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世蓉在成都百腦匯電腦城經營著一家小商鋪,80%的訂單來自企業客戶。最讓她煩惱的莫過於應收賬款了,“每天都會想著怎麼把錢收回來。”
作為末端供應商,應收賬款難以收回讓蔡世蓉經常出現資金缺口。蔡世蓉想申請貸款週轉,但她沒有多少資產,客戶的欠條難以作為依據幫她獲貸。
供應鏈末端的中小微企業貸款融資難、銀行風控難、部門監管難……蔡世蓉遇到的情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不斷落地應用。作為一種分散式賬本技術,區塊鏈透過創造信任來創造價值,為解決現階段金融領域資產與交易資訊真實性驗證難、信用評估成本高、普惠金融服務難落地等痛點提供了新的思路。
具體來說,區塊鏈是如何幫助蔡世蓉解決貸款難題的?
成都中科大旗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是蔡世蓉的大客戶之一。作為智慧文旅行業的高新技術企業,隨著經營規模擴大,中科大旗需要墊款的情況越來越多,也常因缺少抵押物而拿不到銀行貸款。
藉助螞蟻集團構建的區塊鏈技術平臺“雙鏈通”,中科大旗與蔡世蓉的合作全程“上鍊”,確保合同真實存在、公開透明、不可篡改。同時,引入成都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給中科大旗增信,確保後者有能力支付蔡世蓉的貨款。蔡世蓉便可據此向銀行證明自己的還款能力,順利獲得貸款。
在這一過程中,銀行還可透過區塊鏈全程掌握貸款資金流向,確保這筆錢是用於貸款人申請的用途,有效降低風險。
金融的本質是經營信用。工商銀行今年4月釋出的《區塊鏈金融應用發展白皮書》指出,區塊鏈為金融服務提供了將其“信任基礎”由線下高成本到線上低成本的轉移方案。在降低信用成本的同時,區塊鏈多方共享的特性也強化了參與方之間的連線與協作,提升價值交換效率。
“過去我們評估一個企業要看財務報表,銀行還會擔心企業報表的真實性。”浦發銀行交易銀行部副總經理袁蕊表示,在大資料時代,企業的生產、銷售、加工、製造、庫存等資訊,都可以成為銀行對企業信用評估的參考依據。區塊鏈技術能使這些資訊和資料具有不可篡改、可確權、可溯源等特徵,有助於銀行進行評估。
除了供應鏈金融,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還體現在貿易融資、資金管理、支付清算、數字資產等領域。國內多家金融機構、科技企業正在積極佈局,構建新平臺,助力金融服務。
在中信銀行交易銀行部總經理助理王海雲看來,區塊鏈資訊透明、難以篡改的特點對追溯資金流向很有幫助。在雄安新區,中信銀行參與搭建的財政建設資金管理區塊鏈資訊系統已上線執行。這一系統能夠完成建設者工資和供應商材料款的穿透式支付,做到可溯源、不可篡改。
在貿易融資領域,螞蟻集團近期推出了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全新國際貿易及金融服務平臺Trusple,能夠與合作銀行實現跨境貿易全鏈路智慧化履約。買家和賣家產生貿易訂單後,將自動“上鍊”並開始流轉。當企業產生融資需求時,金融機構可以向平臺提出驗證請求,以確定企業貿易的真實性。
區塊鏈技術的蓬勃發展,對制度設計、風險防範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區塊鏈技術發展較快,但同時面臨著標準體系有待完善、隱私保護與資料共享矛盾凸顯、效能效率存在侷限性、鏈內外協同不夠等問題。
“區塊鏈技術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對這一技術變革進行佈局時,要更加重視業務創新與生態協同。”螞蟻集團副總裁蔣國飛認為,生態協同是區塊鏈價值的“放大器”,既要為合作伙伴提供更多機會了解業務模式創新,也要建立平臺,便於金融機構自助式地在自己的“生態領域”開展更多生態式業務,服務好實體經濟,推動區塊鏈成為產業連線和價值流轉的樞紐。
還有專家指出,金融機構應根據行業特色,立足實際應用,配合行業主管部門開展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標準制定工作,引導金融領域中區塊鏈的有序推廣,進一步提高不同業務領域的規模化應用水平和推廣效率。
“新興科技在金融機構逐步應用,導致傳統監管技術手段難以滿足現有的監管需求。因此還應大力發展監管科技,關注如何利用區塊鏈等新技術來強化金融監管。”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表示。(新華社記者張千千)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