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下,二季度中國經濟終於“轉正”。7月16日,國家統計局釋出上半年國民經濟執行資料,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66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6%。相比一季度6.8%的負增長,二季度終於實現了3.2%的正增長。
具體的資料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8.4%轉為增長4.4%,服務業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5.2%轉為增長1.9%,二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1個百分點,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3.0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將目前的經濟回升稱作“恢復性的增長”,因為從上半年來看,多數指標處於回升改善或者降幅收窄的態勢。但從上半年累計的速度看,GDP、工業、服務業、投資、消費等領域大部分指標處於下降區間。
“總的來說,上半年的成績單來之不易,當前的困難體現在疊加上。即短期衝擊疊加長期結構性問題,產能擴大疊加市場空間變小,基礎能力不足疊加外部封鎖加重,創新瓶頸疊加競爭加劇,要素配置不合理疊加機制性約束等。”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董煜在當天中國新聞社舉辦的國是論壇上作出如是評價,但表示“遠遠沒有到可以樂觀的時候”。
董煜認為,隨著上半年一系列政策的落地,下半年有望恢復到接近正常,但是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都會面臨與以往不同的問題,這就需要宏觀微觀政策更加積極靈活、精準到位,特別是宏觀政策要更多地代入微觀主體的感受,提高政策的針對性、有效性。
作為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經濟的一項重大戰略佈局,“雙迴圈”被政界、學界寄予厚望。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首次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在董煜看來,國內迴圈的關鍵是必須把國內強大市場潛力釋放出來,要以質量為核心,透過提質增效,打通國內市場供給與需求的迴圈,從而促進國民經濟良性迴圈。
出口轉內銷,還需擴大內需
資料顯示,上半年,貨物進出口總額142379億元,同比下降3.2%,其中,一季度同比下降6.5%,二季度同比下降0.2%,降幅收窄。
儘管上半年實現貿易順差11889億元,但學界對於外貿發展的預期還是相對悲觀。從剛公佈的6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來看,50.9%的指數似乎不錯,但6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只有42.6%,進口訂單47%,在手訂單44.8%,都低於50%的榮枯線水平,依然存在危機。
而從外貿依存度較高的幾個貿易大省來看,廣東前五個月進出口下降8.8%,其中出口下降10%,進口下降7.1%。江蘇、浙江也有較大幅度下降,疫情對貿易發展的負面衝擊仍在持續,而且外貿依存度越高,風險越大。
6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釋出《關於支援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在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支援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以幫助外貿企業渡過難關。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國際貿易系教授、商務部經貿政策諮詢委員會全球價值鏈專家組專家崔凡認為,目前中國的出口中,與防疫和居家辦公相關的一些產品增長較多,但很多領域例如服裝、鞋類、玩具等出口情況都不樂觀。在這種情況下,主要應該保市場主體、保就業,讓從事這些方面貿易與生產的企業能夠渡過難關,通過出口轉內銷,使得相關的企業能夠儘量維持,減少失業,同時也使得這些企業在疫情緩解後能夠恢復生產與出口。
“從這個意義上看,內迴圈在當前的情況下能夠起到穩定外向型經濟體的作用,使得他們今後能夠重新恢復參與外迴圈。”崔凡說。
然而,國內消費市場依然處於恢復期,由於目前消費恢復還是面臨著制約,尤其是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一些聚集性、接觸性的消費活動仍然受到一定製約,因此,目前商品零售的餐飲收入還處於恢復增長的態勢。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仍然處於下降區間,比上年同期下降11.4%。在這樣的情況下,出口轉內銷能否起到預期的效果?
“出口轉內銷還需適度。”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院教授王孝松看來,國內需求也是有限的,關鍵在於如何“轉”,以及如何進一步開拓國內市場,而不是回到封閉的狀態。
怎樣擴大內需,讓老百姓更捨得花錢?王孝松表示,這涉及改革的很多深層次問題,比如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良好的醫療體系,培育更多的中等收入人群等,如此才能夠做大蛋糕,有效擴大內需,而非一味地出口轉內銷。
延長產業鏈供應鏈
相比疫情帶來的衝擊,全球經貿格局的變化,似乎為下半年中國的經濟帶來更大不確定性。
董煜分析,隨著國際疫情的演變,可能不利的影響和挑戰因素會進一步增多。外需市場可能反彈乏力,各國會更加基於安全而不是效率配置產業鏈,從而使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問題更為突出。而來自國際政治的博弈和地緣政治的影響會對中國經濟造成更大的挑戰。“而且,這樣的困難和挑戰,可能不會只持續半年,也許會在“十四五”的前期繼續影響,甚至可能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修復期。這就使得分析形勢、判斷趨勢變得格外複雜。”
“上半年中國的外貿負增長主要是受疫情影響,一旦疫情控制住,從資料上來看,恢復到比較高的增長率是沒有問題的。”王孝松認為,更需要警惕的是短期內的供應鏈危機。過去,中國一些關鍵的中間產品,如機電產品、電子產品、高科技產品等零部件多是國外供給,一旦真的發生了中美經貿脫鉤,或者發達國家聯合起來封鎖中國的局面,中國在全球的供應鏈就存在風險。“因此,不能一味地依賴國際市場,更不能一味地依賴國外的中間產品供給。”
除此之外,全球疫情帶來的停工停產,也造成了中國一些產業的“斷供”。以全球化程度較高的中國汽車產業為例,海關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汽車零部件進口額為367.11億美元,其中超過八成來自德國、日本、美國、韓國、墨西哥五個國家,單從德國進口的零部件規模就達102.8億美元。央視財經近期的調查顯示,截至目前,全球26個國家上百家汽車整車廠停工停產,中國汽車產業或將面臨汽車供應鏈的供給考驗。
王孝松認為,中央提出雙迴圈的目的是要加強內外平衡,由於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疫情和國際關係導致國內依靠加工貿易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但從長期來看,或能倒逼著國內的企業加強自主研發,加強創新能力,加強原創性技術的供給能力,從而使中國的產業鏈不斷加強,不但實現了中央“六保”中“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目標,更能夠實現產業鏈的升級。
消除壁壘和瓶頸 暢通內迴圈
在王孝松看來,目前中國國內有一個龐大的市場,中等收入的人群越來越多,從居民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就能看出來,私人消費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雖然跟發達國家還有差距,也已經出現了長足的進步。但長期以來過分的依賴外需,突然轉向內需,要以國內大迴圈為主,各界還不能很快地適應。
“因此,內迴圈的健全發展還有待時日,只有當消費、投資,對外貿易,特別是出口等實現了真正的良性迴圈,雙迴圈的健康體系才能夠建立。”王孝松表示,目前還存在內外不平衡的狀況。中國已經不斷加快對外開放的程序,但很多產品的市場還比較封閉,對於國外產品、要素的進入還有高度的壁壘。因此,要想實現內迴圈暢通,第一步就是打破國內的這些壁壘;第二步是深化開放,無論是產品還是要素,包括投資行為,都要進一步加強開放力度。
崔凡也指出,在打造國內大迴圈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瓶頸與阻塞點,資本、勞動力、土地、技術、資料等各類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還非常的不完善,大量的存量資源沒有被啟用。
“中國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來源日益從便宜的勞動力轉化為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和內需潛力。但是,這個重要的優勢來源還沒有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崔凡舉例說,在汽車行業,中國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消費人群,但是行業集中度低,企業國際競爭力不高,生產的規模經濟以及內迴圈對外迴圈的促進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因此,在當前的情況下,我們應該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改革,打破地方保護主義,促使資源在市場的決定性作用下最佳化配置,形成更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資料顯示,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連續三個月保持正增長,服務業生產指數連續兩個月正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四個月降幅收窄,出口額連續三個月正增長。從橫截面看,供給端恢復快於需求端。
“儘管目前供給端快於需求端,生產者物價指數低迷,但市場需求的啟用歸根結底還是需要透過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崔凡向《中國新聞週刊》表示,積極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改革,加速西部大開發的程序,縮小區域收入差距,透過積極保就業的政策保民生,這些都有助於啟用國內大迴圈。此外,在當前的背景下,全面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也有重要意義。
當前中國疫情防控體系已經日益完善,能夠保證安全生產。下半年,國家級第四批重大外資專案有望推出和落地,資本市場和土地市場的一些改革措施會進一步落地並開始顯現出效果,國家還有可能推出新一批自貿試驗區,各地營商環境有望持續得到改善。“相信下半年中國經濟有望進一步恢復。”崔凡說。