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基金迎退出良機!12家科創板企業遭減持近百億元,中微公司“嚐鮮”詢價轉讓

創投基金迎退出良機!12家科創板企業遭減持近百億元,中微公司“嚐鮮”詢價轉讓

就減持股東型別來看,部分為公司高管,大多數是非控股股東,其中創投基金佔多數

截至7月28日,中微公司、容百科技等12家科創板上市企業釋出減持公告,以今日收盤價估算,減持總額不超過106億元。其中,減持股東大多是毅達資本、天創資本等創投基金,減持主要原因是出於自身資金需求。除了集中競價、大宗交易等常規減持方式,中微公司首次“嚐鮮”科創板詢價轉讓方式減持。

多位分析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公司上市並股份鎖定期滿後,創投基金一般已接近基金的退出階段,他們當然要儘早減持,為背後的LP(有限合夥人)實現投資收益變現。詢價轉讓可以在價格上有彈性的空間,有助於穩定二級市場價格波動,這次首單關注的要點是詢價物件和詢價的結果,這都會為後續發展樹立參照系。

減持股東大多為創投基金

減持公告發布當日,相關科創板上市企業股價基本收跌。

如光峰科技7月24日釋出減持公告後,當日跌幅約11%。記者以7月28日收盤價估算,12家科創板上市企業減持總金額不超過106億元。其中,容百科技今日收盤價為27.88元/股,股東減持數量上限為5296.26萬股,減持總金額不超過14.77億元。

這12家科創板上市企業減持計劃起始日大多在今年7月底或是8月中旬,減持計劃截止日主要集中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期間價格會有所波動,且減持數量也會發生變化。

《國際金融報》記者梳理獲悉,就減持股東型別來看,部分為公司高管,大多數是非控股股東,其中創投基金佔多數

以航天宏圖為例,非控股股東天創資本計劃在2020年7月30日至2021年2月12日期間,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902萬股股票。以今日收盤價32.85元/股計算,天創資本減持總額不超過2.96億元。瀚川智慧非控股股東毅達資本因為自身業務需要,計劃在今年8月14日至明年2月9日之間,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324萬股股票,以今日收盤價37.81元/股計算,減持總額不超過1.23億元。

減持方式而言,主要是二級市場集中競價、大宗交易等常規減持方式,中微公司“嚐鮮”科創板詢價轉讓減持。減持原因大多數是自身資金需求,有的直言收回部分投資成本,或說因經營發展需要和投資等財務安排。

創投基金迎退出良機!12家科創板企業遭減持近百億元,中微公司“嚐鮮”詢價轉讓
創投基金迎退出良機!12家科創板企業遭減持近百億元,中微公司“嚐鮮”詢價轉讓
創投基金迎退出良機!12家科創板企業遭減持近百億元,中微公司“嚐鮮”詢價轉讓
創投基金迎退出良機!12家科創板企業遭減持近百億元,中微公司“嚐鮮”詢價轉讓
創投基金迎退出良機!12家科創板企業遭減持近百億元,中微公司“嚐鮮”詢價轉讓
創投基金迎退出良機!12家科創板企業遭減持近百億元,中微公司“嚐鮮”詢價轉讓
創投基金迎退出良機!12家科創板企業遭減持近百億元,中微公司“嚐鮮”詢價轉讓
創投基金迎退出良機!12家科創板企業遭減持近百億元,中微公司“嚐鮮”詢價轉讓

如是資本董事總經理、如是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張奧平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創投基金有他們的投資週期,一般是5-7年,他們往往是在公司未上市前的早期階段就投資進來。當公司上市並股份鎖定期滿後,創投基金一般已接近退出階段,他們當然要儘早減持,為背後的LP們實現投資收益變現。”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創投基金只是階段性投資者,在市場價格較高時減持,符合基金的最大利益。”

中微公司“嚐鮮”詢價轉讓減持

張奧平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中微公司首單詢價轉讓,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上市公司股東、投資機構等資本市場各方對創新制度的認可並且樂意嘗試。科創板詢價轉讓制度具有以下優勢:

第一,具有更充分更有效的價格發現功能。

第二,使中長期投資機構能以合理的價格獲取上市公司股票並長期持有,有利於上市公司的持續發展。

第三,引導上市公司資本結構中的PE/VC資本有序退出,大幅降低大規模股份減持帶來的流動性風險。

沈萌向記者直言:“詢價轉讓可以在價格上有彈性的空間,有助於穩定二級市場價格波動,這次首單關注的要點是詢價物件和詢價的結果,這都會為後續發展樹立參照系。”

此前,上交所釋出《科創板上市公司股東以向特定機構投資者詢價轉讓和配售方式減持股份實施細則》(下稱《實施細則》),自7月22日起施行。

非公開轉讓制度設計具有哪些主要功能?

上交所介紹道,一是推動形成市場化定價約束機制。在科創板中引入非公開轉讓制度,並將非公開轉讓的受讓方限定為具備專業知識和風險承受能力的專業機構投資者,轉讓價格透過詢價方式形成,旨在探索構建買賣雙方均衡博弈下的市場化定價約束機制,發揮二級市場應有的定價功能,促進形成更合理的價格發現機制。

二是滿足創新資本退出需求。科技創新,需要資本。高科技企業發展的不確定性大,創新資本作為早期投資者,承擔了較高的投資風險。從科創板已上市企業的情況看,許多創投基金投資年限較長,一些基金超過10年。為創新資本提供便捷、可預期的退出渠道,符合風險投資的運作規律,有利於提升創新資本迴圈利用效率。《實施細則》對於限售期屆滿後,股東透過非公開轉讓方式減持首發前股份,不再限制減持數量和持有時間,創投基金可以根據需要自主決定減持的時間、數量、比例。

三是為股份減持引入增量資金。對於股份減持可能帶來的“失血”效應,投資者一直比較擔心。非公開轉讓發生在股東和專業機構投資者之間,認購資金主要來源於增量資金,有利於降低股份減持可能引發的流動性風險。同時,《實施細則》設計了多元化的機構投資者適格性安排,符合條件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險資金都可以參與。這些機構投資者的持股目的、投資策略和持股期限各不相同,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受讓方後續趨同賣出、影響市場穩定等問題。

記者 朱燈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043 字。

轉載請註明: 創投基金迎退出良機!12家科創板企業遭減持近百億元,中微公司“嚐鮮”詢價轉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