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印度與新冠病毒的鬥爭遠未結束。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資料顯示,截至6月15日,該國累計感染人數超過33萬,僅次於美國、巴西和俄羅斯;而印度不幸成為全球第四大疫情國之後,這也意味著該國經濟復甦的腳步恐再度放緩。據標普預測,受疫情的拖累,印度本財年經濟將萎縮5%。然而,在該國經濟急需“輸血”的情況下,近期印度卻屢次對其最大貿易伙伴“出手”。
獲中企567億投資,印度宣佈對華產品加收費用!
據中國貿易救濟資訊網最新報道,2020年6月12日,印度商工部發布公告稱,對原產於或進口自中國的苯胺作出最初調查結果:建議對中國這類產品加收臨時額外費用,其中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加收費用為65.91美元/噸,其餘中國生產商則為150.80美元/噸。回溯起來,今年1月24日,印度商工部就應國內企業申請,對來自中國的苯胺啟動立案調查。
這也證實了一個規律:一旦印度決定對中國部分商品啟動調查程式後,如果調查結果符合印企的申訴,將會以保護本國市場為由,對華商品採取加收額外費用的措施,使得中國商品不能在當地市場以原價出售。
另外,據金十資料粗略統計,包括此次的苯胺在內,今年以來,印度應國內企業申請,分別對原產於或進口自中國的橡膠用炭黑、氟橡膠、PVC裝飾貼膜、銅和銅合金軋製材、鹽酸環丙沙星、天然雲母珠光工業顏料等產品啟動調查,共計7次。換而言之,印度擁有7次對華部分產品加收額外費用的藉口。有聲音指出,印度此舉無疑是“自戕”本國經濟活力。
不止於此,今年四月底印度還修改了FDI新規,收緊鄰國的投資。據官方資料統計,自2014年以來,中國對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增長了5倍,截至去年12月,中國在印度的累計投資超過80億美元(約合567億元人民幣)。可知中國在印度的投資額如此龐大,且連年增長。但是如今不合理的新規一出,將會讓不少中國投資者望而卻步。
另外,近期和印度採取類似行動的還有一個國家——拿到歐盟市場入場券的越南。據越媒報道,越南已經和歐盟達成自貿協議,將在未來十年內逐漸取消雙方貿易99%的額外收費。要知道,歐盟擁有5億多人口,和GDP總量達18萬億美元的市場,據此世界銀行預測,如果越南能充分利用協定,到2030年越南出口將增長12%,並拉動國內GDP增長2.4%。
只是,還沒跨進歐盟市場的大門,越企就迫不及待地表態了。6月9日,越南貿易防衛局釋出訊息稱,越南國內企業已於5月21日對原產於中國的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提起反傾銷調查立案申請。這並不是首例,此前4月越南紡織業龍頭便曾提交申請,要求對來自中國的紡織原材料,即部分聚酯長纖維(又稱長絲紗線)發起調查。
雖說自貿協定為越南企業開啟歐盟龐大的市場提供了一把“金鑰匙”,但是越南頻頻對華商品採取措施,釋放出來的不良訊號或使中國買家轉向其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