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學者:須用更實用、更包容眼光看待歐中關係

本文轉自【中央廣電總檯國際線上】;

中國的自信來源於經濟政策的成功。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170多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根據歐洲審計院2020年釋出的一份題為《歐盟對中國國家投資戰略的回應》的報告,中國GDP佔世界經濟的比重從(1978年的1.7%)1980年的3%升至2018年的16%。70年來,中國的人均壽命從35歲增長到77歲,8億多貧困人口成功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981年的88.3%降至2013年的1.9%。

中國是2020年世界上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對於中國的對外投資策略,國際上有讚譽也有批評。然而,誰也不能否認,這些投資產生的成果成為了推動歐洲乃至世界經濟復甦的決定性因素,尤其帶動了就業的增長。

2020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歐盟最大的貿易伙伴。根據歐洲統計局公佈的資料,2020年歐盟從中國進口商品3835億歐元,同比增長5.6%;向中國出口商品2025億歐元,同比增長2.2%,中歐貿易總額達5860億歐元,超過了歐美貿易總額。

自1975年歐盟和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以來,雙邊關係經歷了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受國際地緣政治環境影響,歐中關係發展時快時慢,也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但是,雙方一直在擴大和深化合作,涉及經貿、文化、環保、教育、互聯互通等諸多領域。過去二十年來,中國對歐盟的投資主要集中在交通、基礎設施、資訊通訊技術、能源、汽車、房地產、酒店和餐飲業等領域。

中國在新冠疫情暴發後依然實現經濟正增長,這是對全球經濟復甦的重大貢獻。因意識到與中國發展經貿合作的重要性,歐中如期完成了中歐投資協定的談判。在這份協定中,中國前所未有地放寬了歐盟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的准入條件,一次性簡化之前的27項雙邊協議,,進一步深化了中歐經貿關係。

中歐投資協定遭到了來自美國的抵制。面對來自美國的壓力,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葡萄牙重申了該協定的公正性和互利性。葡萄牙總理安東尼奧·科斯塔表示:“中歐投資協定保證了市場開放的互惠安全,確保建立尊重雙方所有安全規則的投資關係。”

西方國家要想深化與東方世界的關係,尤其是與中國的關係,不可避免地要減少意識形態對雙邊關係的影響。要用更實用、更包容的眼光看待歐中關係,創造出有利和平、適合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外部環境。(作者:作者:魯伊·羅裡多(Rui Lourido),葡萄牙中國觀察站主席、歷史學者)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997 字。

轉載請註明: 葡萄牙學者:須用更實用、更包容眼光看待歐中關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