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的上半年:交易滑落下的“絕境”與“新生”

對於絕大部分支付機構來說,上半年用“如履薄冰”來形容,並不為過。

一方面是展業難度,疫情衝擊下餐飲、旅遊、文娛類商戶流失明顯,導致支付機構需要時間重新獲取新商戶,展業壓力大、市場成本高。

另一方面是業務壓力,斷直連後支付通道質量及價格的趨同、在商戶和渠道的雙頭擠壓後,支付機構的競爭也愈發激烈。

此外還有合規挑戰,持續嚴監管下罰單頻出,消費者權益保護、個人資訊保護等環節中,支付機構的風控和合規更是任重而道遠。

正如一位支付機構高管直言,疫情衝擊下商戶重傷躺倒,支付機構跟著受傷躺平,全行業的支付流水雪崩式下滑。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所幸,困境之下仍有曙光。雖然線下商戶受創,但有支付機構透過數字化服務鼓勵起來商戶轉型線上,雖代收整改後業務下降,但快捷支付、聚合支付佔比大幅增加;商戶白熱化爭奪下,也倒逼支付機構提高了服務能力;新的政策支援下,越來越多的支付機構開始發力跨境業務……

支付的上半年:交易滑落下的“絕境”與“新生”

交易雪崩

“難!”這是近幾日北京商報記者在採訪中從10餘位支付從業人士處獲取的一致感受。

王明(化名)是華南地區一家支付公司的高管人員,接到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正在醫院做胃鏡檢查,但僅一個小時後,剛踏出醫院的他就立即發來了語音回覆。

“你看,換我往年可能這段時間已經忙得滿天飛了,但現在大部分地方都沒辦法去,受到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王明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與往年頻繁出差跑業務不同,今年他大部分時候都在本地作業,最大的感受有兩個:線下業務交易量下滑嚴重,受大環境影響大部分支付機構業務嚴重收縮。

王明所在的支付機構包含網際網路支付、行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業務、跨境人民幣業務等多項業務資質,範圍覆蓋全國,重點佈局智慧零售、金融科技、跨境電商、航空旅遊、教育等行業。

回顧上半年,王明直言,“1月大家還是忙得熱火朝天的,但從3月開始下滑很嚴重。我們還是以線下業務為主,受到的衝擊確實很大”。

然而,這只是數百家支付公司中的一個案例。另一位地處華北地區的支付公司從業高管同樣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他已經深刻感受到,受到兩頭擠壓的獨立第三方支付機構,生存已經越來越困難。

“在渠道方面,銀行、銀聯商務憑藉費率、通道穩定性的優勢,與中小支付機構爭搶優質客戶;在商戶層面,不少頭部商戶收購支付機構,業務也在逐步迴歸自有機構;其他商戶受疫情的影響,整體交易量呈下降趨勢。”該華北地區支付公司從業高管無奈道。多方衝擊下,中小支付機構傳統優勢業務受到影響,各方對中小商戶的爭奪也越來越激烈,尤其是對電商平臺、行業SASS平臺的爭奪也呈現白熱化趨勢。

對疫情衝擊感受最深的,還有地處上海地區的支付公司從業人士李華(化名),在上海靜態管理的兩個月間,整個長三角商戶交易幾乎停滯,此後疫情又在全國範圍內反覆,致使餐飲、旅遊、文娛類等商戶流失。

“這也帶來了全行業的支付流水雪崩式下滑。我們需要時間重新獲取新商戶,導致展業壓力大、市場成本高。”每談及此,李華直呼壓力山大。

寥寥數語,但已能大致從中窺出中小支付機構上半年的生存窘況,這也印證了一位支付機構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的行業資料:放眼業內支付公司交易量,上半年前20名機構交易量或多或少都出現下滑,有的下滑幅度至少10%,更有甚者可能會下滑20%-30%。整體來看,受大環境、競爭等多方因素,交易量呈現收縮趨勢。

困境求生

“我們主觀上想激進,但客觀制約下實際業務還是更保守。”談及上半年業務擴張上,李華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因為交易流水大幅下滑,公司也希望透過激進的擴張方式彌補損失,但是客觀上各地的防控政策均不利於線下展業,因此對收單類支付機構來說,制約極大,整體業務上還是呈現保守狀態。

支付機構的保守,實則還有另外一個重要驅動因素,那就是嚴監管。正如另一位支付從業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所述,由於持續的嚴監管以及對新型電信詐騙、非法金融業務的打壓,支付機構的合規意識大大增強,紅線業務一般機構不敢涉足。

守好合規底線之外,如何守住市場也成了支付機構生命線。居高不下的人力成本、運營成本下,要活下去,也倒逼支付機構細化服務,下沉市場、挖掘新的場景。

北京商報記者多方採訪發現,雖然線下商戶受創,但也有支付機構嘗試尋找一些逆週期商戶,例如提供核酸檢測服務的商戶,為其提供解決方案;又如提供小程式等產品,鼓勵餐飲類商戶做外賣業務,一定程度上或能緩解業務壓力。

所幸的是,代收業務整改之後,雖然代收業務交易量和交易金額均大幅下降,但快捷支付、聚合支付佔比均大幅增加。

此外,商戶白熱化爭奪下,也倒逼支付機構不斷提高服務能力,有了更好的支付通道、解決方案及更多的增值服務等。

而在政策支援下,也有越來越多的支付機構開始發力跨境業務,甚至有機構提出“跨境交易要佔比要超過一半”的目標。

正如前述華北地區支付公司從業高管所稱,“對我們來說,首先就是保住存量、優勢業務,然後就是把服務做深、做細,提供更優勢的服務;此外還要拓展聚合支付,爭搶一部分下沉市場。最後內部提高效率,管理精細化、減費提效”。在他看來,跨境人民幣業務、對公賬戶整改、支付業務向三四線城市下沉、線下交易向線上轉移等,都是支付公司可深挖的行業機遇。

博通諮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同樣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上半年合規性和交易規模增速下滑,確實是行業共同面臨的挑戰,但同時也要看到,支付行業整體發展比較穩定,監管多次釋出重磅政策助力,支付仍然屬於金融基礎設施之一,仍然在商業數字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王蓬博看來,後續機構第一是要在合規上積極和央行配合,提升合規能力,嚴守合規底線,比如跳碼和大商戶二清等極為損害行業正常發展的違規要堅決杜絕;第二是可積極拓展新型線上場景和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兩個方向來穩定收入;第三是在穩外貿的大背景下,跨境支付便利化程度提升加速,支付機構應該大膽嘗試。

合規至上

實際上,不少支付機構已經在行動。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公開資訊發現,包括連連支付、中金支付、易寶支付、合利寶、嘉聯支付、富友支付、PingPong、銀盛支付、匯聚支付等公司,有的整合電子支付產業鏈,透過不斷探索和吸收新的商業模式,提升整體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有的也在持續做好中小微商戶服務,透過手續費補貼等讓利措施支援實體經濟發展;還有的圍繞跨境電商賣家的核心需求,打造了跨境電商收款、跨境供應鏈金融服務等一站式跨境貿易服務平臺。

“支付行業受監管趨嚴和業務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一方面,業內競爭愈加激烈,業務轉型較慢的部分中小支付機構受到的負面影響較大。但另一方面,把握住了支付市場變化趨勢,尋找差異化發展的公司也將獲得機會。”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疫情加速了中小企業數字化程序,在傳統支付業務盈利能力下降背景下,支付業務的未來一方面應與場景不斷結合,與生態形成協同;另一方面則應從支付拓展到細分服務,比如商戶數字化綜合服務等。

展望下半年支付行業發展趨勢,王蓬博則預測到,隨著經濟加速恢復,後續支付機構交易量和收入有望提升;另外,行業整體平穩發展,年底的續牌估計不會有太大變動,但預計仍然會有罰單乃至大型罰單出現,因此行業合規化底線仍然需要持續強調。

“跨境支付在政策加持下會更加火爆,更多非銀支付機構將進入跨境支付行業,整體行業交易大增的前提下支付機構探索更多需求滿足;此外,數字人民幣或許能夠探索出一條新的盈利模式。”王蓬博說道。

北京商報記者 劉四紅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983 字。

轉載請註明: 支付的上半年:交易滑落下的“絕境”與“新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