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光大證券因MPS餘震、信披問題收到警示函。
1月7日,光大證券被上海監管局出具警示函,主要是存在五大問題:一是重大合同披露不及時;二是重大事件進展披露不及時;三是業績預告資訊披露不準確、不充分;四是重大交易披露不完整;五是個別公司債券受託管理階段未勤勉盡責。
光大證券回覆財聯社記者稱,公司正不斷督促子公司光大資本按照司法程式積極應對、妥善處置MPS境內外訴訟,履行好相關職責,盡最大努力維護公司及投資者權益。
公司同時提到,近年來公司也重點從健全風險管理制度、實現風險管理全覆蓋、落實各級相關人員責任、加強問責力度、強化專業管理和決策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風控合規體系建設,構建穩健、審慎的風險文化,全面提高風險防範化解能力。
光大證券因五大問題被罰
1月7日,光大證券稱收到上海證監局的警示函。根據公告,上海證監局認為光大證券存在以下五大問題:
一是重大合同披露不及時。光大證券全資子公司光大資本於2016年4月分別向招商銀行、華瑞銀行出具了《差額補足函》。上述《差額補足函》項下差額補足義務對應本息敞口金額合計分別為34.89億元、4.98億元,合計約39.87億元。光大證券未透過臨時公告及時披露上述事項。
二是重大事件進展披露不及時。關於前述《差額補足函》涉訴事項,光大資本於2020年8月分別就華瑞銀行訴光大資本案、招商銀行訴光大資本案一審判決向上海市高階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申請。光大證券分別於2021年6月4日、6月16日收到上海市高階人民法院二審終審文書,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光大證券未在臨時公告中及時披露上述光大資本上訴及二審終審情況,直至2021年7月8日才披露。
根據光大證券2020年8月的公告,上海金融法院判決光大資本向招商銀行支付31.16億元、利息損失及其他費用;向華瑞銀行支付本金4億元及其他費用。從2018年至2020年,光大證券連續三年為MPS專案累計計提減值損失45.52億元。
三是業績預告資訊披露不準確、不充分。2019年1月26日,光大證券披露業績預告,預計2018年度實現歸母淨利潤為13.47億元,同比減少55%,並在風險提示部分披露“本公告所載歸母淨利潤等主要指標,可能與公司2018年年報資料的差異幅度不會超過10%”。
2019年3月20日,光大證券披露業績預告更正公告,預計2018年度實現歸母淨利潤約1.03億元,同比減少96.6%。該資料與最終披露的年報資料一致。
上海證監局認為,光大證券2019年1月26日業績預告中披露的歸母淨利潤與實際業績存在較大差異,且未做出充分的風險提示,資訊披露不準確、不充分。
四是重大交易披露不完整。光大證券全資子公司光證金控與新鴻基有限公司於2015年2月1日簽訂《買賣協議》,擬收購新鴻基金融集團70%股權,並於2015年6月2日完成新鴻基金融集團70%股份的交割。
根據光大證券與相關方簽署的《股東協議》及相關配套法律檔案,約定了新鴻基有限對持有的剩餘新鴻基金融集團30%股權享有認沽權、光證金控提供履約保障等事項。而並未在後續公告中完整披露。
五是個別公司債券受託管理階段未勤勉盡責。光大證券在中融新大公司債券受託管理階段未能勤勉盡責,未對發行人償債能力的有效性進行全面調查,對發行人的風險判斷和債券投資人權益保護方面不夠審慎等,上述行為違反了相關規定。
光大證券大財富板塊佔比高
光大證券將於2022年3月25日披露2021年度報告。根據此前披露的三季報,光大證券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3.05億元,同增15.32%;實現歸母淨利潤32.57億元,同比下滑1.6%。
截至三季度末,光大證券總資產2503.38億元,同增9.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權益為576.14億元,同增9.74%。
根據Choice資料,在營收構成方面,光大證券經紀和財富管理業務佔比非常高,2021年上半年,該項業務收入43.64億元,佔比54.56%;而企業融資業務叢集、其他收入分別為11.68億元、10.34億元,分別佔營收的比重為14.6%、12.93%。
光大證券股債融資業務近年來發展勢頭較好。僅在2020年,光大證券的投行業務就取得了歷史最好的水平。在股權承銷方面,光大證券2020年實現股權承銷規模172.7億元,同比增長75.8%;其中IPO融資規模108.7億元,同比增長403%。
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資料,光大證券2021年上半年累計實現股權承銷規模為94.55億元、同比增長25.56%,其中IPO融資規模為70.99億元。2021年上半年投資銀行業務淨收入排名行業第7位。專案儲備較豐富,IPO在會稽核數為20家,再融資及併購儲備專案數為8家。
在債券融資方面,光大證券2021年上半年債券承銷金額1916.56億元,專案數量為525單,市場份額為3.81%,行業排名第7位。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資料,2021年上半年,光大證券債券承銷收入排名券商行業第5位。創新融資專案方面,落地全國首批交易所碳中和公司債等創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