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航2020年預虧超300億,春運首日航班量同比減半
1月29日晚間,三大航空公司釋出了2020年業績預虧報告。據統計,2020全年,三大航普遍預虧,合計預虧至少310億元,相當於平均每天虧近1億元。
具體來說,國航、東航、南航在公告中預計,各自2020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分別為135億~155億元,98億~125億元,79.07億~108.6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虧損分別約為138億~159億元,107億~134億元,84.23億~117.64億元。
三大航均在業績預告中提及了疫情對於全行業的衝擊。例如,國航介紹稱,2020年,中國民航客運運輸市場需求萎縮,產投倒掛,國際航線投入降至極低水平,公司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整體收入規模大幅下降。“疫情以來,航班調整規模大、範圍廣、頻率高,且機組隔離、防疫等為公司帶來一定成本增量。公司投資的航空運輸企業亦虧損嚴重。”
南航表示,“2020年公司全年運力(可利用座公里)和收入客公里同比分別下降37.59%和46.15%,其中國際航線運力投入下降80.63%,收入客公里下降84.88%,座公里收入水平亦大幅下滑,公司2020年經營業績出現虧損。”
南都記者曾梳理三大航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瞭解到,受疫情影響,三大航營收普遍同比下滑5成左右,淨利潤同比上年劇降400%~500%。
經過上半年的虧損潮後,受益於貨運業務未拆分等因素,南航在去年第三季度已經率先恢復盈利(按歸母淨利潤口徑),同期,已剝離貨運的東航、國航依然處在虧損狀態。2020年前三季度,三大航合計虧損約266.78億元,總體虧損逐季度收窄。
面對疫情,各航司平衡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經營效益,採取各種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響,包括搶運防控物資和醫療人員,推出定製包機、“週末隨心飛”等產品、推出“客改貨”、嚴格成本管控等。
一週前,民航空管2020年年度執行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底,國內航班已恢復至疫情前同期81%水平,國際及港澳臺地區航班已恢復至32%,國際飛越航班已恢復至41%。在空管系統直接提供服務的45個主要機場中,已有41個機場起降架次恢復至疫情前同期80%以上水平,其中18個機場已實現同比增長。
近期有業內機構調研顯示,受疫情和各地出行管控措施影響,超8成計劃返鄉旅客可能取消行程,春節航空出行返鄉旅客預計將減少600萬人次。由於不少人響應‘就地過年’的倡議,機票價格持續走低,出現部分機票票價低於高鐵二等座票價的情況,根據多平臺資料,近日多地機票價格走勢區間保持在千元內。
據悉,1月28日春運首日,中國民航計劃飛行班次同比減少46.7%,預計運送旅客較2020年春運首日減少71.2%。據航班管家的最新統計,2021年春運首日全國機場實際執飛航班量僅7000餘班,尚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按照熱門機場進出港航班量的維度來看,上海兩大機場、北京首都、廣州白雲機場均不及往年同期的一半,其中北京首都機場航班量還不及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上海、北京機場進出的相關熱門航線航班量也紛紛同比上年減半。
2021年春運首日熱門機場進出港航班量及近兩年同比 單位:架次
需要注意的是,前述航司的預告資料僅為初步核算資料,具體準確的財務資料還需以公司正式披露的經審計後的2020年度報告為準。
採寫:南都記者 傅曉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