經的34個地市;輻射區是指大運河主河道流經的8省(市)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
2020年6月11日,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大運河河道水系治理管護規劃》,其中指出:著力恢復和提升大運河防洪排澇、輸水供水、內河航運、生態景觀、文化傳承等功能,重塑大運河“有水的河”現實載體,努力把千年運河打造成“流動的河、安全的河、美麗的河、智慧的河”,讓大運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運河”。
2020年3月31日,山東省政府網站釋出《山東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規劃實施期為2020-2035年,展望到2050年。《實施規劃》在“推進河道水系治理管護”一節提出,按照遺產保護相關要求,配合國家黃河以北段復航論證和規劃,研究論證黃河以北段全線復航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技術經濟性。以聊城、德州段為重點,科學實施必要的航道疏浚、邊坡護岸處理、礙航設施改造等,逐步恢復河道生態用水,穩妥推進適宜河段通航,優先實現旅遊通航。
大運河是我國曆史上傑出的水利工程,同時它也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流程最長的人工運河。大運河的開通,緊密地聯絡起國家政治中心與江南經濟中心,也帶動了沿途市縣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往來,被譽為是和長城一樣偉大的古代工程。梁山港的通航,讓人們進一步認識到大運河在經濟發展中的巨大能量,我們由衷盼望京杭大運河早一日重現1800公里水道輝煌。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