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鋅刻度(ID:znkedu),作者:陳鄧新,編輯:黎文婕,創業邦經授權轉載,圖源:圖蟲。
當下,上市五個多月的快手,已成資本市場分歧最為嚴重的公司。
日前,據多家財經媒體報道,摩根士丹利釋出研報,將快手的評級由之前的“增持”直接下調為“減持”,目標價也從300港元砍至130港元,砍價幅度高達56.67%。
訊息一出,輿論一片譁然。
截至2021年7月15日,快手的收盤價為154.8港元,這意味著其後續股價,可能存在16.02%的下跌空間。
須知,摩根士丹利為快手IPO的三大聯席保薦機構之一,而據快手招股說明書顯示,摩根士丹利排在美國銀行、華興資本之前,堪稱頭號保薦機構。
那麼,摩根士丹利為何要“背刺”快手?針對摩根士丹利的觀點,資本市場的態度為何兩極分化?看空評級,到底影響幾何?
自相矛盾,皆因給投資者心理按摩?摩根士丹利,在華爾街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據百度百科顯示,摩根士丹利是一家成立於美國紐約的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涉及證券、資產管理、企業合併重組等多種金融服務,全球僱員總數高達6萬餘人,也被俗稱為“大摩”。
從IPO來看,摩根士丹利與網際網路公司結善緣頗有一手。
蘋果、谷歌、Facebook、Uber、LinkedIn、快手、京東、騰訊音樂等大大小小的網際網路巨頭IPO背後都有摩根士丹利的身影。
因此,摩根士丹利看空快手的舉動,才令外界愕然。
一名業內人士告訴鋅刻度:“一般來說,保薦機構不應該主動去給自家專案降級,特別是這個專案上市還不足半年,一捧一貶這不是自相矛盾麼,就算快手股價一直跌導致投資者不滿,至少可以保持沉默,不然以後怎麼做承銷?”
從商業合作角度來看,摩根士丹利的動作頗有不合時宜的味道。
不過,從保護投資者角度來看,又無可厚非,上述業內人士也表示:“下調評級也符合邏輯,顯得客觀,畢竟快手追趕競爭對手的步伐不及預期,需要給投資者一個心理按摩。”
事實上,摩根士丹利的確有理有據。
一方面,日活不及預期。
儘管2021年6月23日,快手CEO宿華對外透露:“如今,快手全球月活躍使用者達到10億(人)。”
然而,日活數卻沒有那麼靚麗,據QuestMobile資料顯示,2020年春節快手的日活數為2.82億,而快手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日活數為2.95億。
對此,摩根士丹利預測:“快手第二季日活躍使用者數量,按季增速低於抖音14個百分點,為2018年第四季以來最大差距。”
另外一方面,扭虧延後。
據2021年2月的《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路影片使用者規模為9.27億,其中短影片使用者規模為8.73億,很明顯短影片邁入存量市場,而存量市場的競爭即殘酷又血腥。
競爭加劇之下,摩根士丹利不再樂觀,認為快手面臨毛利率下降、使用者獲取成本上升等嚴峻挑戰,2021~2022年的淨虧損均超過120億元,而扭虧為盈的時間節點也從2022年推遲至2025年。
需要注意的是,也有重量級券商站出來力挺快手。
譬如,中信證券維持“買入”評級,且給出314港元的目標價:“公司在中期商業化有望加速擴張,廣告業務、直播電商業務有望進入高速增長狀態,預計將釋放巨大的商業價值。”
三大消極因素VS兩大積極因素實際上,摩根士丹利的擁躉者不在少數,個人投資者皇甫秉昕就是其中的一員。
“你買我推薦,真買我不買,快手股價腰斬後,現在膝蓋斬也快了,說不定還有足踝斬,大家用腳投票就說明了一切。”皇甫秉昕如是說。
覆盤來看,2021年2月5日上市之後,快手一度觸及417.8港元,創下1.74萬億港元市值的歷史記錄,卻不想遂即轉頭向下,不是在下跌,就是在下跌路上,如今市值損失超萬億港元。
皇甫秉昕認為,快手當下有三大消極因素。
快手2021年第一季度,歸屬母公司的淨虧損為577.5億元,同比擴大了89.4%;廣告收入為86億元,而2020年第四季度為85.6億元,處於滯漲的狀態;直播平均月付費使用者數為5240萬,同比下降21.8%。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管它是真‘危’還是假‘危’喲!”皇甫秉昕稱。
與皇甫秉昕不同,劉依凡有不同的見解。
作為一名股票兼中概網際網路ETF基金的資深投資者,劉依凡對市面上的研報自有一套認知邏輯:“咋們炒股就是炒預期,悲觀的看到的是問題,樂觀的看到的是希望,本來就不是一路人。”
在劉依凡看來,快手不乏積極因素。
一是,快手2021年第一季度直播電商GMV為1186億,同比增長219.8%;使用者時長增長了14分鐘,這說明快手的使用者黏性在提升,是有質量的增長,其商業價值或被低估。
二是,快手出海有了一定的突破,Kwai、SnackVideo等短影片在海外更接地氣,2021年第一季度海外市場月活躍使用者數超1億,到了4月份月活躍使用者數變為超1.5億。
“300港元都說不準,難道130港元就準了嗎?”劉依凡稱。
不以市值論英雄,卻以市值論高低相比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的態度也涇渭分明。
某公募基金公司執行董事劉旭凌告訴鋅刻度:“研報是否看好,或者說股價下跌,對企業本身經營無太大影響,畢竟股價是股東層面,經營正常但股價大幅波動的股票數不勝數,只能說看空的人目前暫時佔多數而已。”
劉旭凌進一步表示,快手的流量邏輯正在發生微妙地變化。
在傳統的認知中,快手以私域流量著稱,這種模式賦予主播較大的流量以及更高的聲量,卻削弱了平臺的商業變現能力。
此背景下,其一手培養的主播辛巴竟敢公然與之叫板:“快手,希望你把眼睛擦亮一點,我辛有志可以調動國內所有的資源,請珍惜我的本事和資源。”
對此,快手也收緊了私域流量,逐步向公域流量過渡。
譬如,據辛巴爆料,在2021年6月5日晚的直播中耗資4000萬左右,其中僅買量就支出2500萬元,換來80萬人觀看。
“快手正在重塑流量價值,而這個變化在資本市場並未得到體現。”劉旭凌稱。
而某私募投資部經理陳聽濤,則認為摩根士丹利研報加劇了資本市場對快手的擔憂,令市值進一步承壓,而市值恰恰是網際網路公司決定江湖地位的關鍵因素。
陳聽濤告訴鋅刻度:“大家嘴上說的是不以市值論英雄,心裡何嘗不是以市值論高低,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特斯拉,市值起飛之前何曾被全球傳統車企巨頭正眼相看,如今又成為學習的楷模。”
陳聽濤進一步表示,上市公司與資本市場的關係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前者可以籌集發展資金,後者可以獲得價值回報。
“沒有任何一個公司會永遠一帆風順、業績一路向上,這不可能也不現實。區別在於,一個上市公司,到底把資本市場、把投資者,當羔羊、當朋友、當救世主,還是當同行者。”灃京資本基金經理吳悅風對此有過精闢定論,“真正意義上最合適的關係,就是你看我順眼,我看你舒服,你做業績和概念,我買股票和鎖倉,最後形成市場的一致預期。”
從這個角度來看,快手做得可能並不到位。
總而言之,摩根士丹利的研報,在彼此立場不同、利益不同、觀察角度不同的背景下,自然有了南轅北轍的解讀,但無論哪種解讀都難以否定眼下資本市場對快手“恨鐵不成鋼”的共識。
畢竟,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