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俊嶺)訊,從來沒有一個時期像現在這樣,市場走勢與行業格局演繹得如此割裂與分化——在“爆款”基金頻出的2020年,也有不少基金公司在行業狂歡中“裸奔”。
Wind資料顯示,截止2020年7月14日,116家基金公司(含取得公募資格的資產管理機構)年內總共新成立736只基金產品,卻仍有27家基金公司年內竟“顆粒無收”。
不過,“生逢其時”的爆款基金,在帶給所在公司和個人榮譽的同時,也帶來了其後期運作的種種困擾。限於成立的股市時點、資金規模,其配置建倉和淨值管理也並非易事。
前十家瓜分近半份額,27家基金公司“裸奔”
3692.95億元、13263.77億元、9570.39億元、7029.04億元、8906.67億元、14263.28億元……這是2014年至2019年公募基金行業新成立基金的首次募集規模資料。
梳理公募基金近20年新發基金規模資料,業內一直有“大年”與“小年”之說。在經歷2015年首破萬億之後,沉寂了三年之久的基金圈終於在2019年再破萬億大關,且這一趨勢延續到了2020年。
Wind資料顯示,截止2020年7月14日,年內新成立基金產品總募資額已達到11909.04億元,從目前各家基金公司的發行節奏看,2020年將大機率超越2019年,成為公募基金的“超級大年”。
不過,儘管公募市場的“大盤”再創新高,基金行業內部“多寡不均”的分化格局卻日趨明顯。
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的129家基金公司和14家取得公募資格的資產管理機構(下稱“資管機構”)中,2020年有116家基金公司(含資管機構)共發行了736只產品,這意味著有27家基金公司(含資管機構)年內仍“顆粒無收”。
據財聯社記者統計,2020年年內新成立基金募資金額前十的基金公司分別為:匯添富基金(798.15億元)、易方達(786.82億元)、廣發基金(705億元)、南方基金(647.71億元)、鵬華基金(592.33億元)、華夏基金(478.67億元)、工銀瑞信(438.63億元)、銀華基金(426.65億元)、博時基金(409.06億元)、交銀施羅德(336.98億元)。
以上前十家公司年內新發基金總募資額約5620億元,佔全行業新發基金11909.04億元的總募資額比例近半。由此可見,“爆款年”只是屬於少數公司的狂歡,多數公司並沒有明顯享受到這一“榮光”。
即便是排名前十的同一家基金公司內部,其新發產品的募資額也差異巨大。以易方達為例,該公司2020年新發產品20只,總募資786.82億元,其中易方達均衡成長(269.67億元)和易方達研究精選(165.89億元)兩隻產品就佔募資額的55%,而其年初發行的兩隻中證ETF基金募資額加起來也不過5000萬元。
再以鵬華基金為例,該公司2020年新發產品19只,總募資592.33億元,其中7月10日發行的鵬華匠心精選A單隻就募資296.91億元,佔比近半。除此之外,有10只產品平均募資額僅2億元上下。
誰成就了“爆款基金”?
不管“大年”,還是“小年”,最近幾年基金行業幾乎年年都有“爆款”產品問世,但為何2020年“爆款”這麼多?
據財聯社記者統計,2020年新發基金產品募資額超100億(份)的共有15只產品,除了銀華中債1-3年農發行和英大安惠純債A兩隻債券基金外,其他13只均為偏股票混合型基金。
而從成立時間看,上述13只偏股型混合型基金中有8只成立於5月份以後,特別是募資額排名前三位的南方成長先鋒A、匯添富中盤價值精選A、鵬華匠心精選A,均成立於今年六七月間。
“爆款基金的產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共同產物,火爆行情助推、頭部基金髮行、明星基金經理領銜、渠道強勢營銷,這幾者缺一不可。”一位基金評級機構研究員告訴財聯社記者。
今年以來,上半年成長股唱主角,下半年以來藍籌股強勢反彈,讓更多人意識到幾年一遇的“牛市來了”,而多年殘酷的市場也告訴投資人,散戶炒股遠不如專業基金打理,這些都讓具有“明星效應”的基金產品出盡了風頭。
不過,包括上述基金評級研究員在內的多位專業人士也提醒,從歷史看,爆款基金髮行多在市場高點出現,其龐大的規模效應也不利於靈活運作,因此投資人不要盲目跟風搶購爆款基金產品。
基民紛紛趨之若鶩的爆款基金,其真實業績如何?東方財富資料顯示,2020年新成立募資超過100億份的8只基金產品中,兩隻債券基金收益率為負,兩隻6月成立的基金收益率不足5%,其他四隻平均收益率在30%上下。
如果將視野拉得更長一些。2018年成立的首募超100億元的三隻基金中,兩隻債券基金收益率僅4.39%和4.59%,成立於當年1月的興全合宜混合首募327億份,是當年當之無愧的爆款基金。
由於當時正處於市場高點,興全合宜混合成立後基金淨值一度下跌到0.82元附近,直到2019年4月市場再度回暖,其淨值才勉強站上1元。而淨值真正走好是在2020年二季度,截止7月13日,其淨值為1.6元,近兩年業績排名勉強擠入全市場的前三分之一。
一個值得發人深思的現象是,2018年成立的首募在1000萬元的14產品,其成立以來的平均收益率在70%左右,甚至有3只收益率超100%,或許這從另一個層面印證了“基金好賣時難做,基金難賣時好做”的基金圈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