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正在放緩收購的步伐,過去一兩星期一次,最近兩年每年只有一兩次。
作者 | 宛辰
編輯 | 鄭玄本來就不以投資聞名的蘋果,進一步放緩了對外投資併購的步伐。
蘋果提交給 SEC 的報告顯示,過去兩年蘋果在收購方面的支出大幅縮減。截至 6 月 25 日的 2022 財年前三個季度,蘋果用於投資併購的現金流支出為 1.69 億美元,2021 財年更少,僅有 3300 萬美元。相比之下,2020 財年和 2019 財年,該項支出分別為 15.24 億美元和 6.24 億美元。換言之,最近兩年蘋果併購投資的支出,只有 2019 和 2020 年的 1/10。
另一項指標更為直觀。2022 年蘋果公開收購的公司只有兩家,2021 年只有一家。Bloomberg 的記者 Mark Gurman 用「涓涓細流」來形容這一交易流的放緩。畢竟,2019 年 5 月上旬,庫克曾對 CNBC 表示,蘋果平均每兩到三週就收購一家公司。
蘋果此番減少收購的動作,似乎也在意料之中,經濟環境差已經是今年以來大公司領導者使用最多的理由。日前,軟銀財報顯示願景基金本季度的總投資額只有大約 6 億美元,是去年同期 206 億美元的零頭,孫正義將其解釋為經濟環境混亂下的必要收縮。
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硬體公司,蘋果難免也受到了經濟下行的影響,上月底公佈財報顯示,在供應鏈挑戰、疫情封鎖和通貨膨脹等多重因素下,蘋果第三財季的營收為 830 億美元,增速只有 2%,淨利潤為 194 億美元,同比下降超過 10%。
寒冬將至,地主家裡也沒有了餘糧?顯然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01
蘋果減少併購,
也是因為經濟不景氣?
2021 下半年以來,受到高通脹、央行加息、俄烏衝突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剛從疫情後開始復甦的歐美經濟受到衝擊,科技公司也難以置身事外。
據統計,今年以來科技巨頭縮減開支的幅度大多在 10% 以上,包括馬斯克、扎克伯格等科技公司大佬都對經濟形勢表達了不樂觀的預期,紛紛裁員節流。
在這樣的背景下,減少甚至停止對外投資活動已經成為常態。馬斯克反悔收購推特,雖然他自己表示因為推特的業務資料有問題,但是經濟下行導致推特股價暴跌,恐怕也是重要原因。
蘋果也是如此,正在放緩招聘和開支。據 Gurman 此前的報道,未來一段時間,蘋果員工數將很有可能停止增長,而花在「研發」和「一般」的運營費用,也將停止增加。在過去十多年裡,這樣的情況非常罕見,自 2009 年以來,Apple 每年增加約 5000 至 12000 名員工,其運營費用在過去五年裡保持每年至少 40 億美元的增長。
顯然,蘋果正在積極地「踩剎車」。
庫克略顯公關策略的回應也佐證了這個觀點:在經濟逆風的大環境下,蘋果也概莫能外地放緩支出。他表示:「由於不確定未來經濟的走向,我們正在深思熟慮地決定將資金投向何處,但我們仍在繼續招聘,只是以一種非常深思熟慮的方式來做這件事。」
儘管如此,種種跡象表明,經濟大環境並非蘋果放緩收購的唯一因素。
作為世界上最賺錢的公司之一,蘋果每個季度依然在創造巨大的自由現金流。如果蘋果想要收購,它有很多錢可以花,只是當前,蘋果選擇將錢花在股票回購和分紅。
截至 2022 年 6 月 25 日,蘋果擁有 1793 億美元的現金和有價證券。也就是說,如果決定進行交易,它有絕對的實力迅速採取行動。並且,庫克參加了上個月在愛達荷州舉行的太陽谷會議(Sun Valley Conference),這是大型併購中介的熱門場所。
其次,蘋果放緩收購的時間節點遠早於今年以來市場由樂觀轉向悲觀的時間節點,甚至可以說是在經濟的高點,蘋果選擇了主動剎車。2020 年 8 月 25 日,在收購 VR 創業公司 Spaces 後,蘋果才開始急劇放緩收購速度。當時市場普遍的投資情緒還很高漲,也無法預測俄烏衝突、地緣政治、供應鏈封鎖等各種黑天鵝事件的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同處於一個大環境下,其他科技巨頭依舊在積極地投資併購。今年一月,微軟以 690 億美元的價格要約收購動視暴雪;三月,Alphabet 旗下的谷歌斥資 54 億美元收購網路安全公司 Mandiant;就在近日,亞馬遜以 16.5 億美元收購了 Roomba 吸塵器製造商 iRobot。
套用一句中國的老話,放緩收購的步伐,蘋果「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02
蘋果投資,卡在創新
對很多大型科技公司來說,透過收購實現增長的衝動難以抗拒,尤其賬面有充足的現金流時,但蘋果不是這樣的公司。
在最近的兩次財報電話會上,當被問及收購計劃時,庫克表示,如果出現合適的機會,不排除達成更大的交易,但不會只是為了增加收入來購買,蘋果需要有助於其戰略的人才或技術,「我們一直在尋找」。
蘋果 CEO 庫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蘋果的歷史上,也幾乎從未做過財務投資,它一貫的投資策略是:尋找人才和智慧財產權,專注於那些可以整合到內部已開發專案中的小公司,與已有業務生態形成協同。
數十年來,蘋果非常愛惜自身的品牌,從未輕易推出子品牌或者衍生品牌,甚至從來不請代言人。蘋果不會把其他大品牌或非常成熟的公司嫁接到自己的生態體系中。前幾年曾有過蘋果收購奈飛、特斯拉的傳聞,但最終都只停留在傳聞階段。
要說唯一的例外,可能就是 2014 年收購無線耳機品牌 Beats。截至目前,收購 Beats 依然是蘋果已公佈的收購專案中交易數額最大的一筆,但也只有「區區」30 億美元。
但從結果來看,蘋果收購 Beats 後,並沒有將其獨立發展,而是把 Beats Music 和 Beats Electronics 分別整合到蘋果的 Apple Music 流媒體服務和可穿戴裝置硬體中。現在,Apple Music 中已經沒有 Beats 這個電臺,Beats 耳機也停留在非常小的出貨量,相比 Airpods 本身的成功,Beats 耳機的出貨量已經不足一提。
蘋果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品牌,收購標的的品牌價值對蘋果沒有太大意義,反而是收購一些剛具雛形的小公司,幫助蘋果在底層技術上更加成功,對蘋果來說更有意義。
比如 Siri、Face ID 中的一些核心技術都源於收購。蘋果的晶片部門的一部分員工和技術,就來自其 2019 年花 10 億美元收購的英特爾基帶業務部門。此外,iPhone 和 iPad 背後的多點觸控技術,以及所有產品核心的作業系統也都源於收購。
以 AuthenTec 為例,這是一家涉足計算機安全、生物識別、移動裝置等領域的公司,曾為 Android 裝置製造商提供過 NFC 移動支付和登機的解決方案。在被 Apple 收購後,AuthenTec 便為 iPhone、iPad 和 Mac 開發出了 Touch ID 並沿用至今。
但以智慧手機為代表的移動智慧裝置經過多年發展,創新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時至今日 iPhone 和 iPad 上的創新越來越少,而蘋果產業鏈也在庫克多年的掌控下趨於成熟,就連最難啃的晶片業務,蘋果也已經在 2020 年實現了全產品線自研。不論是創新升級還是產業鏈補強,投資併購能給蘋果帶來的並不太多。
除了上述與已有業務形成補充、強化而進行的上下游投資,蘋果也透過收購來進行長線的業務佈局。比如智慧手錶、AWS 無線耳機、自動駕駛和智慧眼鏡等創新業務的早期,蘋果也透過併購一些擁有專利和人才的公司加快研發程序。
但是最近兩年,對於長線的創新業務,蘋果的進展並不順利。2018 年以來,蘋果主要投入的兩大創新業務分別是 AR 增強現實和智慧汽車,而這兩項業務的發展都遇到了挑戰。
蘋果 AR 眼鏡的推出日期一再延期,最初預計是 2020 年就有機會量產,而最新預計已經要到 2023 年才有機會面試。事實上時至今日蘋果還未在任何公開場合官宣這一產品,上市時間還有繼續跳票的可能。
電動汽車業務的進展情況看起來更加糟糕,除了不斷有高層人才招入麾下的新聞,蘋果汽車鮮少有交付方面的訊息。甚至根據郭明錤今年 3 月的爆料,蘋果公司的汽車專案團隊已經解散了「一段時間」,需要在未來三到六個月內進行重組,才能實現到 2025 年大規模生產汽車的目標。
在汽車領域,蘋果曾在 2019 年收購自動駕駛公司 Drive.ai,後者的估值曾一度達到 2 億美元。而在更加複雜的增強現實領域,蘋果收購的上下游公司更多,僅公開資料披露的就超過 20 家,範圍涵蓋硬體生產相關的晶片、感測器、顯示等領域的技術公司,以及構建 AR 生態的軟體和內容公司,比較典型的包括德國老牌眼球追蹤公司 SMI,日本螢幕技術公司 JDI,以及美國 VR 直播公司 NextVR 等。
但全部的投資收購都是在 2020 年以前,甚至絕大多數關鍵的技術和硬體公司都是在 2015 年至 2018 年間完成收購。四年多過去,蘋果卡在新產品研發,遲遲未能交付可以量產的產品,而這並不是能靠收購解決的問題。
對於一個科技公司而言,能夠全面投入的長線業務不會太多,即使是蘋果,同時推進汽車和 AR 兩大業務已經是極限。而當新業務的發展出現卡殼,沒有值得投入的新方向,蘋果放緩投資併購的節奏,也就並不讓人意外。
*頭圖來源:Pexels
本文為極客公園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絡極客君微信 geekparkGO
極客一問
你如何看待蘋果的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