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助衛星定位 證監會揭穿獐子島數次扇貝“跑路”的彌天大謊

  來源:國際金融報

  原標題:藉助衛星定位 證監會揭穿獐子島(維權)數次扇貝“跑路”的“彌天大謊” 董事長等高管已請辭 

  隨著證監會最終調查結果的披露,獐子島的數次“扇貝跑路”終於真相大白。

  6月24日下午,證監會在其官微“證監會發布”發聲,經查明,獐子島及公司董事長吳厚剛等人涉嫌財務造假、“秋測”虛假記載,以及未及時披露業績變臉等多項違法違規行為,證監會依法對獐子島公司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15名責任人員處以3萬元至30萬元不等罰款,對4名主要責任人採取5年至終身市場禁入。

  據瞭解,這是證監會按照原證券法對公司及相關人員作出的頂格處罰。

  同日下午,獐子島亦釋出公告稱,公司收到證監會下發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市場禁入決定書》,根據上述檔案認定事實,公司判斷違法行為不觸及強制退市。此外,該公司在另一份公告中稱,公司董事會於近日收到公司董事長、總裁吳厚剛,海外貿易業務群執行總裁勾榮,證券事務代表張霖遞交的書面辭職申請。

  衛星定位等技術助力

  證監會在公告中表示,獐子島公司在2014年、2015年已連續兩年虧損的情況下,客觀上利用海底庫存及採捕情況難發現、難調查、難核實的特點,不以實際採捕海域為依據進行成本結轉,導致財務報告嚴重失真,2016年透過少記錄成本、營業外支出的方法將利潤由虧損披露為盈利,2017年將以前年度已採捕海域列入核銷海域或減值海域,誇大虧損幅度,

  此外,公司還涉及《年終盤點報告》和《核銷公告》披露不真實、秋測披露不真實、不及時披露業績變化情況等多項違法事實,違法情節特別嚴重,嚴重擾亂證券市場秩序、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社會影響極其惡劣。

  “獐子島公司每月蝦夷扇貝成本結轉的依據為當月捕撈區域,在無逐日採捕區域記錄可以核驗的情況下,證監會藉助衛星定位資料,對公司27條採捕船隻數百餘萬條海上航行定位資料進行分析,委託兩家第三方專業機構運用計算機技術還原了採捕船隻的真實航行軌跡,復原了公司最近兩年真實的採捕海域,進而確定實際採捕面積,並據此認定獐子島公司成本、營業外支出、利潤等存在虛假。”根據證監會的描述,獐子島公司案的查證涉及對深海養殖水產品底播、捕撈、運輸和銷售記錄的全過程追溯。

  為此,證監會透過走訪漁政監督、水產科研等部門尋求專業支援,依託科技執法手段開展全面深入調查。

  多次上演“扇貝跑路”大戲

  公開資料顯示,獐子島始創於1958年,目前以海珍品種業、海水養殖、海洋食品為主業,集冷鏈物流、海洋休閒、漁業裝備等相關多元產業為一體的綜合型海洋企業。2006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這家綜合型海洋企業的“走紅”要從2014年說起。

  2014年10月,獐子島釋出公告稱,因北黃海遭到幾十年一遇的異常冷水團,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萬畝即將進入收穫期的蝦夷扇貝絕收。受此影響,獐子島2014年鉅虧11.89億元。當時,“扇貝跑路”一事一度震驚整個A股市場。

  精彩的劇情總有“續集”。2018年1月,獐子島再次發生“扇貝跑路”事件。彼時,獐子島釋出公告稱,由於2017年降水減少導致扇貝的餌料生物數量下降,養殖規模的大幅擴張更加劇了餌料短缺,再加上海水溫度的異常,最後誘發大量扇貝餓死。原本,其預計2017年業績由盈利0.9億元至1.1億元,最終變為虧損7.23億元。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該公告發布後不到一個月,獐子島就因涉嫌資訊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然而,繼集體跑路、高溫餓死之後,“命途多舛”的獐子島扇貝在2019年11月再度“離奇”死亡。受此影響,獐子島經營業績再次出現較大額度虧損,全年虧損近4億元。

  就在兩週前,針對上述扇貝出現大面積死亡的問題,獐子島回覆年報問詢函稱,國家部局組織的專家組認為獐子島底播蝦夷扇貝大量死亡,是海水溫度變化、海域貝類養殖規模及密度過大、餌料生物缺乏、扇貝苗種退化、海底生態環境破壞、病害滋生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16 字。

轉載請註明: 藉助衛星定位 證監會揭穿獐子島數次扇貝“跑路”的彌天大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