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監管對結構性存款進行嚴查,銀行負債端結構悄然生變。
今年以來結構性存款規模一度擴張,在4月末創下12.14萬億元的規模新高。隨著監管加大整治力度,結構性存款規模降溫。央行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截至今年5月末,全國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餘額為11.84萬億元,環比4月末下降逾3000億元。
雖然已經出現了壓降的態勢,但結構性存款自2018年至今,其存量規模已處於高位。6月以來,監管層對大中型銀行進行視窗指導並下發相關檔案,要求壓降結構性存款規模、減少發行數量、下調利率。據悉,有多家股份行收到了監管部門的視窗指導,要求壓降結構性存款規模,在今年年底前逐步壓降至年初規模的三分之二。
6月19日,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一級巡視員葉燕斐表示,近期銀保監會就銀行機構結構性存款違規展業問題下發專項檔案,要求銀行科學審慎設計結構性存款,不得發行收益與實際承擔風險不相匹配的結構性存款,避免銀行機構盲目提升存款成本。督促銀行機構進一步加強負債端成本管理,考慮CPI下行趨勢,不盲目競爭提高存款利率,避免高息攬儲,嚴禁存款市場不正當競爭行為。
“短期來看,結構性存款的壓降部分很可能會轉移到一般存款,這對中小銀行不利。除此以外,一般性存款難以完全實現短期內對結構性存款的有效替代,結果很可能表現為部分銀行的負債縮表。”中信證券(行情600030,診股)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認為,長期來看會帶動銀行負債成本的下行。
廈門國際銀行博士後研究員任濤表示,由於結構性存款受到監管嚴控規模,銀行負債端的同業存單、大額存單、現金類理財的規模可能會有相應抬升。
資料已經有所反映,6月以來全市場的同業存單發行量和發行利率顯著上升。資料顯示,6月15日至6月19日這一週的同業存單實際發行量為5540.2億元,較6月前兩週大幅反彈。6月第一週、第二週的同業存單實際發行量分別為972.7億元、3329.6億元。
雖然6月第一週的認購率直接從5月最後一週的80.94%大幅下滑至67.54%,但隨著本月第二週發行利率的回升,認購率上升至87.19%,與今年1至5月份的平均認購率(87.31%)大致相當。
在發行利率方面,不同期限同業存單抬升明顯。6月第一週的平均發行利率為1.97%,第二、三週的平均發行利率分別回升至2.29%、2.48%。
但任濤提醒到,一個明顯的反差現象值得注意,今年以來全國性銀行的同業存單計劃發行量大都高於2019年的申報額度,而中小銀行卻呈現縮減同業存單發行量的情況,中小銀行負債端壓力明顯。
在同業負債佔比限制、流動性考核、存貸比等監管指標主導下,同業存單仍然難以替代存款類產品。
廣發證券(行情000776,診股)銀行業分析師倪軍釋出研報認為,銀行體系將面臨較長時間的存款競爭壓力,負債端成本下行可能會“遲到”,但不會“缺席”。預計今年政府債券存量增加超過8萬億元,銀行體系持有或將接近7萬億元,這部分存款派生將改善銀行體系流動性指標,銀行體系存款總量壓力大幅緩解,金融體系負債壓力將明顯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