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蔚來李斌內部講話:談產品策略、自研電池手機、是否裁員、行業格局

由 濮陽南煙 釋出於 財經

紅星資本局11月30日獲悉,蔚來汽車(09866.HK/NIO.US)董事長、CEO李斌日前在八週年內部講話時,談到了蔚來近期面臨的疫情反覆、不確定性的國際環境、經濟環境、原材料價格上漲、競爭的壓力以及團隊組織擴張等六個方面的挑戰。

“今年因為產品切換和外部環境的原因,增長稍稍緩慢了一些,但總體來講還在我們的預期當中,總體表現‘按計劃進行中’。”

對於行業的判斷,李斌表示,2019年之前是“組隊集訓”階段,2019年到2024年是“資格賽”階段,2024年是“決賽”階段。“從今年來講,我們基本上已經在資格賽後期了,正在贏得決賽的資格,我們相信我們有參加決賽的資格了,今天我覺得可以這樣說。” 

↑圖據蔚來

NT3平臺核心技術全棧自研

大眾品牌車型數量減半

早在2020年財報會議上,李斌就表示,“進入大眾市場是蔚來的長期戰略。”

除了高階品牌蔚來(NIO),代號阿爾卑斯的大眾品牌將主打20萬-30萬元區間,基於NT3.0平臺打造,計劃於2024年下半年量產交付。螢火蟲品牌將覆蓋10萬-20萬元的中低端市場,但它會錯開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轉去歐洲市場賣。

李斌在講話中提到,今年蔚來成立了很多戰略新業務部門,同時在研發三個品牌的產品。NT3第三代智慧平臺已經在開發,名字還沒有正式宣佈。相比NT2平臺,NT3平臺實現了核心技術全棧自研。“我們一直認為用NT2的車去歐洲,再下一代車去美國。”

目前蔚來整車產品比較多,每款產品的平均銷量很少超過每個月5000臺。對於這種產品策略,李斌表示,越高階的品牌,對個性化的要求更高。NIO的產品組合多,會滿足這個價位區間個性化的使用者需求。大眾品牌阿爾卑斯會減少產品組合,車型數量只有NIO的一半,提高效率優先順序。

不做電池賺不到錢

手機不做白不做

蔚來正圍繞著智慧電動汽車的核心價值鏈進行底層能力建設,包括晶片、作業系統。此前蔚來還被曝正在自研磷酸錳鐵鋰和4680電池,並計劃量產這兩種電池,供應蔚來(NIO)及子品牌阿爾卑斯。蔚來還是目前唯一一家自建手機團隊的造車新勢力。

在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上李斌提到,除核心業務蔚來(NIO)品牌之外,蔚來預計明年將會對子品牌、電池、晶片、手機等相關業務投入30億-40億元,平均每季度近10億元,在2023年四季度前不會停止投入新業務。

電池的產品研發、工藝裝置投入、技術迭代成本都比較高,蔚來為什麼自己做電池?

李斌的回答是“當然是因為賺錢”。今年蔚來30%、40%的成本在電池上,如果要做大眾市場的品牌,不自己做電池不可能賺到錢,只是給電池廠打工。

他算了一筆賬:大眾市場汽車的電池成本佔到40%,如果按照電池20%的毛利率計算,蔚來自己造電池就增加了8%的毛利率(40%*20%),再加上自研晶片就能多出10個點的毛利率。

“我們有很強的電池團隊。不管是材料、電芯還是電池包、BMS,還是製造,我們都在進行全面投入,從去年開始圍繞電池底層的能力來進行建設。”李斌表示,“長期來講,我們希望70%自己做,30%外部做。智慧電動汽車公司,不做電池賺不到錢。” 他還提到,圍繞下一代平臺開發出來的電池有世界競爭力。

蔚來選擇自己做手機業務,而且是自研,則是出於使用者體驗需要,以及考慮到蔚來可以做、能賺錢。

李斌解釋稱,手機和汽車互聯的體驗已經成為汽車體驗的重要部分,“如果我們不做別人做了,以後就會成為無法彌補的短板”。從使用者的接受度來看,他認為,使用者買了蔚來幾十萬元的車,再買一個和車匹配特別好的手機,不是難做的決定。“我們是可以做的,可以定義出很好的需求,定義出很好的體驗。零部件、晶片都是這些,不做白不做。”

現有3萬員工輕易不裁員

自覺有決賽的資格

截至2021年末,蔚來汽車的員工總數增至15204人,今年蔚來的人員擴充了1倍,已有約3萬人。相比之下,理想汽車的員工總數從去年年末的1.19萬人增長至今年年中的約1.5萬人;小鵬汽車更是不增反減,員工總數從去年年末的13978人,降至今年年中的13955人。

蔚來並不打算裁員,而是希望提升體系化效率。

“和2019年相比,我們肯定是安全了很多,不用擔心下個月的工資是否能發出來,至少一段時間內不用擔心這件事。現在可能是整個宏觀的、外部的、屬於全行業的問題更多一些。”他表示,“只要能發出工資,輕易不幹裁員這事”,“ 保持100%的人,完成150%的工作,這才應該是我們要乾的事情。”

蔚來下一步的戰略是觀望、收縮還是激進?

李斌的回答是,“都不是,肯定不能觀望,我們有什麼資格觀望?也沒有可收縮的,不能再縮了。我們其實就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在前進。”

他解釋稱,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步開始比拼體系競爭力。在李斌看來,汽車行業是馬拉松,蔚來現在才跑了2、3千米,不能太在乎一個月、一個季度的得失,汽車行業不是贏者通吃的行業。“2024年、2025年這一代的車會決定將來的格局。2024、2025年以後,不管新公司還是老公司,再進這個市場也沒有什麼機會了。”

他認為,對蔚來而言,2019年之前是“組隊集訓”階段,2019年到2024年是“資格賽”階段,2024年是“決賽”階段。“從今年來講,我們基本已經在資格賽後期了,正在贏得決賽的資格,我們相信我們有參加決賽的資格了,今天我覺得可以這樣說。”

哪些車企能笑到最後?李斌表示,“我覺得10多家應該活著,我想不出哪些家會被去掉。”

紅星新聞記者 吳丹若

編輯 餘冬梅 實習編輯 羅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