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熱走向理性 打新更需“擦亮眼”
新年伊始,散戶接連遭遇新股破發。不只是散戶打新不能穩賺了,機構打新收益率也從往年超過10%向個位數下墜。
多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專家稱,從過熱走向理性是打新必然的發展趨勢,但“降溫”並不意味著會出現“寒潮”,打新仍有一定吸引力,只是投資者需要“擦亮眼”。
出現三大突出變化
A股向來有“打新不敗”的傳說,但“詢價新規”實施後,IPO定價向市場化方向深入轉變,打新不再“躺贏”。
針對一些機構“抱團報價”、干擾發行秩序等新情況新問題,2021年9月證監會對《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發行與承銷特別規定》進行適當最佳化,滬深交易所、證券業協會同步完善了科創板、創業板新股發行定價相關業務規則,被業內稱為“詢價新規”。新規實施3個多月來,網下打新出現了一系列新變化。
一是“抱團打新”模式逐步瓦解。中金公司監測發現,2021年網下申購報價集中度明顯下降,有效價格數量從之前的“個位數”大幅增至100個以上,2021年12月接近200個。
二是網下打新收益縮水。據中信證券統計,2020年,2億元至5億元的A類賬戶打新收益率為10.5%至17.4%。2021年,該類賬戶的打新收益率為6.2%至12.3%,整體有所下滑。分月看,2021年月度打新收益率呈現先升後降態勢。
三是新股破發現象趨於常態化。據Wind資料,2021年至今,上市首日收盤破發的新股已有24只。
“詢價新規實施後,有效遏制了新股發行中機構‘抱團壓價’的現象。”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分析,對上市公司而言,新規推動新股定價更趨合理化,相應壓縮了一二級市場套利空間,由此使得新股可能出現破發的情況。對投資者而言,破發現象增多,打破打新穩賺不賠的神話,也促使投資者理性選擇投資標的。
降低收益預期
新形勢下,降低打新收益預期是大勢所趨。機構分析,詢價新規具備深遠影響,預計2022年打新收益率將進一步下滑。
參考2021年各板塊IPO節奏、募資規模、中籤率、上市開板溢價率、首日均價漲幅等因素的變動趨勢,尤其是IPO註冊制新規實施後科創板和創業板的變化,中金公司近期釋出的研究報告顯示,在中性假設下,A、B、C類賬戶均投入5億元打新,在2022年的收益預期分別為3.24%、2.67%和1.88%。中信證券預計,中性假設下,2億元至5億元的A類賬戶2022年打新收益率為2.5%至5.3%。
此外,在假設2022年新股IPO總額5000億元、機構參與詢價入圍率為70%的情況下,華安證券預計,2億元A類賬戶打新可實現的收益率約為5.3%,C類賬戶收益率約為2.4%;5億元A類賬戶打新可實現的收益率約為3.2%,C類賬戶收益率約為1.7%。
儘管各家測算的資料有所不同,但均得出一條結論——對於2022年打新收益,不應期望過高。
重視質地與定價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儘管破發現象有所增多,但與個人投資者更為相關的網上打新規模未見明顯變化。
Wind資料顯示,2021年9月19日至2022年1月11日,38只詢價發行的科創板新股網上發行有效申購戶數平均為555萬戶;而2021年初至2021年9月18日,126只科創板新股網上發行有效申購戶數平均為551萬戶,前後變化並不明顯。這兩個階段,創業板新股網上發行的有效申購戶數均值分別為1412萬戶和1400萬戶,變化也很小。
陳靂分析,一方面,當前新股定價相對合理,沒有過分虛高,投資者願意參與申購;另一方面,過去較長時期新股的高溢價率可能使得大多數投資者習慣於中籤之後再進行仔細研究,因此打新參與度並未明顯下降。
專家認為,打新收益下降,並不意味著打新沒有價值,而是對投資者要求高了,不能“閉著眼睛”打了。
“打新不再零風險,閉著眼睛掙錢的時代過去了。2022年要‘睜開眼睛’打新,遴選績優股票,考量分析定價的合理性。”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說。
“相比以前,如今參與打新對投資者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陳靂預計,2022年投資者參與新股申購的熱情仍將較高,打新戶數不會大幅下滑,但股票之間的分化會進一步顯現,部分標的的棄購率可能出現增長。
“棄購是投資者理性參與申購的行為體現。”申萬宏源研報指出,若未來破發比例持續較高,導致打新積極性明顯下降,最終將透過市場供需的作用機制,引導新股定價更加合理均衡,同時,也會倒逼投資者更加關注新股質地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